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是技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技术发明创造和积累知识,技术创新把这些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有的技术史研究只注重技术发明史而忽视技术创新史的研究,因而是片面的。只有技术创新史的研究,才能说明技术发明得以流传的深层次原因。技术创新史的研究包括对技术创新通史、技术创新国别史、技术创新断代史和技术创新专门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俞锟  吴嘉睿 《今日科苑》2015,(2):95-100
本文试图对图像在西方的起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做一个简略的综述。全文分为两条研究主线:一条是以时间为主线的纵向研究,简略概括了图像在人类起源、古代西方艺术时期、西方中世纪基督史学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机械文明时期、数字文明时期的兴衰,另一条主要研究图像史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图像与古代丧葬、图像与宗教、图像与艺术史、图像与技术史、媒介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对地理图景进行框架设计,认为地理图景是以地学研究要素为对象,根据人地关系互动机理及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做出的一系列关于人地系统的合理展望,其目的是确立并保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需要分要素、分阶段、分区域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达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因此其设计是对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扩展。不同区域地理图景的建设路径是有差异的,各区域将根据各自综合发展状态的具体特征设计不同的地理图景建设方案。当前学界在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对标设计中,对联合国的相关指标体系参照较多,但相较而言,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标体系参考价值更大;选定合适的对标对象,对科学合理设计我国地理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技术范畴中一些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着眼于把诠释这些关键词意义的"文本"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进行话语分析和文化研究,以展现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与演变过程.这种考察表明,对这些关键词的历史诠释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它们作为经典文本,与自己所处的具体历史语境相互参照而制造互文性、重构文本及其意义的过程.正因此,任一概念都会显示出复杂甚至矛盾的意义.这为我们讨论技术概念展示了一个建构论的历史的视角,以此倡导技术史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史案例和技术渐进演化特征的认识,提出了技术圈、技术层和技术层剖面三个概念。技术圈是指某种技术在某个时期内的地理和文化空间分布范围;技术层是指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技术圈遗存物在历时演变中形成的叠压、比对关系;技术层剖面指从某一时刻去追溯、比较赋存在不同文化层中的技术遗存,揭示这些技术遗存的演化关系,以重建技术演进序列。上述三个概念在技术的社会史研究、技术的跨文化研究,以及技术的源头追溯、中间环节的寻找、技术的分支梳理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有助于推进技术史的“立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潜伟 《科学学研究》2016,(12):1918-1919
正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创新史"就是一部"技术史"。在远古社会,当科学还远未出现时,人类即有为满足生存与生活需要而发明的各种技术;农业文明下各类技术相互依存,得到缓慢发展;近代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之后,技术革新与发明层出不穷。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奠定了今天世界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何编撰一部通  相似文献   

7.
关于工业文明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现代科技就是无限扩张人类征服力的征服性科技。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放弃穷尽自然奥秘的野心而转向理解自然,就是科学的生态学转向。由不断扩张征服力的技术转向调适性技术,就是技术的生态学转向。西方古代的生成性技术和中国古代“赞天地之化育”的农耕技术都是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冉浩 《百科知识》2011,(23):38-40
人类自诩为地球上唯一拥有高级智慧的生物,在与自然进行生存斗争的同时创建了文明、发展了科技。各种技术和发明弥补了人类的不足,但人类仍然不断遇到难题。而在亿万年的进化中,生物经过无数次失败和牺牲已完美地解决了很多难题。所以,人类应该师法自然,从中汲取灵感。  相似文献   

9.
技术史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对技术本质的探讨。目前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大多偏向技术对自然改造的物质力量,而忽视了技术对维系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的文化力量。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不仅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对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社会价值的规范中也显示出了重要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魏晋时一位名叫刘伶的诗人,他在河北饮了中山国的名酒,这种酒“出门倒,千日醉”,结果使刘伶一醉睡了三年才苏醒过来。西方国家却传播着另一件轶事: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亲口说他每天只需要睡眠4小时就够了。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发明。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中国人首先栽培水稻和茶树等作物,发明了丝绸、瓷器和机械时钟等。中国技术在11世纪前后基本上满足了古代农业社会的需求。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技术"换道"发展,即引进和模仿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20世纪30年代前建立了工程科学。20世纪50年代,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工业体系和教育体系。在改革开放时期,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产业升级,并努力创新产品。20世纪90年代,将创新视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关键。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应研判本国科技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做好科技布局和改革,有效地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魏晋时一位名叫刘伶的诗人,他在河北饮了中山国的名酒,这种酒"出门倒,千日醉",结果使刘伶一醉睡了三年才苏醒过来.西方国家却传播着另一件轶事: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亲口说他每天只需要睡眠4小时就够了.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发明.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收益专利审查周期影响因素对提升专利审查效率非常重要。以1993—1999年期间中国授权的维持届满专利为样本,采用Violin Plot和Cox回归模型,分阶段研究高收益专利审查周期的影响因素发现:初步审查周期与申请人国别显著相关;实质审查周期与申请年份、技术领域、申请人国别、IPC分类数、优先权国家文本数、权利要求数、发明人数和专利被引数显著相关,其中IPC分类数、优先权国家文本数和权利要求数是实质审查周期的保护因素,发明人数和专利被引数是危险因素。建议在初审阶段压缩初审期限,延期理由严格化,探索申请人需求导向型审查模式;在实审阶段将技术领域实审部门精细化,合理限定权利要求边界和数量,加强建设智能检索系统,优化审查流程等;探索检索外包等创新审查模式,确保审查质效平衡。  相似文献   

14.
肖长生 《科教文汇》2009,(5):273-274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的艺术。在世界雕塑史上,中国古代雕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及独特的审美趣味。以意象造型为主的中国古代雕塑,特别注重其线条语言的表达。本文主要对汉代雕塑线条的审美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中国古代雕塑线条的特点。有意味的线条是中国古代雕塑同西方雕塑的主要区别之一。浪漫写意的汉代雕塑代表了我国雕塑史上写意的高峰,汉代雕塑的线条天然、粗犷、拙朴、灵动、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成为中国古代写意雕塑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人,看见杂志报端所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感觉非常高兴,真正自豪。在认真读过《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期36页《100项重要发明及其启示》以后,大脑对文明的概念就模糊起来了。为什么呢?文明应首推遮身掩体、防寒御冻、保护肌肤的衣着。试想自身不保时,有什么发展进步,有什么文明可言呢?中国在全世界100项发明中,丝绸排在第一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谁发明的呢?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265页载有,嫘:嫘祖、人名,传说是黄帝的妃,发明养蚕。养蚕干什么,缫丝,依照推算,黄帝当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这就对了,是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再织成丝绸…  相似文献   

16.
对于享有优先权的实质性条件,巴黎公约第4条H规定:"不得以要求优先权的发明中的某些要素没有包含在原属国申请列举的权利要求中为理由,而拒绝给予优先权,但以申请文件从全体看来已经明确地写明这些要素为限。"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1,(3):F0004-F0004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发展和传播,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人们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3,(7):59-59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曾经有许多饶有兴味的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 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但是.他逐渐对生活产生厌倦.渴望一种新鲜的刺激。有一天.来了一位叫垂相达依尔的老人.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国际象棋来朝见国王.国王见了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欢.就与老人对弈起来,、谁知.他们一连下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近来的代理实务中,遇到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申请人是某美国公司,其主张利用美国的在先的"实用专利"(utility patent)申请作为中国外观设计优先权的基础。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发现作为优先权基础的美国申请的类别是"实用专利",据此认为,在先申请与在后的申请并非同一主题,故发出"视为未要求外国优先权通知书"。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类似于本国优先权制度,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它的存在是否有助于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质量?若是,则对我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使用美国USPTO专利数据库,首先考察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特性,然后使用6个与专利质量相关的指标比较了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PA)和未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NPA)的质量差异,并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哪一专利指标与PA的关联性最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2004-2018年间,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不但存在国别(地区)差异,而且技术领域也存在显著差异。PA和NPA在平均前引和后引次数、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专利家族规模以及审查持续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确实具有更高的专利质量,且专利请求项数与PA的关联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