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5日)什么东西比石头还要硬?什么东西比水还要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只因为软水做到了坚持不懈。同学们,首先我为大家讲一则寓言故事。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能力的提高,受到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名普通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渴望接受教育与培训;课改讲座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形式,也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但讲座的讲台上如果只有校长、专家、学者,这样的讲座方式是不是应该有所质疑?就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广大教师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是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贯彻者,对于教育教学问题他们有着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对如何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活动,他们有着更为现实而理性的思考。他们积累的经验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有七个年头。过去,我担任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去年,领导让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久,我发现:高年级的学生“难弄”,不如一、二年级学生听话,有的甚至和我“顶牛”。请问这是为什么?应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 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2000年秋季开学,有三名学生家长提出了换老师的请求,尽管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学校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一名二年级学生想上一位三年级老师的课,学校对这名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后,破格让他跨人三年级,如愿以偿地进人了他所喜欢的老师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1,(2):86-87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相似文献   

6.
帕夫雷什中学有个叫尼古拉的学生,文化学习成绩不好,但对嫁接果树有一套本事,生物老师比不过他。生物老师说:“哎呀!在学习上你不行,但在嫁  相似文献   

7.
刘尧 《中国德育》2013,(18):56-56
据报道,云南昆明一所小学,按照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对新生进行分班。一石激起千层浪。赞成者有之:依据儿童心理学家布伦芬特纳"儿童所处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一致性越高对儿童成长越有利"观点,这种分班方法是科学的;反对者有之:这种分班方法把天真无邪的学生按照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分成三六九等,有制造社会歧视之嫌。  相似文献   

8.
早晨在教学楼巡视,见某班主任正与一学生僵持着,看得出,教师是一肚子火,而学生则是倔着头,将沉默进行到底。我一问,那学生硬邦邦地迸出一句:我不上了!我追问为什么,他似乎很委屈地说是老师逼的。经了解,原来是班主任昨天让他写一个二三百字的保证,今天早读时交到班主任手中的却只有短短的一两行字,说是写不出来,于是班主任就说不写就别上课。我不知道这个学生是真写不来还是找借口,只是他的那个逼字却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9.
曾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为了提倡“尊重学生自主”,东北某小学在德育工作中推出一项举措———“学生见了老师可以不问好”,还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一些“专家”随即表示赞同,宣称这是教育的“创新”。但许多教师、家长对此提出质疑:真的有必要如此“创新”吗?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之一。学生见了老师问好,是尊敬师长最起码的体现,算不上什么繁文缛节,这也是古今中外都能认同和接受的道理,绝非中国传统教育的“特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世纪,让学生具备这点素养还是必要的。有人认为,“此前无论…  相似文献   

10.
日常教学研讨中,听课评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评课着眼点更注重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认真思考,我们的出发点似乎都离不开"教师",虽然我们高喊着"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的口号。教研工作需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更需要我们的创新思考。唯有拥有强大思考力的人,其工作才有可能去创新,去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报》9月7日报道,日前,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开始在初一年级英语、体育两门课程中试点"学生选老师"。学校根据学生的投票,确定教师的工作安排。"学生选老师"事件在教师圈内引起不少争议和讨论。支持者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管教"问题少年"的魔鬼训练营》,很震撼,也颇受启发。外界之称为"魔鬼训练营"的学校正名叫"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这里没有常规意义上的"老师",只有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这一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一、搭建生活的舞台,让学生感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见,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应扎根在生活中。所以,我们应该把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孩子们对一道挑战题感兴趣,我不停地改变教学策略,没想到竟有了意外的收获:体会到了"老师‘下台’,学生‘上台’"的乐趣。把它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每节数学课结束前,都会给喜爱数学的孩子们"加餐" ——结合本课内容的一道挑战题。刚开始,学生觉得新鲜,下课铃声刚响,就有学生到我这儿来对答案,做对的同学欢呼着离开教室,做错的则上位继续思考。可时间一长,学生对挑战题的兴趣越来越淡,最后甚至没人做了。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在题目下方写上了"挑战者:——",并且宣称:谁第一个做出来,就可以做小老师,把你的想法写在小黑板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大增。可时间不长,我又发现许多数学后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这一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进行了"让学生当老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总结自己的经验,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这样认为,只有老师才是传授知识的长辈。而我却觉得,教我怎样为师的是我的学生。每当我从屏幕上看到贵州的山水人情时,一种亲切之感便油然而生,在西南高原的那段生活经历也一幕幕地拉开了。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1969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响应党中央“面向边疆”的号召,放弃了回到家乡——江苏省常州市的机会,报名去了贵州。车上,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描绘和编织着理想的蓝图:美丽富饶的山山水水,欣欣向荣的边疆建设……然而当列车经过52个小时的爬行,在安顺车站停下来时,我完全惊呆了。展现在我面前的是抬头是山,低头无路的穷山僻壤——恶劣的高原气候,使人头昏胸闷;几经武斗而坑坑洼洼的街道,使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进行了让学生当老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总结自己的经验,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严卫林 《湖南教育》2005,(22):19-19
小华是我班的“皮大王”,个子不高,嗓音却不小,特会吵闹。我虽重锤敲打,但他仍屡教不改,我行我素,做事从不考虑后果,真是拿他没辙。机会终于来了。一天上课,我临时到教室宣布“:今天王老师生病请假,生物课改为自修课,王老师让我请一位同学把参考答案给大家报一下,其他同学根据参考答案订正。”我假装环顾一下教室的四周,挑选合适人选,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我们就请小华同学吧,他的嗓音比较响亮,大家听起来也清楚一点。”临走时,我特意告诉学生,我在其他班级还有课,所以请大家自觉配合小华。走出教室后,我径自来到教室后面的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小学任教,每学期开学时的报名工作都让我有些苦恼。在山乡那靠天吃饭的环境里,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常常有一些学生无法交齐书杂费。于是,便有许多学生,以各种理由,希望班主任为他们赊欠的书杂费做担保,甚至帮他们垫付。但有过几次掏钱垫付的经历后,我便惊异于某些学生的不诚实和我的轻信。因为个别学生让我垫付书杂费,并非是生活困难。从此,我便拒绝学生以各种理由赊欠。然而,每当看着他们满脸无奈的表情时,我又常常觉得挺矛盾。又是一个新学期,一个梳着短发、穿着朴素的女生,来到了我的房间。当她嗫嚅着要求赊欠书杂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