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问题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一、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索问题之前,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使学生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实录一: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节时,我利用图片展示和媒体…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学生的自主提问上,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考察.只有学生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指的是他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对那些难以解决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品质.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树立问题意识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5.
蒋锦波 《快乐阅读》2011,(12):134-135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问题,切入点恰当、角度新颖的问题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够揭示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数学课堂的问题需要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指向,有积极回答的愿望,问题的难易要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触及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不同类型的问题要分配得当。  相似文献   

6.
教育小百科     
课堂问答中的学生心理课堂问答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问题三个环节。在课堂问答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但归纳起来有这样四种:①有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认真领会和思考。他们胸有成竹,深信自己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因此表情轻松,踊跃举手。这对,教师最好让他们的这种心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数学问题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总体积极性较差;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女生的问题意识强于男生,且问题意识对提出数学问题有较大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体较弱,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男生差,且对提出数学问题有一定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学生的勤奋与努力、学习方式与习惯、升学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体意志与提出数学问题无明显关系;教师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重视不够;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太少。  相似文献   

9.
心理状态是与人的思维、情感、动机,以及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有关的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很大的影响。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善于引导和驾驭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经常处于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李海学 《宁夏教育》2022,(12):46-4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文章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时下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个通病:只关注教师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在这种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上循循善诱,步步启发,最后“请君入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必然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从而在课堂中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而错题对教师而言,则是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学生"怕错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合理归因数学错题,鼓励学生创新,发散学生数学思维,从而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有数学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3.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心理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习心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结果。独立学院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在学习心理上有他们自己的特点。本文通过访谈的方法研究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有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在的学生不管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比以前早熟,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萌发出一些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思想。他们较重视自我价值,自我表现的意识非常强烈。如果教师备课设计问题时,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不去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揣摩学生的思路,不研究学生究竟难在何处,这样提出的问题只适合教师自己答,起不到引导作用,调不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认同感,领略不到做学习主人的滋味。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终身体育,要求将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学生是爱动爱跳的,而且有调皮任性的特点及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结合他们的特点,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创造各种各样的活动项目,这样他们既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又会吸取别人的精华,进而产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必要的学习机会与经历,逐渐把  相似文献   

16.
一、提问的意识 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才能有更多收获。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科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提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刘桂梅 《成才之路》2014,(17):25-26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学习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并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焦虑情绪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很大,尤其是英语学习者。现在的高中生,尤其是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表现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成功,却对失败敏感;渴望教师的赞美评价,却害怕自己表现不如别人而得不到预期的赞扬。因而,当他们无法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学习问题时,就会产生高焦虑情绪。这就抑制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期引导法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都憧憬着有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学生多来自农村,且处于思想波动较大的心理发育阶段,受初中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限制,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由于心中胆怯而不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质疑,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他们听和记.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课堂上,教师要抓住不同时机,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班内逐渐有了活跃的、积极性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变量,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时间量的不同,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参与学习时间不仅仅是表面上时间的长短,而重要的是学生参与意识的质量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随时测定和把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