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南 《新闻实践》2005,(7):21-21
6月27日,参加“百名中外摄影家看西藏”活动的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摄影家乘飞机抵达拉萨,开始为期10天的拍摄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摄影家协会、西藏自治区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西藏-历史·现实·自然”,将通过摄影家的镜头,向世人展示古老、神奇和正在迅速发展的西藏的真实面貌,打开让世界了解西藏,让西藏感知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2.
2009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关于旧西藏的历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来说,很容易想起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一部名叫《农奴》的电影。《农奴》是新中国第一次在西藏拍摄的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完全由藏族演员扮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3.
搜同志     
《网络传播》2006,(9):84-85
中国西藏旅游网是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网站。它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了西藏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西藏概况”用地图的形式把西藏分成了7个区,分别对每个地区进行了大致介绍,并配以风景图片;“旅游法规”登有《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等法规,如果有意向去西藏理由,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法规,比如,对于天葬,人们一直都存在着好奇之心,然而,政府有规定,“任何人不得对天葬仪式进行围观、拍摄、摄影、录像等活动”,所以,去西藏旅游之前,了解这些法规是很有必要的;“旅游路线”推荐了许多游西藏的精品线路;“进藏须知”提供有西藏行车技巧、高原保健、旅行摄影须知、常用藏语生活用语等信息;“高原气候”介绍了西藏独特的气候特,征;“景点”中提供有西藏7个地区的旅游景点信息,并配有精美的图片。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我随上海科技代表团到西藏采访。时值秋天,拍摄了一组新闻图片《科教援藏绽新花》(10月20日在《文汇报》发表)同时,也拍摄了一些风光、人文的照片,借此请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百名中外摄影家云集西藏6月27日,参加“百名中外摄影家看西藏”活动的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摄影家乘飞机抵达拉萨,开始为期10天的拍摄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摄影家协会、西藏自治区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西藏一历史·现实·自然”,将通过摄影家的镜头,  相似文献   

6.
摄影报道是西藏分社各项报道中一张耀眼的名片,一图胜千言。摄影报道一直是西藏分社讲好西藏故事、传递西藏声音的出彩点。今天我想用几个问题与大家分享践行"四力"的体会。第一个问题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会"高反"吗?在西藏,每上升一米,渺小的身体就要更艰难地对抗巨大的自然。高寒缺氧是锁住你双脚的枷锁,而打破枷锁,敢于到更高的地方采访拍摄,是高原新华人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了拍摄北京电视台的13集大型系列片《走进喜玛拉雅》,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走遍包括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在内的广大藏区。98年首次进藏,趁着8月份草木茂盛,空气湿润,氧气充足,摄制组踏上了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初入西藏不可伯实话实说,早在入藏之前,我们就被有关西藏的种种可怕传闻吓怕了,办公室的小姐们花容失色,哥们儿们给我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但是真正走进西藏其实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8.
《西藏一年》是导演书云2006年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带领摄制组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成的五集纪录片。该片播出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获得了多方的认可。本文试从"三贴近"的角度对其成功之处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介绍西藏优质美食的纪录片,《百味林芝》在内容创作、文化输出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它以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食物为切入点,对西藏美食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展示,让受众近距离地了解了西藏的故事,传播了西藏文化。但是,《百味林芝》也存在着叙事不够深入、设备和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通过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优质内容的生产首先要挖掘节目背后的文化故事,将人文情怀融入视频当中;其次,要利用新的拍摄和剪辑技术为受众提供最好的视觉效果;最后,要借助新的传播以及运营方式作出最大力度的宣传,使西藏美食纪录片达到更为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少数民族纪录片的现实图景我国少数民族纪录片创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首次将摄像用于田野调查,拍摄了关于苗族生活的影片。3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影摄影场"先后拍摄了《奉移成吉思汗灵柩》、《西藏巡礼》、《新疆风光》;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展示蒙、藏、回、苗、彝等各族人民抗战情况和风俗人情。50年代,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团结,许多宣传中央民族政策和反映民族地区解放后新气象的影片相继问世,如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蹲车日记液化天然气进西藏》的新闻。该新闻是中央电视台派出18路记者拍摄的《走基层雪域冬行蹲点日记》大型系列报道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12.
正【相关链接】殷虹(1928-2013),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摄影师,国家一级摄影师。自1965年起,殷虹为拍摄科教电影先后进藏13次,拍摄了9部有关西藏的科教片,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2013年,时值上海科影建厂60周年,在上海音像资料馆开展的"老科影人口述历史"项目中,本文作者再次采访了殷虹,他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几个月后,殷虹仙逝。  相似文献   

13.
《伏藏》这本书是崔忆和宁心在西藏6年行走、拍摄、感悟、生活的记录。著名藏戏剧作家、藏语教授、书法家群培在序言中总结了本书的三大特点:第一,作者介绍了很多藏族人都不了解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神山、圣湖;第二,作者通过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料、书籍,拜访藏族文化老人,准确地介绍了藏族文化;第三,作者还拍摄了许多图片资料,更加直观地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率部队进军西藏 1949年10月,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均已解放。因此,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就成了当时国家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从国内外形势和西藏的特点出发,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黄浦区档案馆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把工作重点转到档案馆资源库建设和开发利用上。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历史档案图片资料的收集和旧城改造的拍摄。通过到市区图书馆、档案馆、徐家汇藏书楼、书店、私人处等广泛搜集、翻拍与黄浦有关的历史图片资料4000余幅,其中不乏珍贵图片。对近年来世博会址、外滩源、轨道交通站、西藏路拓宽、老城厢改造等动迁地块进行了外貌与内部的拍摄,对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考证后进行重点拍摄、全面记录,至今已拍摄旧城改造照片3000余张。二是加快馆藏档案的计算机输入。根据当前社会利用档案的热点,确定输入内容,目前档案输入条目已达210万条.列全市之首。三是建立数字档案库及备文系统。对原有的设备和软件进行更新、升级。扩大了容量.对已拍摄和收集到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撰写提名,逐步输入到数字档案库。目前数字档案库已有全文级档案60万页、条目210万条、图片近1000幅。四是加强开发利用。由于确立了档案资源建设的理念,技术得到了改进,档案利用接待窗口每两分钟开出一张档案证明,基本摆脱了手工查阅的方法,缓解了窗口接待压力。2005年全年接待档案利用4700余人次,2006年一季度同比上升20%,目前平均每天接待40人次。对每一位利用者认真负责,遇历史遗留的查档“难、疑”问题,集体讨论,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利用之中。  相似文献   

16.
于利群  赵海峰 《视听界》2007,(3):105-105
电视的媒体特点决定了电视记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新闻写作功底,更要具备图像拍摄的基本功,要使拍摄的图像贴近主题,新鲜生动,具有冲击力。具体说,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善于把曩拍摄的量佳时机;二、善于选取拍摄的量佳角度;三、善于创造量佳的拍摄情境。  相似文献   

17.
从冰雪覆盖的世界之巅返回天堂杭州已有一周,刚下飞机时因醉氧带来的不适感渐渐褪去。我整理着自己在西藏期间拍摄的2000多张图片,思绪再次飞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三天两夜魔鬼之旅我们通过层层选拔,我和评论  相似文献   

18.
我于2002年至2003年在西藏拍摄了<中国本教孜珠寺>、<盐井>、<嘎玛.唐卡>.这三部片子先后获得了各种奖项,其中<盐井>获得了2008年中国青海首届国际山地纪录片节的最佳摄影奖和纪录片大奖的提名奖.<嘎玛.唐卡>获得了中国电视金帆奖的二等奖,金帆奖是国家设立的电视节目的录制技术质量的奖项.我想就拍摄中如何保证录制的技术指标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西藏图书出版业取得的成绩   西藏的图书出版工作主要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承担。作为西藏惟一的综合性图书出版单位,西藏人民社承担着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美术、少儿、医药卫生、文学艺术、自然科学、藏学研究等各类藏汉文图书和全区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任务。建社近 30年来,该社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始终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藏文为主,以普及通俗读物为主”的出版原则,为西藏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我和西藏有一种割合不断的缘分,我称之为“西藏情结”。因为这个情结,我在西藏工作了近10年,又因为这个情结,我在离开西藏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的10年间6次回到西藏,创作了一系列纪实和学作品。我有一个愿望:老了就去做一个研究西藏问题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