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运动的开展,城市杂志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城市杂志也通过叙述和想象,再现了城市的多样面孔。文章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城市中国》等媒介杂志,探讨中国的城市杂志如何叙述、形塑和建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陆萌 《青年记者》2006,(15):28-30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城市杂志已经初露头角,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此类杂志在各个城市成长起来。在多数目标读已有多份DM直投广告“杂志”的情况下。城市杂志要想做大还得靠“内功”。以更高质量的内容赢得读的青睐,国外《Time Out》的成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3.
面授之页     
"我与军报"有奖征文活动启事为纪念于1956年1月创刊的《解放军报》诞生50周年,《军事记者》杂志拟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举办"我与军报"征文活动。如果您是一位曾在军报工作过的老报人,请您回忆一段在军报工作的难忘岁月,写一写那些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如果您是一位部队领导,可写一写您是如何利用军报指导工作的;如果您是一位基层  相似文献   

4.
姜秀祎 《青年记者》2010,(14):95-96
4月29日,《威海晚报》封面版推出了《51年最晚春雪》的大幅新闻照片,以独特视角记录了4月28日仙姑顶玉仙宫开园之日惊现大雪的奇观,很多读者看后惊呼"同处一座城市,竟然不知道当天下了这么大的雪!"  相似文献   

5.
克雷·费尔克(Clay Felker),美国著名传媒人物,曾担任《君子》(Esquire)、《村声》(Village Voice)、《广告周刊》(Adweek)等著名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费尔克首创第一本城市文化杂志《纽约》(New York Magazine),对美国新闻历史的发展、纽约城市文化的发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费尔克一生的经历对其编辑思想的影响,探讨了《纽约》杂志创办之初的策划方案、市场定位等,研究了费尔克作为新新闻主义的推动者所采用的独特的新闻写作方法和编辑思想,并介绍了杂志成功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6.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06,(15):30-31
说城市杂志的时候,我必须说这么几件事情,但是我不敢保证它合乎写作意义上的逻辑。先是晚上的时候我忽然想吃火锅,但是不知道哪里的特色合乎我的口味,忽然想起今天DM杂志《搜城》出街,于是到书店买了一本,定价15元,老板要了13元。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同志致函朱光烈同志朱光烈副主编:你6月28日来信及5本杂志都收到,我很感谢!您在信中对我过奖了,我不敢当!读了您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写下来请您指教:(一)"知识"、"文化"、"力量"这三个词的含义,大家的认识是难于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2,(3):48
●近日,武汉市档案馆与《武汉晨报》合作,将"武汉晨报首届情书大赛"活动中具有城市年代记忆的情书征集进馆,这也是武汉市档案馆首次收藏老百姓的情感藏品。3月7日,《武汉晨报》以《本报"情书大赛"作品存进武汉档案馆》为题对征集活动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2003,(8):57-57
单选题(请在□内划,选一)A、您经常阅读《中国档案》吗?□每期必读□几乎每期都读□经常读□读过2—3期□初次读B、请对目前《中国档案》栏目内容进行整体评价(请在认同的数字下划,每行选一)信息量:很多1———2———3———4———5很少可读性:很强1———2———3———4———5很差贴近现实:很强1———2———3———4———5很差分析深度:很强1———2———3———4———5很弱看后收获:很多1———2———3———4———5很少C、您最喜欢看的档案类杂志依次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D、您读《中国档案》杂志多长…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大众文化产生和滋长的重要场所,它与电影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第六代青年导演的代表,王小帅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将人物故事放在了城市背景下,如早期的《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如被称为"城市三部曲"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以及《日照重庆》。城市边缘人群一直是王小帅电影中被关注的主体,从主体的视角出发看艺术青年的郁郁寡欢,看被城市空间淹没的残酷青春,看父亲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重新建构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家园。这个家园不光是那些有着光鲜外表的人们的存在空间,也是存有温情的边缘人群的居住场所与精神后花园。  相似文献   

11.
<正>本书是一套向中小学生讲述英雄城市故事、阐述英雄城市精神内涵的读物,分为中学本、小学本、拼音本,围绕“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的主题,精选能够阐释武汉城市精神内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团体,描绘英雄城市的足迹。该书内容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使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激发他们“我为英雄的城市而骄傲”的自豪感,大力弘扬新时代英雄城市精神,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的一天上午。上海电视台的编导宋继昌率领《那个年代——去大后方》专题系列片摄制组,到武汉图书馆找我。当我在看他递过来的名片时,他开门见山就说:“我们想请你谈谈,1938年武汉地区的人口疏散和工厂、学校、政府机关的内迁情况。”由于他们事先没有联系,我毫无准备。于是我婉言解释。请他们第二天上午再来。  相似文献   

13.
杨蕻 《青年记者》2002,(10):14-15
2002年中国大陆期刊市场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两天就诞生一本新的杂志。与此同时,一种新的被定义成“城市生活”类的杂志形态正在确立。就在8月份,期刊市场上出现了一本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纽约客》的月刊,它的名字叫做《名牌世界·乐》,笔者注意到这本杂志正是以前在北京消费场所出现的DM杂志《乐广告》的改版。在通读《名牌世界·乐》后,我们采访了北京另一本老牌的生活类杂志《生活资讯》的副总编辑康晓东先生,以进一步探讨这类杂志的前景与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国内最早的一档早新闻节目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开播,电视早新闻节目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真正掀起早新闻热潮的是1993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这个40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被誉为"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从这以后,无论是中央电视台各频道还是各地方台,都纷纷开办电视早间新闻节目。节目形式从最初单一的新闻播报、对前一天新闻的重播到借鉴西方早新闻节目的成熟经验,大多采取了"新闻+信息+娱乐"的模式。至此,  相似文献   

15.
据说,诺贝尔在去世前,在《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如果你想念我,请不要设立什么基金会、奖学金、纪念碑之类的,请您看我的书,因为我就在里面。是的,阅读《青蛙与蟾蜍》,就是对这位天才儿童文学作家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言及中国的广告市场,许多人会说,这是一个媒介称王称雄的“卖方市场”。单从一些大媒介来看,确是如此。您看中央电视台,许多企业为争一点广告时间打得头破血流,再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之类,广告版面要等四、五个月。然而,媒介市场并不平衡,如果看一些地方小报或专业报纸杂志,您可以发现媒介之中也存在一个“买方市场”,需要开发和经营。就拿手头的杂志《中国记者》来说,每期发行4—5万,但广告是一个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个浪费。杂志的封二封三做广告,每期至少可以收入1—2万元,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卖。有人说,这份杂志很专业,和大众化的报纸杂志不同,谁来做广告呢?这讲  相似文献   

17.
张勇 《青年记者》2006,(15):36-37
近年来,城市生活日渐活跃,在传统杂志之外,免费杂志DM异军突起,以特定的免费渠道和阅读人群、特定的城市定位和内容主题、传递本土消费资讯,成为城市杂志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DM杂志:城市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共谋自1998年11月中国第一本DM杂志《生活速递》创刊始,DM杂志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最近,翻阅杂志,发现不少杂志都请了名流学者当顾问,有的请了七、八位,有的请了二十几位。我想,有些杂志请学者当顾问,给杂志出谋划策,对提高杂志的质量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如果只想以广聘名家学者当顾问,大署权威人士之名来抬高杂志的身价,以争取更多的读者,那就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伊始,记者登门走访了《工会博览》杂志社,请该刊主编樊叙勇同志就《工会博览》的办刊方向和杂志的特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据说《工会博览》在全国工会系统是惟一的半月刊,杂志又是伴着新世纪的曙光问世的,您是否谈一谈创办这本杂志的一些情况?樊:《工会博览》确实是全国工会系统第一家半月刊杂志。《工会博览》的前身——《北京工人》,诞生于大革命时期的1925年,是由李大钊同志领导的中华北方局创办的。这本杂志是我党早期领导的一本为数不多的工人  相似文献   

20.
读者调查     
尊敬的读者:您好! 感谢您关注《出版参考·新阅读》。请把您的建议邮寄给我们,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进行改进并为您提供更好的文章。也请您留下您或者您的朋友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寄一份杂志或精美礼品给您的朋友,把快乐与友谊传递在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