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湖北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节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2.
陆平 《新闻前哨》2009,(8):61-62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焦点.我们看到电视对农节目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成为最受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真实、平民化、审美、营销等电视创作理念的日趋成熟:CCTV7、河南新农村频道、陕西农林卫视、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等对农频道和《乡约》、《致富经》、《每日农经》、《乡村发现》、《垄上行》等一批对农节目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关朝哲 《传媒》2014,(9):67-68
正2月8日晚8时许,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栏目在直播《贫困县里的办公楼》节目时,因主持人言辞不够客观甚至过于不冷静,在节目还在直播的情况下,临时撤换主持人,引起观众关注和网民的广泛议论。纵观这期节目的主题内容、采编方式、频道和栏目定位等环节,暴露出目前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不适合直播。现场直播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实现实时播出现场情景,这是电视传播的一大优势。然而,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适用现场直播,舆论监督节目就是其中之一。从湖北广电《垄上行》这期节目的播出效果来看,之所以采取临时撤换主持人补救节目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刘飞曼 《新闻传播》2015,(2):94-95,97
湖北荆州电视台农业节目《垄上行》通过打造对农服务品牌、创新对农服务模式,惠及江汉平原广大农民,迅速实现"线上频道、线下渠道"的双赢格局。《垄上行》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以"住访"为代表的独特采访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住访"模式,无论是对于《垄上行》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当前的新闻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垄上行》栏目由荆州电视台创办于2002年。栏目开办以来,始终将农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将农村作为主要的节目资源和节目舞台,以荆州为中心,不断扩大节目的报道覆盖面以及节目的服务对象,极大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极大喜爱,也成为了其他地市级电视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学习的榜样。本文以《垄上行》栏目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对农电视栏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垄上行》栏目为例,通过对节目制作、市场营销等加以分析,归纳其优势,并通过总结《垄上行》栏目的经验,探讨我国对农栏目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唐霜蕾  赵云雁 《新闻世界》2013,(10):185-186
国家对“三农”建设的重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的提高,使对农节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域性电视媒体作为对农宣传的一线,在新时期迫切需要转变理念、改进方法。荆州电视台《垄上行》的成功为区域性电视媒体对农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垄上行》的发展之道,以助力区域性对农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凤莲 《青年记者》2012,(23):48-49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民生活质量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生存条件成为核心议题.我国大多数地市级电视台针对农民、农业、农村需要的电视节目相对匮乏,没有形成收视热潮也弱化了传播效果.湖北荆州电视台在栏目设置上力求对区域传播资源的全面开发,开辟了对农传播的《垄上行》栏目,栏目避开了都市传播的竞争,以服务"三农"的意识和多样化的节目形式打造出区域传播的名牌栏目,并进而建成垄上频道,成为差异化策略和品牌经营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黄慧  田甜 《视听界》2012,(6):30-32
《垄上行》是由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原创,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全省着力推介、统一冠名、精心培育的一档对农服务电视品牌栏目。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垄上行》榜上有名。在“双限令”及去娱乐化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创优?《垄上行》为业界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电视对农传播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十分难能可贵.本文试图从<垄上行>的品牌定位、节目制作、品牌拓展、品牌的精神内涵等角度,探讨<垄上行>构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奥秘,期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尤其是对农电视栏目如何成功打造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对农节目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这块希望的田野播种出希望,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对农节目的创新不是瞎子摸象,必须根据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对农节目的要求找准定位,与频道协调,与时代同行,与新锐对接。湖南卫视的对农节目《乡村发现》是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栏目,有很好的口碑,但因为与频道定位不协调,曾一度被停了下来。2005年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于是,栏目于2005年5月再度面世。因此,关于《乡村发现》的定位和创新问题,倍受各级领导和电视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乡村发现》定位和创新思路的探索,能给对农节目特别是省级卫…  相似文献   

12.
2002年4月,对农电视节目《垄上行》在湖北省荆州电视台问世。该栏目满怀垄上情,深入垄上行,反映垄上事,表现垄上人,全力为农业、农村、农民鼓与呼,为农村科学发展鼓与呼,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栏目开办4年多来,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3.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特别是在电视对农节目上有着自身优势,那么如何把电视对农节目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广大农民喜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文章以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乡村四季》创新实践为例,分别从本土化、实用性以及融媒体三个着力点来提升电视对农节目精准服务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WTO后,切实加强对农报道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但在近年的广播电视节目由栏目化向频道化迈进的改革过程中,对农节目却一直被冷落。本刊在去年第五、六期曾分别刊发黄良奇和徐福达的文章《电视传媒进军农村大市场》《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城市电视台如何走“城乡分理”之路》。此期三位作者的两篇文章又一次提出:为什么国内注册的各类电视台上千家,竟然没有一个对农频道?为什么对农节目长期被广电人所冷落?中国应对WTO,加强对农宣传是不是重要内容?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本刊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推广荆州电视台经验,在全省电台、电视台打造为农民服务的同一个品牌栏目——“垄上行”,与四千万农民真诚对话,全力助推全省新农村建设。黄石电视台过去没有办过针对农村的栏目,对农业的宣传主要是在新闻节目或不同形式的专题节目里。这次省里要求开办单独的《垄上行》农业栏目,节目能不能办好、观众喜不喜欢、节目质量高不高、坚持时间长不长等,对黄石电视台是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宁波电视台《田野》栏目八年来辛勤为农服务,在农民群众甚至城市观众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田野》栏目是全省电视优秀对农栏目,曾获全国城市社教节目栏目类一等奖。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栏目同时在宁波农经网上点击播出,也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田野》栏目追求的是:从围绕农民身边的人、事、物,说农民的心里话,讲农村的实在事,聊农业的大前途,节目贴近农民、农村、农业,力求使节目不说教  相似文献   

17.
《乡村节节高》和《小彤走乡村》是长兴广播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两档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节目改版以来始终秉承"关注三农,由心开始"的宗旨,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关注有关“三农”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最新资讯、政策解读、重大新闻事件分析、农民的生产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8.
牛娜 《新闻爱好者》2010,(10):120-120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不事先备稿,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2004年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在东方卫视播出;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开办了《今晚》,这档“借鉴国际电视新型态的夜间轻资讯”栏目也是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9.
《垄上行》成功因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教授陆地在对湖北省荆州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垄上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文章从对《垄上行》考察印象入手,系统分析了该节目的成功原因和特点,并对其给中国电视业带来的启示谈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关键 《声屏世界》2010,(12):48-49
2010年3月31日,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在北京揭晓,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获得了“全国地面频道节目强中强”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