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灾难性事件分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自然性灾难指由自然界不可抗拒力量所引起的灾害和苦难,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山崩、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指由人为的祸害所引起的灾害和苦难,如战争、恐怖活动、空难、海难、矿难、SARS等。  相似文献   

2.
何为灾难,简单地讲,即是威胁人类基本生存的灾害.人类的灾难主要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个方面,自然灾难主要包括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自然界发生的灾害;而人为灾难主要包括战争、种族纷争、污染,事故、传染疾患等人为造成的灾害.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也是一部灾难史.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新闻,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指的是由自然界人类不可抗拒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灾难新闻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报道。灾难事件以其突发性、损毁性、多变性、震撼性等特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正是这些反常因素,灾难事件对新闻媒体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因此,灾难新闻报道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体的参与又赋予了灾难事件新的媒介意  相似文献   

5.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关于灾害的民俗学研究。民俗观念在灾害的起因、预防以及救助等方面都有表现。民俗观念认为,灾害源于天神的警告或旨意,人们借助怪异现象的认识,可以预防灾害,运用咒语、咒术和祭祀礼仪可以避免灾害,宗教信仰以及纪念物等有助于在精神上将人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在现代社会的灾害研究中,民俗学可以从经验世界找出心理救助模式,从而发挥民俗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玉 《大观周刊》2011,(28):107-107
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接连的灾难激发了国人前所未有的善心和力量.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全民族动员起来抵御灾难。作为构成现代社会商业经济领域主体的企业,拥有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灾难,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类,即天灾与人祸.灾难报道,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灾难新闻几乎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和人情味发挥之极,很容易激起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是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从大众传播的规律而言,灾难事件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冲击力和破坏力,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生活上带来巨大的震撼,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灾难新闻报道,历来是报道要求高、受众关注度高、操作难度大的新闻报道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灾害事件频发,灾难新闻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众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报道,达到稳定社会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要为大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就应从宏观上保证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既有积极向上的,也有卑劣肮脏的。只报道正面的,必然会导致一种内容上的缺失,也很难在宏观上和整体上保证其真实性。灾难,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也就是“天灾”与“人祸”。灾难报道,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曾说:“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等地区发生了多年不遇的雨雪灾害天气,加之正值春运期间,给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面对灾害,党和国家采取了果断措施,各地政府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抗击自然灾害,展示了我国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灾难档案是专门记载和描述灾难发生经过、预防灾难发生的档案,包括涉及灾害发生时地、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抗灾救灾行动等内容的全部文字和声像资料,因其如实还原灾难发生过程的属性,往往给人以负面情感的重现和体验.如何将灾难档案的负面因素转化为正能量,并有效开发、利用这一正能量,拓展灾难档案的价值和形式,是本文着重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七月底的河南,一场特大暴雨让国人格外揪心. 伴随着暴雨灾害的蔓延,既有的关于灾害的记忆被一再唤醒,成为危机处置现场教科书.此次与郑州"7·20"水灾关联在一起的既有灾难事件就有驻马店"75·8"洪灾、北京"7·21"水灾、上海"11·15"大火等.按照常识,既有灾害中的教训和经验会成为解决同类灾害的智慧坐标,以降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拟从地震、火灾、水灾三方面对房产档案馆在灾害面前,应采取怎样的避险措施和紧急施救,将灾害事故中人员、档案、物资的损毁降到最低,进行研究论证、论述。1三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1.1地震给档案保存带来的直接危机。地震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地壳运动。由于地震波的产生,地震也可能伴随次生灾害:地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暴雨等,还有可能会造成水灾、火灾、爆炸  相似文献   

16.
从年初百年难遇的南方大雪灾,到四川汶川的5·12大地震,突发性灾难使中华民族经历着一个个严峻的挑战。在地震、暴雪等灾害面前,我们的媒体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他们采用滚动播出、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事件,是指超乎预期的、影响较大的自然、社会及政治性事件,它不仅包括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件,也包括突发性社会事件,如群体事件、恐怖事件、影响较大的犯罪案件、一些突发性的政治动乱事件等等。突发性灾害、灾难报道历来是新闻摄影关注的焦点,纵观“荷赛”历届获奖作品不难发现,战争、灾难、疾病等题材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对灾难性报道的经验和做法,体现在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灾害报道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及完备的灾害信息传输系统等。借鉴日本NHK灾难报道的经验,可以从法律制度、行业自律、人才队伍和机制等方面构建中国的灾害报道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国传媒在灾难报道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首先在观念层面上,颠覆了传统上灾难新闻即负面新闻的官本位立场论调,在巨灾时刻“迅速、主动、深人”传播,使媒体重获公众信任,同时在国家整合功能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外一个突破点在于灾难新闻的实践层面上,相比过去,报道内容层次丰富而生动,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报道的核心是灾害;第二层是国内外的援助、受灾者的个体生命;第三层是专家解读、答疑解惑;第四层是社会动员,以及核安全、环境污染等其他灾害的预防话题。”^①  相似文献   

20.
灾难一般是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二者综合引起的不期而至并且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等;人为灾害则来自人类自身的破坏或失误,如纵火、爆炸、恐怖活动、战争等。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难具有随时发生而没有任何预警的特性。任何灾难发生前不会和我们打一声招呼,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因为不可能确切地知道灾难何时发生而它又会随时到来,所以,只有在平时投入一定力量加以防范,才能避免被突发灾祸打得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