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员碰面,三句不离本行。谈话中,大伙不约而同谈到身边的“欠帐单”。所谓“欠帐单”,是指一些报刊采用稿件后,一不寄样报(刊),二不给稿酬。究其原委,可能是编辑工作忙,忘记了,财务环节脱节了,或邮路受阻。对此通讯员不该计较。然而,当写信去查询时,竟无人过问。这就难免令人十分遗憾.为了促进报纸改进工作,一些老通讯员敢投书诉说,但刚步入通讯员队伍的新手们却不敢冒昧。他们深怕惹恼了编辑,怕沾上有“名利”  相似文献   

2.
1997年4月14日《农村大众》报二版上有一则“速与编辑部联系”的“欠帐告示”.文中说: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度发出的部分稿费又被退回了编辑部,这些未收到稿费的通讯员和作者是……,接着指名道姓,地址公布到县(市).这些名单中有本省的,也有外省市的;笔者粗粗地数了数,山东省境内有24家(县、市)近30名,三个外省市的有5名.列举一串名单之后,报社坦诚地请这些同志见报后速与总编办公室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补寄.一则告示充其量巴掌大,然而,却令我肃然起敬.凡爬格子的人都有切身体会,谁人没有一份欠帐单?辛辛苦苦写出去的稿子被刊用了,不寄样报不算,连稿费分文也不见,多么令人扫兴和遗憾啊.结果到了年底通讯员碰在一起时,自然谈及此事,大伙干脆说:“通讯员有份欠帐单”,老通讯员嘛,脸皮厚些还能写个信询问询问,新秀们就不那么好意思去追问稿酬的事了,害怕编师耻笑,还考虑今后用稿,不声不响.记得“文革”期间写稿没有报酬,但还赠寄点纪念品.稿酬有高低多少之分,从未听说过哪家报刊社分文不给.  相似文献   

3.
五年来,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稿,先后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搞件300多篇(幅),有的还被评为好新闻。我连续三年被《铁进工程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回顾几年来的写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今年第四期上赵鉴写的“忧愤”,读后勾起我的同情和不快! 时下,“取消”稿酬的何止赵公点名的两三家?我及周围的一些通讯员朋友每年都有10多家报刊不发稿酬的“欠帐”。恕我直言。付稿酬做得较好的是期刊和电台,报纸次之,漏寄或干脆不发的亦大多数是报纸。给作者付稿酬,是国家的政策规定,又不是用稿单位的恩赐。作品被采用,理应及时发稿酬,这是不难做到的。对待付稿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出版单位的工作作风。我认识一位电台编辑,她说每个月总编、主任都提醒大家及时给作者付稿酬。相比之下,  相似文献   

5.
1986年3月27日上午,在厂党委召开的“总结1985年宣传报道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把我推到主席台前,让我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谈一谈。谈些什么呢? 坐在下面的大都是朝夕相处的同行们,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靠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应该谈谈他们,要感谢他们。记得有一天深夜11点多钟了,室外风雨交加。我正伏在灯下赶写一篇报道。忽然有人轻轻敲门,我赶忙打开,原来是60多岁的夏永奖老师傅。他冒着风雨、摸着黑赶到我家,为的是给我提供“报道  相似文献   

6.
7.
近日,接连收到好几家新闻单位关于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或“特约记者证”的通知。其内容无非是“你被聘为本报(刊、台)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为便于采访,现为你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特约记者证),请速寄一寸免冠照片两张、人民币贰拾元(叁拾元、陆拾元)”等等。无可非议,报纸、刊物、电台等新闻单位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组建基层通讯员报道网,开展通联工作,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环节。过去在战争年代如此,在生产建设时期如此,如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他们不是记者,却往往比真正的记者抢先一步赶到现场;他们用的只是手持简单的家用DV摄像机,却也能够有模有样地拍出新闻画面;他们没有记者证,但是采制的节目能在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9.
凡熟悉首都公交系统的人都知道,多年来,在这个多达十几万人的庞大人群中,无论前方的司售人员.还是后方的保养、维修殛管理人员,若对其搞个随机抽样调童.知名度最高者可能奠过于两个人.一个是前方的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再一个则是跑前跑后的优秀通讯员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的专职干事——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了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增强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青岛市四方区委宣传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各单位为本单位的通讯员订阅《新闻知识》杂志,以勉励广大通讯员写出更好的稿件。在今年1月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近百名到会的通讯员都领到了一本今年第一期《新闻知识》杂志,他们兴奋地说:“感谢区委宣传部为我们找到了一位新老师”。  相似文献   

13.
我在政工岗位上整整干了24年,其中在宣传部门工作了20年。回想起当时主抓通讯员队伍建设工作,颇有一番感受。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新闻写作多年。对于怎样当好一名通讯员,我总结自己的"三字经",便是追求真、新、深。真,就是真实,真实乃是新闻的生命,万万不可忽视。在采访中要寻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商品要打假,同样,通讯员的稿件也要杜绝虚假。要实实在在,力戒以偏概全,以典型代替一般,或穿靴带帽无限拔高。最好是稿件写成后不妨向直接领导请教,或是请同事们说长道短,尤其是找"刺"挑"刺",反复修改,做到领导同事和自认为满意后才发出去。这样的稿件见报率也高。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事新闻写作多年,对于怎样当好一名通讯员,我总结自己的一句话是当好通讯员,追求真、新、深。 真,就是真实,真实乃是新闻的生命,万万不可忽视。在采访中要寻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商品要打假,同样,通讯员的稿件也要杜绝虚假。要实实在在,力戒以偏概全,以典型代替一般,或穿靴带帽无限拔高。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新闻转轨是个系统工程,那么,基层通讯员的转轨应是这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前,我一心只想搞好新闻写作,出人头地,甚至不怕影响本职工作。结果,弄得领导不喜欢,同志们不服气。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写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上稿率也越来越低,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痴迷于“爬格子”的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思想作风端正,又能勤学苦练,因而为办好报纸、广播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也发现有的人思想认识不够端正,路走歪了,走偏了,陷入几种病态: 一日编。没有在基  相似文献   

18.
“本报通讯员”,虽标为“本报”,实并非专门为“本报”采写新闻稿件的处在基层的专职或兼职“爬格族”。他们既是基层党委、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吹鼓手”,又是新闻行当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编外记者。 许多从事这项工作十年以上的人都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但现如今绝大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何?苦思冥想也还是觉得懵懵懂懂,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记者、通讯员之家”的河南日报招待所,主要接待地、市、县委通讯员、报社驻各地记者和兄弟报社来宾。招待所的同志们处处为记者和通讯员着想,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吃好,休息好,工作好。记者、通讯员住下后要写稿、改稿,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招待所专设了写作室,还备有各种资料。饭菜卫生,价格合理。他们考虑到住所人员经济条件不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当“杂家”是新闻职业对新闻工作的一种要求。笔认为,这话有理。作为企业基层通讯员,要健康成长,有所建树,就要在坚持学好党的理论、政策,学好法律法规,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勤练“杂技”,会当“杂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