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诉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普遍存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的规定过于粗略,使反诉这一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还得不到适当的地位、造成反诉的滥用。为防止对反诉不适当的扩大或限制, 造成反诉的滥用,笔者依据反诉的立法精神,对反诉提起的条件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反诉概念,并从反诉概念出发论述了反诉区别于本诉、反驳、第三人独立请求的特征。澄清了对反诉的各种模糊认识,以利于法院准确适时受理反诉请求,使提起反诉的被告权益在民事诉讼中得到及时的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孙福利 《职业技术》2006,(8):114-114
一、反诉制度概述 反诉,是民事诉讼诉的一种,是相对于本诉来说的一种诉。原告提起的诉,称为本诉。所谓反诉,是指在诉讼进行的过程中,本诉的被告以原告为被告,向受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出与本诉有牵连关系的,目的在于抵销或吞并本诉原告诉讼请求的独立的反请求。  相似文献   

4.
反诉,英美法上称为反请求,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提起争件一直为人所关注。是否要具备牵连性,提起时间,管辖法院等历来存有争议,通过中外反诉制度之比较,可以廓清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福利 《职业技术》2006,(14):207-207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告、被告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由于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  相似文献   

6.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因拒绝参加正在进行的诉讼而提起新诉的情况,易产生错误、矛盾的判决,从而造成诉讼成本浪费、法院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使纠纷无法尽快解决.基于此,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之强制合并的问题,从立法价值和理论支持方面进行了必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现行制度规定出发,针对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特别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当前法学界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研究提出的新观点和研究的新成果,提出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适用并不尽如人意,程序设计上的粗疏,导致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范围过窄、是否参加诉讼的规定过于任意、进入诉讼后对被告的选择过于僵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相关制度,提出对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确立了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然而作为这一制度载体的代位诉讼在民诉法中没有规定,因此有关债务人在代住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在实践中、理论上都很混乱,实际上债务人应归为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诉讼参加人,有其特殊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允许第三人在特定情况下参加诉讼,以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诉讼救济,但有关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规定又各有所异,不仅两大法系之间的第三人制度存在差别,即使同一法系内也不完全相同。而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国外的相关制度则存有较大差异,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也比较多,因而,本文重点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立法完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于“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规定的过于简约,尤其是对于第三人的相关权利没有做出规定。从学理解释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合同法》实际上给予了第三人向债务人的履行请求权。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第三人也应该拥有对违约的债务人的独立的主张违约责任的权利。《合同法》应当参酌相关立法例,对这两点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3.
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的呼声。本文在考量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立法现状的基础之上理性分析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并建议赋予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公司法》第152条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没有对其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有关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确定以及范围、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及机关成员的当事人地位等问题,依然是一个立法空白。而上述问题的解决决定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以及社会效益,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立法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发出参加诉讼的通知后,第三人是否必须参加诉讼这一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赋予其对与之相关的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参与权,同时由于第三人的参与诉讼和本诉是可分诉,故是否参加诉讼取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意愿更为恰当。对此不宜采用“国家干预原则”,不强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对诉讼成本的影响不大,且不至于导致矛盾判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主体制度。其参诉方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导致了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歧。有必要通过对法院通知参诉的多种弊端和深厚继存土壤进行解析,提出相对合理的渐进式革新方案。该方案要求暂时保留法院通知参诉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对不同类别第三人适用不同参诉方式,对依据不同的法院通知参诉区别对待,以达到取消法院通知参诉为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立法之本意。  相似文献   

17.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主体制度。其参诉方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导致了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歧。有必要通过对法院通知参诉的多种弊端和深厚继存土壤进行解析,提出相对合理的渐进式革新方案。该方案要求暂时保留法院通知参诉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对不同类别第三人适用不同参诉方式,对依据不同的法院通知参诉区别对待,以达到取消法院通知参诉为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立法之本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事人制度在起诉制度中忽略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没有区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的差异;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中存在着滥列第三人和忽视第三人的诉讼权利;在代表人诉讼中存着提起代表人诉讼涉及金钱财产案件多、不作为案件少,存在着人数众多不确定的判决的范围扩张有限性和保障被代表人权益不够性等缺陷.要完善这些缺陷需引进正当当事人概念,将司法机关的民事案件立案机构改为登记机构、导入第三方被告、辅助参加第三人、团体诉讼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主体制度。其参诉方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导致了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歧。有必要通过对法院通知参诉的多种弊端和深厚继存土壤进行解析,提出相对合理的渐进式革新方案。该方案要求暂时保留法院通知参诉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对不同类别第三人适用不同参诉方式,对依据不同的法院通知参诉区别对待,以达到取消法院通知参诉为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立法之本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维护代理的信用,进而保障交易安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肯定和采用了表见代理制度。由于我国民事立法尚未正式确立表见代理制度,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符合表见代理特征的客观现象及由此产生的纠纷往往难以准确界定,适用原则不尽一致。本文通过以表见代理的构成及限制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应根据各当事人的过错来确定其法律责任,公平、合理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