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1962-1974年,我在国际博物馆协会服务了12年。1960年的博物馆俱乐部,大多数是欧洲和北美的历史博物馆。在其家,它国博物馆根据“老的博物馆”的模式来建立,老的模式占了统治和主导地位。博物馆学已经不是学院派理论,而是博物馆专家根据各自在博物馆中的实践,对博物馆学做出的专业贡献。  相似文献   

2.
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请您博物馆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这个问题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请问苏先生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答:我认为现代博物馆学正在创建之中。请注意我不是一般地说博物馆学,而是说现代博物馆学正在创建中。我们不要笼统地说博物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对博物馆本身的研究早在一二百年前就进行着了。我们需要历史来分析这个问题。对十八九世纪的近代博物馆的研究,产生了近代博物馆学,对二十世纪特别是战后的现代博物馆的研究,正在产生的是现代博物馆学。近代博物馆学反映的是近代的科学水平,现代博物馆学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水平。评价博物馆学不要离开特定的时代,不要离开那个时代的科学水平。近代科学如果与古代科学相比,那要  相似文献   

3.
(一 )学科建设的成就及评价上的误区。1 994年我与当时的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施尔进行过一次长达 3小时的学术对话。当谈到学科地位时 ,我问道 :“当前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的前任索夫卡告诉我们建立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体系的讨论很重要。冯·门施说 ,重要的是批判自己。你认为学科建设中的迫切问题是什么 ?” ,施尔回答说 :“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博物馆学应在大学中有一席之地 ,并有人去研究它 ,其次是博物馆学要为博物馆这两个专业群体所接受”。我当即评论说 :“要让大学尊重博物馆学的学科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的变化与博物馆学的发展,博物馆“博”的信息由结构性和功能性信息,扩展到联系性和记录性信息,其结构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深远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物质文明的进步表现为技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要低估技术革命的意义,但是也不要过高估计技术的意义。如果发展到技术崇拜,形成了技术主义,技术的危害就产生了。技术膨胀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文化的边缘化、文化价值的旁落,所以必须警惕技术主义的泛滥。技术主义正在侵入博物馆,侵入博物馆学。在国际博物馆界和中国博物馆界的一些论文中,正在鼓吹技术主义,把信息技术说成是决定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似乎技术正在决定着博物馆的前途和命运,甚至说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博物馆的存在基础和存在方式。这些都是耸人听闻的夸张,并不符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技术主义的错误有四:  相似文献   

6.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数字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近些年来在博物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博物馆学”理念的介分绍,结合新兴数字博物馆的独特性,对“新博物馆学”语境下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予以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7.
(一)当时背景 1964—1974年,我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是新博物馆运动的见证人和参与。在这一时期内,还没有人谈新博物馆学,生态博物馆也仅仅是法国现象。虽然进行的很缓慢,但也是博物馆世界的一起引人注目的“革命”。根源于当时的几个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8.
记得我步入编辑队伍不久,出版界的一位老领导、出版家送我这本由伍杰同志执笔写就的《巨译的诞生》一书,并亲切地对我说:“好好读一读,对你会有不少的帮助。”几年来,我的确从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和深刻的教诲。对于我们编辑来说,她不仅是一曲深情的颂歌,也是一部优秀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数年前,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Berkeley)的Randolph Starn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曾讲到,1989年,第一部美国博物馆史著作的编辑们就抱怨围绕着博物馆史这一主题的“批判沉寂的流行”。同时,他还提到,1992年英国博物馆学家Eilean Hooper—Greenhill也曾指出,作为历史性机构的博物馆并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严格意义上的批判性分析”。而这一观点得到同一时期其他学者和评论家认同。  相似文献   

10.
梁吉生(南开大学教授):写在前面的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博物馆学推向成熟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历程,中国的博物馆研究就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和发展的。3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科不算长,也不算短,面对当代博物馆的繁荣发展和现代博物馆理念变化的新特征,面对博物馆的专业化过程的成熟,对博物馆共同知识体系(即博物馆学)提出挑战,有必要对过去博物馆学的学科状况做以检点与回顾。学科的自省意识,对于—个学科走向成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博物馆界,人们时常在谈论着博物馆学,但不同的人们对博物馆学理解上的差异程度则令人瞠目。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有人是如此容易冲动地把博物馆学奉为“圣经”,而同时又有人只对博物馆学报以讥讽的一笑。这种现象当然是发生于博物馆工作者中了。那么,在普通大众眼里,博物馆学又是什么呢?情形可想而知。1988年,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The  相似文献   

12.
正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业务工作等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作者对与博物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新的探讨。作者认为,作为学科概念,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应视作被赋予一定内涵的名词,而目前对博物馆的阐述和解释并非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作者还分析了“博物馆现象”问题,指出“博物馆现象”属于博物馆学研究范畴,但并非博物馆,不能把这种现象与博物馆相等同。此外,本文还对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自1980年成立后,在“学”字上下功夫,每年都举行学术活动。在活动中先进行普及博物馆学知识,举办讲座,而后注重开展专题学术探讨活动,提高学术质量,编辑出版刊物。具体做法如下: 一、举办博物馆学基础知识讲座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初通过开设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博物馆专业人员,现今,博物馆学已跻身大学、研究生学院等高校课程,一些高校还设有博物馆学教授职位或专门的博物馆研究部门,并出版该领域专著、期刊以及主办或承办大量博物馆学方面的学术活动。可以说以高校为基础的学者已成为批判博物馆学理论方面的领头人,而博物馆理论上的新走向也在革新着博物馆实践。  相似文献   

16.
1990年,我在日本留学时,一次在学校的大厅里,一条电视新闻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画面上,一条船在日本海上漂泊着,播音员称这是从中国福建漂来的难民船。当时,同班的一位日本学生对我说:“瞧,你们中国的难民”。我当时非常气愤,激动地回敬道:“中国没有难民”……  相似文献   

17.
朱农 《出版史料》2005,(4):75-75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一书,1919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30年共印行了十五版。1929年收入“万有文库”出版时,经作者提议,书名改为《中国古代哲学史》。195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印此书时,作者为此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中说:“我的意思是要让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单独流行,将来我写完了‘中古思想史’和‘近世思想史’之后,我可以用我中年以后的见解来重写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不预备修改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和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精心的指导下 ,于 1 998年 1 0月在贵州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 ,成为中国博物馆领域新的博物馆类型 ,引起了国内外博物馆学界的关注 ,得到了贵州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 ,生态博物馆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 ,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抛砖引玉 ,试图获得好的“药方” ,使矛盾逐一得以解决 ,敬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笔者不甚感谢之至。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遗产保护的差异性和存在问题  生态博物…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学(museology)是关于博物馆的科学许多迹象表明这是一门以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新兴分支。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一直有着较大争议的问题。国际博协(ICOM)1972年在给博物馆学下定义时,将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规定为“研究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情况,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从事研究、保存、教育工作和组织机构的特殊系统,与物  相似文献   

20.
吉林长春的《杂文选刊》是一本办得很不错的杂志。我是它的一个老读者:这本杂志办了18年,依然保持了办刊的宗旨;“我们深知杂文是一种爱,在它跳动的火焰上,有着杂文家的一片热肠.有着黎民百姓的一份期待。”“坚持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做到这“三真”,真是很不容易。因此我很愿意读它。在许多报刊杂文不大景气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