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晚清问世的一部著名谴责小说。对于这部小说思想倾向的评价,研究者中分歧较大。五十年代,多数同志对这部小说持肯定态度。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同志对作品提出了新观点,他们把《官场现形记》列为“日趋反动的改良主义思想指导下”①问世的作品,认为是“邪恶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刘岳勤 《文教资料》2011,(25):31-33
《我的安东尼亚》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女作家维拉.凯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问世,使得维拉.凯瑟跻身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列。小说中一个关键的主题是精神与道德的力量永远高于物质。本文通过对作者本人的介绍和这部作品及主人公的分析,来展示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宝藏即拓荒者的精神内核。同时,这部经典小说也为后人留下一个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享乐主义日益盛行的当代社会,人类该如何传承精神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作品《飘》一经问世便成了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该作品细腻形象的人物描写、优美生动的语言、极具个性化的对白使其独具魅力。本文运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及逗乐原则,对小说中主人公郝思嘉与卫希礼及白瑞德的一些对话进行语用分析,以期从分析中领略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艺术手法,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主人公们富有个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乐丽华 《文教资料》2008,(24):23-24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中"四人帮"之一.任璧莲在其作品中精确阐释了美国华裔这一散居群体的身份认同.本文对其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中的美国华裔散居者的文化认同进行了解读.在美国伊始,张家人期待着落叶归根,坚守着中国的儒家道德主义.但随着回国梦的破碎,他们开始拥抱美国信仰: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通过对他们的孤立和同化策略的谴责,任璧莲对美国华裔散居者的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5.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的问世,不仅是作者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标志着美国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充分反应了清教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们无法克制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红字>中艺术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尤为突出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因此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就作品的象征手法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被看作是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创作的高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要想对福克纳小说进行研究,就要清楚"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组成。《喧哗与躁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问世后惊动美国文坛,《喧哗与躁动》也对美国小说艺术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同名人》是美国著名作家裘帕·拉希莉的作品,描述了印度的果戈理一家在美国社会的生活经历。四位主人公艾修克、阿西玛、果戈理和毛舒米在生活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身份窘境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身份追寻。本文以《同名人》中四位主人公的美国生活经历为出发点,剖析他们身份窘境的成因,探寻他们对身份的追寻和对文化归属的寻找过程。  相似文献   

8.
临汾眉户剧团坚持办团近六十年,而且演出场次稳定,屡有新作问世,演员、作品频频得奖,成为蜚声全国的戏曲表演团体,他们所走过的创作之路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丁迟 《考试周刊》2013,(83):14-15
美国华裔文学后起之秀、华裔女作家伍慧明首部作品《骨》一经问世,备受赞誉.作者直接以“骨”作为小说的名字,追溯到先人骨的归宿、借助回顾历史对几代人命运的探究对自己美国华裔身份发出提问,以最直白的方式对主题进行阐述.本文从《骨》的主题和意象入手,细读整个故事,发现故事中隐含的象征意义,并将选取的若干期刊文章、专著及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对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个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协会主席。米切尔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其后,她曾担任地方报纸《亚特兰大报》的记者。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婚后辞去报职,潜心写作。米切尔从1926年开始着力创作《飘》,10年之后,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11.
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年青的犹太作家,他们表现出与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和诺曼·梅勒等一代作家完全不同的创作倾向。贝娄这一代作家力图使作品具有超越犹太性的一般意地在他们的作品中,美国主体文化思想的特性往往比犹太文化思想的特性表现得更加显著。然而新一代犹太作家却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突出犹太性:他们注重表现犹太思想和文化特色,强调犹太价值观念,探讨犹太人特别关心的问题。代表这种倾向的作家在选择题材和表达主题方面表现出两大鲜明特色。新一代犹太作家从犹太民族历史、犹太宗教…  相似文献   

12.
《女勇士》的问世轰动了美国文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首次得到肯定,以其为代表的华裔文学作品打破了美裔华人在主流文化中长期的边缘化状态。很久以来,美国华裔一直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存,他们的现状与归属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界格外关注的问题。同时,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更是众多作家极力表现的领域。为了帮助华裔女性争取平等和自我,汤亭亭借助了写作这种方式。作者的思想具有中美两种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她在努力地创造个人意义上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芭芭拉·金索尔弗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毒木圣经》自问世以来颇受欢迎,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依据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中的种族主义、东方主义等,阐释金索尔弗的殖民主义倾向.剖析了作者对非洲被殖民者形象的另类塑造、对非洲文化的全新阐释、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种种罪行的批判,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日趋衰落的必然趋势,体现了金索尔弗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小说将金索尔弗矛盾的殖民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该作品于1952年问世,翌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第六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于1998年问世。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都围绕其作品内容展开,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征。笔者认为分析一部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正确理解该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故笔者将从叙事结构、叙事内容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论述这部小说中的复调形式特征,并探讨沃克将这部小说构建为复调小说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著作.自1936年问世以来,这部近100万字的鸿篇巨制创造了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传奇,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除〈圣经〉以外美国销量最大的一部文学经典.〈飘〉的作者独具匠心,运用"翻板式"的情节结构和细节重复来安排设计故事情节,让读者深陷主人公一波三折的感情经历和生活经历,读时爱不释手,读后回味无穷,更增添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实小说使写作风格又发生了变化,在文坛和传媒界博得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8.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著名文学巨匠亨利·詹姆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崇尚自由、追求独立的美国女孩“伊莎贝尔”在异国他乡经历种种艰辛和磨砺后,仍然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作品的问世和传播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对“自由观念”与“独立意识”的探讨。文章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入手,深入研究了自由观念与独立意识重构的问题,阐述了在重构过程中出现的局限性,希望能够在理论层面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谈到自己的一个期望:“在美国,我们一直缺乏一位天才,能独具慧眼,看出这片土地上无与伦比的材料的价值。”就在爱默生说出这番话的几十年后,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这部作品未曾获得任何为人称颂的巨大荣誉,但它对美国精神的独特阐释,以及其中洋溢的如草叶般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深刻且长久地影响着读者。  相似文献   

20.
薇拉凯瑟被世人周知的是对美国中西"拓荒时代"的描写。本文所涉及的作品是她描写美国中西部蛮荒地区的第一部小说。《啊!拓荒者》自问世以来,评论家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并多以女性主义研究为主,而忽视了作品中塑造的一些男性人物。本文通过三个场景探讨小说女主人公所表现的女性主义及男权主义,旨在对女性主义与男权主义的冲突在此小说中的表现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