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校近几年来体育专业在校内外教育实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我校近几年来体育专业在校内外教育实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绵阳师专体育系在校内外教学实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体育能力既是个体适应体育运动的身心品质,同时又是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形成的进一步从事体育活动的潜力.体育活动是由个体的智能、体育知识、体育技术的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体育专项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尤其在实践环节中形成的教学与训练理念,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对职业学校体育师范生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了职业学校体育师范生体育教学实践能力,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对篮球专项学生技术部分教学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准备场地器材和教案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实习生备课能力的指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6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中师生体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剖析“说课”的内容和作用 ,论述了实习生开展“说课”活动的好处 ,以及培养实习生“说课”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6个方面讲座了如何培养中师生体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柴刚 《成才之路》2009,(1):15-15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体育教学不仅要把握学生和校期间的有利时机,为增强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其终身的身心健康和提供其工作、生活质量服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竞技能力是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而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体育人才,使其具备良好的各种运动的竞技能力;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责任。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实践中,我认为竞技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在各个阶段又有其不同的特点,而在中学阶段的培养较好重要,科学、严格、规范的培养会对其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青少年时期由于对竞技运动的喜爱产生的崇拜是引导他们的动力、而且有学习、模仿能力强,易接受和形成规范动作的特点,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其竞技能力进行科学,严谨的培养和训练,为其能够成为祖国有用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对我国体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幼儿园学前体育活动开展由于幼儿师资因素而造成的薄弱现状,就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学生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独立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实习生体育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途径,以促进学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体育意识、锻炼的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对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和个体发展有促进作用.现从体育与健康教学出发,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应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上存在种种弊端,导致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状,提出了四点想法(。1)破除教学旧观念,树立教学新观念;(2)废除体育教学不顾客观条件、生搬硬套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教学内容;(3)改变教学方法;(4)改善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