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的《说难》是我国第一篇全面总结说服技巧的典范之作,开创了我国古典说服学的先河,其在说服学上的许多创见,为现代说服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今天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韩非(前280?-233)是战国末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法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共有五十五篇,《说难》是他后期的作品。①《说难 》一文,是先秦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奇文。它的奇,表现在它的形式和内容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叙事传统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而在考察中国古代叙事学时我们不能忽视《韩非子》的价值,特别其中“说林”一篇更是值得重视,而研究中国古代叙事学我们要对“叙事空间”给予足够的关注.中国古人注重整体的哲学观念,在“说林”里有相当的表现,文章将这个空间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一个是深层,表里互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秦王嬴政所见韩非文章究竟是司马迁《史记》所记《孤愤》和《五蠹》,还是刘勰《文心雕龙》所说《储说》系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嬴政对《韩非子》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即秦国政坛浓郁的法家氛围、嬴政在性格上与法家人物的契合、嬴政继承君位后所面临的紧迫局面,揭示了嬴政接受法家思想的原因及法家思想对嬴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集,其中的很多精彩论述对班主任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启示一:选拔要依法度,投票并非万能。《韩非子·有度》云:"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意思是说,若是依照声誉来选拔人才,则臣子就会在下面互相勾结;若是凭借党羽来选拔人才,则百姓就会忙于交往而不会寄希望于被依法任用。又云:"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相似文献   

6.
7.
正初识经典韩非为韩国公子,生于战国末年,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师从荀子,博学多才、思维敏捷,然而却有口吃的毛病,这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似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但他却靠着精妙的文字来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他开始著书立说,把自己独到的主张、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犀利的语言轻轻地写在竹简木牍之上。凭借这片  相似文献   

8.
9.
10.
晁说之作为宋代著名经学家,是属于司马光一派的旧学学者,故而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学派攻击不遗余力。以晁氏著作《儒言》为中心,详析其对王安石学术攻击的原因、表现及影响,以期对晁说之个人学术和王安石新学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十大青年诗人"之一的白鹤林,其诗学具有鲜明的日常性和自然的本性,传达了丰富、复杂的"现代性",本文从"马赛克图谱、碎片人、悖论、失忆、谎诞、失踪、格式化"七个方面,整体而简略地论述了白鹤林诗歌"现代性的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小说《所罗门之歌》里具有传奇色彩的派拉特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她守护着家族的历史,却并不完全了解家族的历史;她独立自强,一直坚守着黑人民族文化传统,却没能与时俱进、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她有着大爱,并随时愿意帮助别人,可却被排斥在黑人群体之外,实际上她一直游走在社会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14.
《国语·吴语》对于吴国史事的记载不如《左传》丰富,也有较多的歧义,与《越语》所载亦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在黄池之会主盟者、夫椒之战发动者、越王勾践战败后如何遣使求和等问题上,这些歧义和不同体现得更加突出.近年问世的与吴国史有关的出土文献印证了《吴语》所载近乎历史的本真.《吴语》虽非典型的“语”体文,但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卡森.麦卡勒斯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刻画,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孤独感以及对爱追求的挫败感。当爱的释放受到阻碍时,人终将无法摆脱被孤独禁锢的命运。心灵被扭曲的情况下,爱不再是温暖的力量,而是将自我驱向更孤独的破坏力量。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9,(4):51-57
蔡骏悬疑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与心理分析常让位于情节的离奇表现,人物塑造偏向符号化、类型化,而在其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无尽之夏》中,作者在把控人物塑造、心理分析与情节关系上有显著改变。这些改变源于作者对类型文学的反思、人性本质复杂的客观事实和心理悬疑的文本特点。这种变化弥补了类型文学的缺陷,强化了悬疑小说的社会意识,推动了悬疑小说文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冰与火之歌》一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读者在读此作品的时候始终无法猜测人物命运下一步的变化。本文以书中人物姗莎为例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命运的时候,如何让读者始终无法把握人物命运走势,使读者始终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文教资料》2007,(34):142-144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借官场描写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上的困顿和蜕变,小说中的人物代表了两类人:反抗者和麻木者。然而,无论这两类人曾经多么的不同,最终,等待他们的都是相同的结局。本文着重从人物对人生的选择点出发,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精神蜕变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9.
鲍智辉 《新疆教育》2012,(13):161-161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在《东坡志林》曾说:“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长期以来,受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的影响,历史人物脸谱化、陈式化,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现代社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大量的涌现,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成年人喜欢,也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青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区分真实的历史和演绎的影视,上午仔细聆听了三位专家的《世界史教学的特点及应主义的问题》的专题讲座后,让我受益匪浅,也深深反思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埃克托·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法国作曲家,创造了交响乐音乐效果。在音乐史上他对标题音乐有两大功绩,那就是"固定乐思"的运用和新管弦乐的创立,《幻想交响曲》的卓越与魅力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