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广播电视学会联合编纂的《乡镇广播文集》,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苏州是全国有名的富裕地区,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工具交叉覆盖,群众中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普及率很高。苏州广播电视部门的同志根据农村现状和农村需求,坚持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十全会以后,特别是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苏州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性的专题研究会,促进了广播自办节目的规范化、经常化。全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采编播人员,采录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他们的经验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受到表扬肯定。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电台于四月上旬,举办广播评论研讨会,来自各市县台(站)的十五名广播工作者和通讯员,联系自己写作编辑评论的经验体会,讨论了评论在广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广播评论的说理艺术;评论作者的修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乡镇广播的主人。乡镇广播如果失去了农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体影响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对农村广播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极地认为乡镇广播落后过时了,那就不可能办好乡镇广播。应该看到在当前农村,乡镇广播是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一种传播形式。乡镇广播办好了,对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办好乡镇广播,充分发挥乡镇广播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是我们农村广播事业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4.
乡镇广播自办节目除遵循有线广播的一些共同原则和规律外,还必须根据乡镇广播自身的特点来办。乡镇广播有哪些特点呢?至少有三: 一是地方性。乡镇广播的传播范围就是本乡镇,为本乡镇听众服务,和县(市)广播台(站)相比地方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乡镇广播是农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宣传工具,是乡镇党委、政府的喉舌及联系群众的桥粱和纽带。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对农村广播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在这种种情况下,如果消极地认为乡镇广播落后过时了,那就不可能办好乡镇广播。应该看到在当前农村,乡镇广播是电视、收音机、报刊等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一种传播形式。乡镇广播办得成功,对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办好乡镇广播,充分发挥乡镇广播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  相似文献   

6.
乡镇调频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调频广播在乡镇迅速发展。它是解决乡镇农民听广播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调频广播发展很快,1992年全县调频音箱4000余只,1997年已发展到了7560只。但是乡镇调频广播覆盖网建设一直滞后,仅有1个镇已建成,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一是少数领导对在新形势下农村调频广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重电视、轻广播的倾向。乡镇调频广播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多数…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广播网的恢复和发展,乡镇广播宣传日益显示出它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抚州地区在恢复和发展农村广播中,由于领导要求高,网络发展快,乡镇广播宣传则相对滞后。而用不好广播,则势必又会拖事业发展的后腿。因此,如何搞好乡镇广播宣传,就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想就此作点初浅的分析和探讨。当前,乡镇广播宣传中的主要问题是:领导认识不全面。应该肯定,多数乡镇领导都很重视,在恢复广播网的基础上,他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乡镇广播宣传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年,农村广播网中调频广播发展较快,由于调频广播主要担负着由县级广播台(站)向乡镇广播站传输信号的任务,这样县至乡调频广播传输和乡镇以下有线广播传输共同组成了农村广播的综合传输网络。我省制订了从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1995,(2)
如何进一步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防止和克服少数地区出现的滑坡倾向,并使之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是市县乡(镇)三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1994年11月中旬,我们对扬中市乡镇广播自办节目进行了调查。我们感到。扬中市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办好乡镇广播自办节目,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源干乡土,服务农村,是乡镇广播自办节目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地处湘西的怀化地区,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贫困山区。过去已基本形成有线广播网,但近几年来,由于认识上的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同许多地方一样,乡镇广播的滑坡倒退现象相当明显。但是各县市都有部分乡镇广播不仅得到巩固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1988年4月11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到桐木等乡镇视察时,看到在困难条件下乡镇有线广播得到巩固发展的情况表示赞赏。同样处于贫困山区,为什么有些乡镇的有线广播并没有滑坡,而是得到了巩固并有  相似文献   

11.
何国庭 《新闻世界》2010,(11):97-98
乡镇广播自办节目是上级广播节目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许多功能和优势。本文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改进的对策和提高编播人员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90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广播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苏州市农村有线广播事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共发展广播喇叭46977只,改变了近几年广播喇叭一直下降的趋势,总数上升到901168只;更新、发展了乙级广播音箱101629只,使农村(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对于如何办好对农节目早已引起各级广播台站的高度重视。作为乡镇广播电视台站来说,怎样办好自己的节目?我从实践中体会到,乡站节目一定要有“农”味。一是结合乡镇党政工作重点,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办节目。即在做好正常播出之余,乡广播站不妨根据乡镇工作重点,办好流动、阵地广播。这几年来,笔者先后在上犹的营前、水岩两个乡镇从事编采工作,就很注意流动和阵地广播。如乡镇突击抓冬种等中心工作,我们就把乡里的具体做法和要求编进节目,巡回各村广播,使之家喻户晓。再如果业开发这种“大兵团”作战,我们就把机…  相似文献   

14.
六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在太仓县召开乡镇广播站自办节目经验交流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霞林、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孙鹰和苏州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各县(市)乡镇广播站通讯员代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省农村有线广播网创建40周年,作为献给它的一份礼物——《乡镇广播作用征文集》,已经编辑出版。奉献给读者的这本征文集,共选编作品150篇,主要反映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农村居民职业的多样化,乡镇建设的城市化,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各种媒体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广播功能认识上的片面理解,县级农村广播呈逐年下滑趋势。到2005年底,福建省永定县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彻底地被有线电视网代替,调频广播代替有线广播,乡镇)在农村基本  相似文献   

17.
1.经济贫困带来了有线广播的落后状态 1988年底,南通市广播电视局组织人员到所属六县一些贫困乡镇就农村广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乡镇同它们经济上的落后一样,有线广播也处于落后状态。尽管当地农民对发展广播呼声很高,乡村领导因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而束手无策。从调查情况看,南通市254个乡镇中属于相对贫困的约占15%左右,主要集中在如皋、海安两县部分高沙土地区。这些乡镇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村通播率平均都低于  相似文献   

18.
浅谈乡镇广播站在农村有线广播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寇武兴,雷三福随着农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发展,乡镇广播站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乡站兴,广播兴;乡站衰,广播垮”,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拟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探讨乡镇广播站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在农村广播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九亿农民,发展农村广播网,有利于及时、迅速地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但有一些乡镇领导对此认识不足,应付差事办广播,致使这些地方的乡镇广播现状陷入了极其窘迫、尴尬的境地。笔者近二年供职于乡镇广播站,对其尴尬深有感触。感触之一:广播设备落后于新时代的需求。五六十年代,乡镇每个屋场都安装了有线喇叭,村中央竖起了高音喇叭。时至今日,这些喇叭早已荡然无存,机房设备在超期服役,支撑着政府院内几只小喇叭的播音。有的乡镇考虑电费涨价,广播没作用,干脆停机关门成了挂牌站;有的广…  相似文献   

20.
陈进 《视听界》2004,(3):19-20
乡镇广播自办节目是我国广播事业的一朵奇葩。她萌芽于沃土,扎根在农村,以其贴近性强、服务快捷、集约运营的特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五级办广播新格局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充分发挥乡镇自办节目独特的宣传促进作用。一、乡镇广播自办节目在推进农村总体达小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全面建小康,重点在农村。解决农村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单纯依靠上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不行。一个县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乡镇,一个乡镇在上级台不可能占有太多的份额和空间,依靠农村有线电视也不行。现在有不少地方,是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但远没有实现户户通,不少农民还没能看上有线电视,东台市在苏北率先实现有线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