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卜连英 《班主任》2003,(9):19-21
笔者近期对某职业中专223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有26.5%的学生心理承受力不高。因此,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由于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承受挫折能力差.针时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3.
张健 《教育艺术》2005,(9):16-17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和不顺心的事,甚至是严重的挫折.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人生刚刚启程,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冲突,挫折更是不可避免.作为老师、家长和社会,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自如地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谈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录 《教育探索》2005,(10):103-105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时经受的打击和压力,是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承受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因此挫折承受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整体性,甚至会出现人格扭曲,产生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5.
6.
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高职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期待和择业就业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挫折感。因此,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帮助他们改善挫折情境,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何广明 《成才之路》2010,(34):33-34
当今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反应多样化,其中部分学生的过激反应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甚至放弃了宝贵的生命。因而,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教育培养的方法多样化格外重要,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挫折承受力的形成与个体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提高个体心理因素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关键。挫折承受力的增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个体自我抱负水平与实际能力的一致性;2、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3、增强个体的挫折认知水平;4、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5、学会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与合理宣泄。  相似文献   

9.
挫折承受力是情商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使其成为新世纪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究竟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是当今教师所要探讨和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挫折的两面性与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首先,挫折能激发学生的行为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身处逆境但却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夙愿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挫折这种内驱力驱动的结果。其次,挫折能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历经的艰辛、遭遇的挫折比较多,挫折经验就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挫折教育”的提法不科学时下,人们出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热切关注,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有关“挫折教育”的提法不时见诸报端,在教育行政领导人的讲话中也偶有附议引用。本人认为,“挫折教育”的提法不科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挫折。所谓挫折,按照《心理学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解释,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台湾学者张春兴表述为:“所谓挫折,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29):11-12
针对初中学生特点,本文选取三个案例从分析学习得失,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学会与人相处,锤炼自身耐挫力;用真诚的师爱攻克生活挫折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研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事实驱动的基本方法,结合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分析,编制了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初测问卷,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初步确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是包含积极抗挫因子、消极抗挫因子和抗挫特质因子的3维度结构。问卷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可作为测量和评估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一些实施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中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而产生过激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自杀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而在我国中学生死亡的各种原因中,  相似文献   

16.
曹志芳 《教育》2012,(36):45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中学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二断乳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极不平衡,往往导致认识和情感上出现某种消极的状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受挫并产生挫折行为。探索中学生产生挫折感的成因,对于培养他们的承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脆弱的问题,从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形势和祖国的兴衰入手,浅谈了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了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脆弱的主要成因,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情境难以避免,为了人一生的成长,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一、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标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心理状态或反应。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和内外环境的不可控制因素,在各自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有些人由于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违法或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由于从小就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生活,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家庭的宠爱和顺从下长大的,没有经过逆境和社会的磨炼。以往的顺利和受宠形成他们只能成功而不能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毕玉 《考试周刊》2015,(42):155-156
现代社会发展步伐之快,对当代年轻人的所提要求之高,让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很多大学生遭受挫折时无法正常面对,造成严重后果,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大学生遭受的挫折类型,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调适大学生的挫折心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