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的浓厚兴趣,兴趣的产生来之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作文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写作环境,让学生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伙伴,使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缺少对生活的深入剖析,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达,缺失个性化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内容苍白。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学生漠视周边事物,缺少独特的发现,对生活缺乏内心的体验,写作时并不是“灵魂在场”(钱理群语)。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若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经历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常常把写不出作文归于生活内容太单调,生活空间太狭窄。其实他们面对写作的困惑并不是因为素材的贫乏,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所谓的“写不出”,  相似文献   

4.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土壤,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囿于乡村生活,与自然更亲密的相处、和劳动更密切的接触、对现实更真实的感知等生活体验恰是乡村学生的创作优势。由此衍生的丰富而最具感染力的写作素材真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深处,可惜受制于思维的壁垒。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6.
在创意写作视野下,作文体验活动从传统写作教学的次要阶段变成了重要环节。在初中作文教学阶段,作文体验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创意优先原则,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课程目标内在融合。在此基础上,围绕不同的写作教学目标,灵活运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节日体验、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类型,让学生从“体验”入手,拥有对社会人生的真实感受与鲜活体验,从而激发写作灵感、提高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感受力。通过强化写作体验活动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让写作的教与学成为创意生活的一部分,让师生从模式化、程式化的教学焦虑中解脱出来,拥有真实的写作教学情境和写作表达意愿。  相似文献   

7.
刘国芬 《现代语文》2007,(3):117-1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版七九年级段在关于作文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第三点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事实上,七~九年级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农村中学师生的一个难题,由于初始阶段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上中学后多数同学还没有作文兴趣,作文时无事可叙,无景可绘,无情可抒,内容没有生活的反映和鲜活个性。为了改变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我根据学生和学校地域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意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陈宇 《现代语文》2014,(10):126-127
认知能力是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现象及社会百态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应该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不能敏感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是没办法进行写作的。 一、观察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就高中生写作而言,观察力的培养是前提,没有好的观察力,无法捕捉住生活,而没有生活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文字。”鲁迅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罗丹告诉其学生、著名诗人里尔克的诀窍是这样一句话:“观察吧,除了观察还是观察!”足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兴趣学生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生活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走到生活深处,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1.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常苦于“无米下炊”。学生的生命个体原本就始终在生活的源泉里浸泡着,浮游着他们没有一刻不用自己的双眼有意无意地观察着生活。虽然如此,为什么仍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原来.对于写作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产生过碰撞交流过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毛荣富《说“体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的。  相似文献   

12.
从作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很强的个人化活动。因为作文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记录。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了什么,就会写什么:没有生活和情感体验,就写不出作文。即便是写出了作文.也不会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生编硬造现象.其实都是因为没有体验所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源于生活的活水”,写作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为文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的呼吸。因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现代文明发展表明,社会的活力和发展与社会保有的  相似文献   

14.
思维创新在写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如何开启考场作文创新之门呢?关键在于考生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事物的特征,并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对于老师来说,要树立作文是学生的作文、作文是学生的生活、作文是学生的价值观的思想。让学生更有效地写作文,关键是构建崭新的作文教学体系。1.构建生活化的学生作文模式。学生在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8.
农丰华 《新疆教育》2012,(10):86-86
作文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在作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入手,要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作文。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的要求在新课标中就明确界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笔者认为:阅读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阅读教学要体现作文教学。深入探究平时的阅读教学,开发文本资源,积极利用文本提升作文教学。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