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视角可以发现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师激励策略一直是学校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克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前景理论以心理学结合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关注个人决策的心理特征为教师激励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当前中小学管理当中应秉持幸福最大化原则,不仅关注教师的物质满足更要关注其心理幸福感。学校应在如下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立足于学校,从文化建设、人文关怀、激励制度、物质保障等方面建设文化生态环境;着眼于未来,构建良好的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优美的校园工作环境;在学校管理中提升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权利,创设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激励性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迈克·阿普尔教授,从其个人生活史出发,畅谈了他对"教师教育与文化斗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生活"、"全球化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研究"等议题的深刻洞见,分析了影响新世纪以来美国及世界范围教师教育改革的各种力量,强调指出:教师教育是政治斗争的战场,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去专业化程度更加严重;全球化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关系性和全球性思维,以底层视角直面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教师教育应致力于让教师真正地学会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4,(2):18-22
我国关于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研究方兴未艾,文章梳理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研究的进展,提出了当前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目前教育学界在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内涵、特征、缺失、建构、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的研究较为欠缺,未来研究须拓展研究视角,从学科切入,深入挖掘研究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教师流动日渐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对当前教师流动研究内涵、视角及内容的扼要梳理,认为未来的教师流动研究应多方拓展研究视角,走出当前囿于制度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研究的窄巷;应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努力推动研究内容的深层化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各种交往方式来发现和洞察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之中所蕴含的实际内容,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予的价值取向,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个人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观点,它是教师平时教育教学行为中时刻奉行的信念指针,有助于教师借助过去的经验与计划未来的图景以用于把握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行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五所有代表性的高校691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处理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结果表明:教师持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客观主义的科研观;教学与科研在多个维度上存有性质上的差异;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但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小于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影响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与院系的政策与制度,而目前这种组织制度迫使教师不得不改变自身的信念,认可教学与科研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教育教学行为最直接执行者,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对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要求,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与文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强化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培养计算机文化为先导,以实现“文化内化”为目的三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有利于教师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有益于教师多方面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下,关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等的研究偏爱已成为学界不争的事实。尽管研究的视角、出发点和话语范式各有千秋,一时也难以一统天下,但都试图用学习型理论来建构新的问题空间。一旦把教师的发展定位在学习型个人的假设之上,学习型教师就不仅只是称谓的呼出,更应具有贴切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关照。学习型教师存在么?如何定位?如何培养?这一系列繁复的追问使我们对教师发展的思考拥有了学习型的视角,并从教师自我发展与制度安排的纬度对学习型教师进行了理论建构和现实探悉。一、学习型教师:存在与定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对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自身内部因素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在教学第一线的经验可知,提高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扫除观念障碍;积极开展师德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以及教师不断地、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但从国际经验视角来审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四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进行改革:其一,制定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其二,对教师资格进行分类管理;其三,加强教育学科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其四,打破教师资格证终身制,并与教师继续教育挂钩。  相似文献   

12.
杜芳芳 《教育导刊》2009,(5):11-13,47
教学实践最终体现为教师个人的教育活动。真正影响教师行为的是教师个人关于教学的观念和法则,即个人理论,而不是普遍抽象意义的理论。研究者目前主要从观念、知识、智慧三个视角探讨教师个人理论.以此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认知因素。今后,我们应关注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并寻求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观念研究是目前课程改革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教师观念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形成的、涵盖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观点体系.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从而也最终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实践的效果.教师观念的更新,已经成为教师理解和执行新课标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西北地区思想品德教师观念为研究视角,通过实证的方式关注新课程实施至今,思想品德教师的观念现状,以此为改进教师培训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方兴未艾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其实是与大众教育的兴起连在一起的。大众教育使教师专业化脱离了学术训练、经验积累和身份认同的传统轨道,并导致专业教育学的大量涌现。这是一场与教育者天性作战的战斗,也是一场与知识天性作战的战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当作某种抽象群体中的标准件看待,当作被解剖过的被试的同类看待,同时也把教师当成活动的理性执行者看待。专业教育学就这样与深层教育学对立了起来。而事实上,教师教育力量的根基不在他能教学生什么东西,也不在他能否以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某些结论,而在他与学生的关系结构。借助这种关系结构,他们或者压抑自身最内在、最本原的教育力量,或者将教育教学建立在学识人格与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而卢梭对教师的研究、韦伯与熊彼特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以及帕尔默对教师心灵的关注都激励我们继续强调个人品性或信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继续坚持把教育教学建立在深层教育学或学识与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像专业教育学那样将教育创新看成专业教育者的理性成就。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取向。作为一种取向,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促进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大学精神的涵育、教学与研究共生激励与评价制度的确立、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共生团队的建设以及教师教学与研究观念的共生来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学术厘清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组织、制度、机制、文化等几方面入手,积极构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良好环境。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与合作,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倡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注重专业伦理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种范式转换。当前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重制度和规范发布,轻信念和心灵培育;重教师正规学习,轻教师非正规学习;重个体经验成长,轻学习发展共同体文化建设;重政治化,轻专业化;重约束,轻激励;重道德理想,轻道德实践等。为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水平和能力,在制度保障上,应落实教师专业组织的学术权力;在操作实践上,应内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动力系统上,应注重对教师的心灵培育。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关于教师的研究视角渐渐从教学技能技巧转向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的研究。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展开,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也经历着变化。本文主要从宏观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组织文化和教师个人这三个层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以期对教师职业发展做出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飞 《中学教育》2010,(7):47-51
由于我国特有的组织结构、文化特色、领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领导力的开发遭遇如下障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科层式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校长“权力”观念的制约;消极竞争的教师文化;教师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教师的不自信、缺乏经验。为此,从“可为”出发,校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教职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清晰、明确的愿景;形成有利于学习、共享、信任的组织文化;不断创造平台,从多元渠道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开发;激励机制的完善,让教师的努力“很值得”;变革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师一定的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信念:教学活动中技术整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设施、教师培训以及政策等要素的改善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师教育技术使用的低效现状,其中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教师尚未树立与接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技术整合与教学创新的全新信念.大量研究表明,转变教师的已有信念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个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社会文化浸润等策略的综合运用有可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信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变革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