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衡传》写道:“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课本中对该处的“六艺”注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有人提出《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六艺”的解释注为“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两处对“六艺”的解释不是正相矛盾么?对于这个难点,有一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六艺”辨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曾两次出现“六艺”这个词。第一册《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第三册《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而对“六艺”这个词的注  相似文献   

3.
《师说》中有“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句.课本给其中“通”加注曰:“通:普遍。”不知所持何据?“习”字未注。“通习”的传统译法是“普遍学习”。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通”是—个多义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有它十二个义项,却没有“普遍”的意思.笔者  相似文献   

4.
说“皆通”     
说“皆通”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学校张志达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六,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其中的“通”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中专各类专业通用教材《语文》第一册均注作“普遍...  相似文献   

5.
《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课本注释为:“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张衡传》“衡少善属文……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课本则注释为:“〔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古籍中,“六艺”有两种意义。其一,指射、御、礼、乐、书、数六种知识技能。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其二,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六艺”指前一种意义。这是因为,后一种意义中,六本书中的《乐》已经失传,流传后世的只有五本书,常称之为“五经”,而很少称之为“六艺”。  相似文献   

7.
一、辨析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豢”字按笔画查“13”画,按拼音查“h”,按部首查“(?)”部;“恭”字按笔画查“10”画,按拼音查“g”,按部首应查“艹”部。( ) 2.《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  相似文献   

8.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作之一,文中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之句,其中“相师”两字,许多译文都译成“互相学习”。笔者以为,这种译法看似通顺,实则有悖于原文本意,理由如下: 第一,从韩愈写《师说》的目的看。作者在原文的文末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时俗流弊,作者是有  相似文献   

9.
吴忌 《学语文》2003,(2):17-17
韩愈的《师说》(高中新教材第2册)在前4节完成对“师道”的论述的基础上,结尾又补叙了一段文字:“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对此,一般分析文章或者教师教学都认为,此节文字,说明了作文缘起,鼓励自己的学生,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有文章分析到,“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如此分析,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这不能明了韩愈的本意,也看低了韩愈这位年轻气盛的社会批评家和文学改革家。应该继续深入剖析,挖掘出以下“达意”与“结构”上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选在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师说》最后一段中有:「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课本没对「古文」注释,我认为这是一个缺憾。理由有三:一、在散文发展史上,韩愈第一个提出了古文这一概念,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此之前并无古文之称。所以,不应忽略不注。二、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文以载道」的核心思想,自言:「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  相似文献   

11.
《师说》的结句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术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所载,《师说》的写作时间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时韩愈年三十五岁,在国子监任四门博士,算是个相当有地位也有声望的人物,而一个仅十七岁的还没有加冠的童子,能够得到这样的人为师,应是很不容易的事,他的前来从师为什么韩愈还特地赞许他“不拘于时”、  相似文献   

12.
费允杰 《大学时代》2003,(11):48-49
如何学好管理学,得以在MBA全国联考管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总结为八个字: 博:古人讲"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代社会要求职业经理人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博览群书.现在,职业经理人被要求对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哲学伦理、数理统计等都有所涉猎,是一个通才、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尔雅》本非经书,而且于诸经之后出,何以能入经部?秦汉之际,“六经”称为“六艺”。贾谊《新书·六术》云:“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谓之六术。”后来刘向刘歆父子校经传诸子诗赋亦谓“六经”为“六艺”,诸子、诗赋则入《诸子略》、《诗赋略》。《江书·艺文志》依其所说,亦谓六经为六艺,将论语、孝经、小学等旁及于六经之外,故《论语》、《孝经》、《尔雅》等均未入经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有五: 第一,它有利于记忆。如将“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正相应”两句中的“六合”相比较将“通五经,贯六艺”、“六艺经传皆习之”两句中的“六艺”相比较就可以收到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的效果。第二,有利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传授了能力。“学非有碍于思,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教者运用比较法,就可以使传  相似文献   

15.
古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文体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  相似文献   

16.
刘向、歆父子校书之分职,与《别录》、《七略》所分六略,除《六艺略》外,一一对应。从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旧六艺,发展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孔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艺略》之得名,正在于对六经教化功能的强调,并体现了刘氏父子对旧王官之学的传承,以及建构郡县制帝国学术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六艺(亦称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切实表达了六艺的旨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奠基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孔子好古敏求,有着深切的文化与历史传承意识,可以说六艺是其理论思想的来源,而他在发挥六经大义的过程中,将其提升到了"仁"的高度,为六经树立了坚实的心性本体基础。而六艺之为教,其中自有本末、先后之次第,马先生在对《论语》旨趣的阐释中,不仅本儒家经典以立言,又融入了佛教之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学术之一贯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
两汉经学     
《现代语文》2007,(9):99-99
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起初,六经是孔子删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战国以后,又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并经师徒相传,形成众多的传记。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汉武帝罢黜诸子传记博士,只立《五经》博士,《五经》遂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  相似文献   

19.
六艺(亦称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切实表达了六艺的旨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奠基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孔子好古敏求,有着深切的文化与历史传承意识,可以说六艺是其理论思想的来源,而他在发挥六经大义的过程中,将其提升到了“仁”的高度,为六经树立了坚实的心性本体基础。而六艺之为教,其中自有本末、先后之次第,马先生在对《论语》旨趣的阐释中,不仅本儒家经典以立言,又融入了佛教之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学术之一贯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黄济 《中国教师》2006,(10):20-21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里称“诸经”,而不称《五经》或《六经》?因为在这部分中,除了解读《五经》之外,还增加了对《孝经》的解读,因而称为“诸经”。《庄子.天运》篇中论述孔子对老聃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所说的“六艺”,如指了“五经”,怎么称作“六经”呢?原来是在《礼》中,除了《礼记》之外,还有《周礼》在内,如它所说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