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职业教育的导向方式分为哲学取向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在国家开放大学(天津)学习中心网站的建设与运营中,这些理论与网站建设与运营中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使各种教学理论的优势能够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更加充分彰显。本文论述了基于网络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导向方式并举出了具体案例,分析研究不同教学理论在学习中心网站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习环境研究主要有四种不同取向,即聚焦于"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心理学取向、聚焦于"实践共同体"的人类学取向、聚焦于"个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取向和聚焦于"技术与工具"的科技哲学取向。这四种取向都揭示了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意识,缺乏人与文化同一的思维,没有深入到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与环境的同一性层面,没能揭示和把握住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环境研究应确立"整合"的理念,开辟新的研究取向——文化哲学取向。  相似文献   

4.
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论可分为哲学取向与科学取向两个范畴,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这两观种的取争向论的。教在学中论国的,随争着论新在课20改世实纪施9和0年对代课美改国成表效现的为反建思构,类主似义的教争学论观也与在科进学行取中向。教学将有效教学置于两种取向的教学理论中考察可发现,相对科学取向的教学观而言,属于哲学取向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较少关心教学效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本是科学取向教学论这根藤上结出的果。如今,在研究有效教学时,却期待不关心教学效率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这棵树结出有效教学的果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为多样化的研究取向的存在,包括技术哲学在内的多种哲学资源等的运用。但在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水平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促进职教哲学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对职教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坚持多元化研究取向的同时重点支持研究的问题取向,加强基于技术哲学的职教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即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的判断,技术哲学为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在技术哲学的视野下运用演绎逻辑的方法,从教育技术本质观、认识观、价值观、实践观和审美观等维度,可以勾勒一幅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从关系思维的认识角度审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本质上是生成的,教育和技术相通相融;应克服单一的价值取向,守护"手段"和"目的"相结合的教育技术价值观,摒弃"效率至上"的审美取向,形成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审美观;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践行本土化实践观,塑造教育技术的中国魂。  相似文献   

7.
夸美纽斯建立系统的教学论以来,教学论可以大体分为哲学和经验取向的教学论与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两种取向的教学论并不是对立的,教师应该学习并发挥两种教学论的精华来处理教学。不过,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当前应该特别注意学习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以及建立在它的基础上的现代教学设计。本文简介两种教学论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对当前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改革存在学术性、实践性和专业性不同的价值取向,每种价值取向都承载着对教育、教师、教学的不同哲学理解。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承载着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意识形态导向和提升公民素养的责任,分析不同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并从本土意义的国情、教情、校情、师情、生情出发,才可能避免改革实践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一己亲身的教学经验,来说明教育哲学在大学本科教学当中所碰到的困难,并提出可能应对的方法。文中交待了哲学活动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活动的三个特征(即基本问题的处理、对话和论证的提出),并认为这三个特点促使分析哲学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变得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亲近。作者进一步说明,对中国人而言,分析哲学及分析取向教育哲学有它特别的难处。虽然如此,作者仍坚持分析取向的教育哲学有其优点,值得我们在课堂上作为教育哲学的教学主轴。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中介。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出发,以大学英语的知识属性、教育属性及其哲学使命为理据探讨"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合理性,并尝试性构建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罗环 《教育导刊》2007,(9):8-11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1〕任何一名从事教育的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取向,它综合了人们对课程哲学、社会、文化、方法论等方面内容的一个总体认识,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在研究过程中重视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课程价值取向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学前教育课程价值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教育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所持的实践观有紧密的联系。从教育哲学的历史来看,规范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都把教育实践当做人类认识理性规范下的教育行动。这种规范化立场在当前造成了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与复杂的日常教育实践的疏离。新兴的教育哲学开始承认实践的自在性,开始真正关注自在的实践世界。建立在自在实践观之上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实现实践转向的教育哲学,可以称为实践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哲学在发展中应坚持理性秩序与实践复杂性的持续互动,建构包容复杂性的整体性理论;坚持对合理化封闭取向的批判和追求合理性的开放态度;坚持把实践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以解释和建议作为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和理论内容上看,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本质上属于“开发取向”。所谓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发取向”,是指通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可重用的技术来尝试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理解教育教学规律,以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认识的研究取向。开发研究、描述研究、解释分析研究、假设检验研究是对等的研究取向,它们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教育理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发取向”,使教育技术学必然成为一门通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验达到对教育教学系统运行规律的自为性理解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课程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导致课程改革走向迷途,实践哲学带来转机。教育学作为课程理论研究的语境,教育哲学的实践取向呼唤创生课程实践哲学。从形式逻辑分析,课程哲学是实践哲学;从辩证逻辑分析,课程实践哲学是抽象的具体。课程实践哲学遵循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使教学哲学逐步从与教学论浑然一体状态成为显性的专门研究领域,这一历程在我国历经了教学哲学初显于教育哲学研究中、教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相对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视点的逐步扩展和视界的分化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教学哲学研究中存在教学哲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不强、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尚嫌表浅且基础单薄、对教学实践问题的关注仍然平面化等问题,使其难以完全摆脱依附状态而走向真正的独立。教学哲学要逐步摆脱当前的困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最终获得自身的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者应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教学哲学理论研究,形成教学哲学研究范式,确立教学哲学作为新兴领域的独特学术地位;规范教学哲学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反思的能动作用,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并倡导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反思性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改革实践、理论探讨的概括提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教育哲学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实践哲学与教师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丰富了对教育实践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17.
后分析教育哲学是一个以时间标准划分产生的概念,它泛指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的新进展.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这一教育哲学的基本议题上,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的研究视角逐渐从"理论"取向转向"实践"取向,从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地位和教育理论的实践理论地位出发,对其进行再分析.在目标文体选择的问题上,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逐渐由对概念、命题、理论等文本的分析.转向对文本和文件的双管齐下,致力于建设具有教育实践根基和建构特征的哲学分析.在对待形而上学哲学的态度上,英国后分析教育哲学逐渐突破传统科学哲学和分析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禁忌,毅然承担起对这一传统教育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努力从"无芯"的二级活动地位中走出来,重新开始以人和德性为中心,展开对教育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关于没有必要开展教学哲学研究之"无涉说"、"替代说"、"应用说"以及"不合时宜说"皆是经不起推敲、不成立的。教学哲学以教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对教学思想进行前提反思时,既要求以构建教学哲学学科体系,亦要致用以解决教学哲学问题。教学哲学研究不是教育哲学、教学理论研究者之专职,教师理应、也必须投入其中,以实际参与去学习与建构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20.
行动研究长期陷于理论哲学的窠臼,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并没有在研究中消融,而行动研究也难以真正成为对"实践"的研究。晚近以来,实践哲学成为西方行动研究之理论重建的重要方向。实践哲学倡导实践优位,主张以实践理性为行动研究的根基。实践哲学的复兴与发展,为我们重新理解行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