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为例,阐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特点,同时比较分析了部分高校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认为在有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拔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中,完善选拔机制是关键。经过四年的推进实践,武汉大学第一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本科学生已经毕业,通过对这一届本科生的培养经历进行分析总结,明确了选拔机制的重要性,为后续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3.
普通高中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时期。当前如何从面向极少数学生的选拔式集中培养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式多元培养,是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关注的重点。为此,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在理清“培养谁”“培养什么”和“如何培养”等核心问题基础上,明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动力机制、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和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实践策略,以真正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进程呼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响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实施精英计划,从目标、课程、师资、模式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特色构建;努力实践探索,从变革课堂、“VR+”课堂、自主课堂、行走课堂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堂实践;聘任本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行业精英、校内外“小老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师资建设;评价跟进,建立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促进机制;交流合作,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衔接贯通。  相似文献   

5.
全面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大学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可以为科技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北京交通大学通过跨专业协同、校企协同、本研协同、师生协同、文理协同等方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对胡锦涛总书记"协同创新"理念的生动阐释。  相似文献   

6.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世界教育领域,有关精英人才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21世纪以来,更多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精英人才教育的政策、计划、投资支持和立法保护。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源远流长,而当前,通过精英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在学校教育领域,要深入研究有关智能潜力的测试甄别、特别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有关试验探索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的改革,才能促成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黑龙江大学为配合教育部本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广泛开展"研究性阅读",为每一个拔尖人才试验班配备了专门的"学术导师",通过引导阅读、组织师生面对面讨论、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等系列活动,督促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计划,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以深入阅读和思考为基点,支持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阅读"的实施,不仅在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给予有效的引导,对大学生尽早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长为懂专业、有理想、豁达明理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殷群 《江苏教育》2023,(29):24-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普通高中要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当坚持以德为先,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要坚持优质均衡,处理好“拔尖”和公平的关系;要坚持因材施教,扭转标准答案取向,提升人才自适应性,兼顾“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教育,厘清拔尖创新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以系统思维构建协同贯通长程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让数字技术成为人才早期培养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9.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最重要的是德育为先,打好品格的底色.在带班育人实践中,笔者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第一,通过爱国主题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第二,化"管"为"理",促进学生自律、自主、自治;第三,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个性,成就闪亮青春;第四,强健体魄,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第五,凝聚多方力量,打造育人共同体,助推学生发展.在五方面的德育探索中,涌现出很多生动精彩的案例,育人成效显著,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中、后期的培养。很多国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有丰富经验。通过梳理和比较美国、英国、法国等十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并分析这些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中后期教育的国际经验,有利于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其中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供经费保障;统筹兼顾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选拔指标;构建纵向和横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关注价值观教育,强调德才兼备;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教育实践;实现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统一。综合而言,我国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快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创新,一切创新都要依靠人。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但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忽略了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更是造就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中,往往一味强调填鸭式教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瓶颈。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路径,以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富有个性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与执着的进取精神、较强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辨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良好的创新习惯与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中,长沙市雅礼中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遵循育人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秉承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走过了"专题地图编制与地图集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形成了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端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学科竞赛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为响应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探究在新形势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深化竞赛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打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让学科竞赛发挥自身优势而回归教育本真,在促进学科竞赛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使其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能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长效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攀升,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培养变得越发重要。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由于没有明确而又统一的选拔标准,导致在实践中用普通教育中的优秀学生来替代聪明学生,用普通教育中的较高层级部分替代与普通教育同为一个单独类别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聪明特征,同时也重视与尊重拔尖创新人才在特定领域的聪明表现,据此建立独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据此建构独立于普通教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聪明的孩子不但不与优秀的孩子相混淆,还能够在完整的受教育过程中顺应自己的成长规律,成为促进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8.
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探讨创新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根据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类,设定相应英语能力提升目标,并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在培养策略上,注重顶层设计,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建立并完善以课程、师资、管理为主的配套机制,以“创新”的机制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各大高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纷纷开办大学里的实验班,集中优势资源,为其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力求为中国培养各行业的领军人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而应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依靠英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批判性思维的总体思路,主要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活动与讨论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倪娟 《人民教育》2023,(12):50-55
早期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我国已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在当前的政策窗口期,早期培养要重点确立一个理念: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仅是必要的,更是紧迫的;两个实践方向:面向人人的创新素养培育,以及对冒出来的“尖”因材施教;三个研究重点:拔尖创新人才特质发现、培养体系与体制机制创新;四个实践原则:把握兼顾好四对关系的统一性,即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发现与培养的统一、自主培养与国际借鉴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项基本主张、十项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