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海洲 《武当》2006,(1):13-16
我是赵堡人,从小听前辈讲说赵堡太极拳的很多的故事。长大后,在赵堡太极拳前辈的指导下练习赵堡太极拳,到现在已有40 年。由于赵堡地处黄河边,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战乱和自然灾害使赵堡人流离失所,这使得赵堡太极拳也散落到全国很多地方。年轻时,但凡知道有赵堡太极拳前辈  相似文献   

2.
车星辰 《精武》2007,(7):51-51
太极拳术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着无数前辈先贤的智慧和心血。但太极拳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我们有愧于这朵武学奇葩。  相似文献   

3.
尤勇 《中华武术》2002,(5):40-41
张志俊自号为“太极闲人”。 张志俊说,18岁那年他就开始看《红楼梦》,是繁体字线装本的《石头记》。他只上过七年学,书中的好多字不认识,他就查字典。就这样,一本《石头记》他整整看了三遍,从此他就深感仕途的艰险,特别向往寄情山水、啸傲泉林的隐士生活。“我的天性可能就是这么闲散。”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6,(6):62-62
一、看到李小龙健壮如铁的身体,很多人以为他从小就那么壮。其实李小龙幼年时体弱多病,还挑食偏食。他7岁时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为的是健身祛病,15岁才正式拜师习武。二、李小龙的小名叫做“细凤”,就是小凤的意思。起这个乳名是因为他从小多病, 迷信的父母给他起个女孩的名字,希望躲避小鬼们的纠缠。  相似文献   

5.
一、夕阳红石磊,陈式太极拳陈鑫拳架著名传人,中国武术七段,现居开封某休干所。他虽然已是八十五岁高龄,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嗓音洪亮,  相似文献   

6.
辉煌的日子 曾乃梁,大名鼎鼎,去年年底在广州国际太极拳论坛上见到他,62岁了,依然思路敏捷,依然风度儒雅。 第一次见他,是在1993年全国第七届运动会赛场上,他的弟子高佳敏和王慧玲都是夺标大热门。赛场上的他,不动声色,在有的教练身揣着速效救心丸时,他还是谈笑风生。但是谁都知道,他的紧张、他取胜的欲望不亚于任何人,他表现的是大将的风度。两位弟子也很争气,分别获太极系列和南拳系列两枚金牌。当年七运会只有6枚武术金牌,这两块金牌的份量  相似文献   

7.
灿烂的春日暖洋洋地泻下来,绿绿的树显得格外养眼。我的思绪落在了我的父亲——陈正雷身上。作为他唯一的儿子,父亲对我的要求是苛刻的,他似乎永远对我都那么不满意。也正是他的这种苛刻,让我丰满而充实地走过了少年、青年,直到走进30岁的年轮里,我终于理解了这种苛刻。当我初为人父时,我才深刻地认识到父亲是那么地爱我,用他的那种特有的、深沉的爱呵护着我;当  相似文献   

8.
吴氏太极拳传人吴图南先生享年105岁,杨禹廷享年95岁,马岳粱享年98岁、他的夫人吴英华享年91岁,温铭三享年88岁,刘晚苍享年84岁,我的师爷王培生先生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9.
陈雄 《武当》2013,(5):23-24
林墨根,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于2010年2月2日12时在成都市逝世,享年九十岁。他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师承李雅轩。他身为中国武术段位八段,身兼四川武协荣誉委员,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理事长,四川武术馆太极拳推手总教练等职。以其太极推手功夫扬名海内外,教学几十年,数百弟子遍及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作为一门辩证的、哲学的拳术,其拳理无不透射着人生道理。前辈李雅轩在评价太极拳时称其作用有三:用之于防身,能自卫御侮;用之于处事,则是非分明;用之于养生,则延年益寿。在此,我想从太极拳理谈谈其折射出的人生道理。  相似文献   

11.
孟宪民 《武当》2007,(5):39-40
牛春明先生,188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家庭。少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历经坎坷。1901年,21岁的他进意大利在京创办的国施医院学医,适逢杨式太极拳健侯师祖(号镜湖)患病,前来就医。在牛春明大夫的  相似文献   

12.
状态     
《体育博览》2010,(12):26-27
烈日下,阿龙一直在把球往墙壁上踢,玩了近2个小时,他还不知疲倦。阿龙父母因为艾滋病而死的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而阿龙的检测又证实其本身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今年只有6岁,一个人的日子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13.
丁一 《武当》2005,(8):59-59
今年49岁的张章,看上去个头不高,身体偏瘦,并不像习武之人。然而,当和他交谈之后,才知道他在武场上苦练了30多年,为祖国培养了于安琪等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他原籍四川重庆,出生于鞍山市,幼年随在鞍钢工作的父母“支援”包钢,成长于内蒙古大草原。1978年在包钢教育处任教时,曾入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深造。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身材瘦削的他偏偏喜欢舞枪弄棒。  相似文献   

14.
木子 《中华武术》2005,(9):37-37
本人在此文中想专就宋张三峰其人其事与太极拳有无关系的问题,根据我了解的有关资料发表点个人意见,以求教于诸武术史专家和武术界前辈。  相似文献   

15.
刘高明.1931年出生。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刘高明向我们介绍,最近刚刚完成了段位制的评审工作,研究会内评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两名七段、两名六段,总体来说,对评选结果还算满意。目前,研究会还在为有关事宜忙碌着。回忆起自己的习武经历,刘高明说:“我从小就好动,喜欢体育运动。1951年来到北京,在老乡的介绍下,开始跟随崔立志老师学习杨式太极拳。那时才二十多岁,这一晃,都四十年过去了。”从刘高明的语气中都可以听出他对杨式太极拳的感情:“我刚开始练拳时年轻,正是爱蹦爱跳的年龄,杨式拳里很少有蹦蹦跳跳的,但有很…  相似文献   

16.
林墨根生于1920年,年已八旬。他说,学习太极拳如果得到正宗的传授,又刻苦练习,有悟性.就是80岁也还能长功夫。  相似文献   

17.
最后的异端     
《围棋天地》2013,(6):106-106
1952年1月27日,一位73岁的老人走进了“本因坊全八段战”的对局室。他已经不再如曾经那般高眉阔目,身材健硕,一眼望去就有“看破千手无遗漏”的分量。他的对手,现任本因坊,45岁的桥本宇太郎主动坐在下手位,以示对这位大前辈的尊敬。  相似文献   

18.
薛蔚昌 《中华武术》2007,(12):43-44
(一)太极拳概论太极拳的前辈宗师和经典著作讲,打太极拳用的是"虚无劲",即"意"。准此道者,谓之正路。可惜,时下少之又少。打太极拳用的是"习惯力"。以此行拳,谓之歧路。这成太极拳的主流。太极拳传至当代,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比喻妙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这个优秀拳种,其理深奥,其形复杂,其内气难求。因此,前辈创拳、练拳、用拳,总结了不少经验,为说明深奥道理,多用比喻修辞解释其理。  相似文献   

20.
今年60多岁的海竿前辈崔永富告别垂钓场已经数年了,但如今的他还是那么喜欢钓鱼,每天都要到附近的渔具店坐坐,遇到熟人就聊一会儿钓鱼经,免不了要给人家讲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