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学是什么”一题历来众说纷纭: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文学是白日梦”,“文学是逃避”,直至目前的文学是人类心灵自由的象征”……。这一切对文学的解释无不道出一个奥秘——文学正是在精神的世界里还给人类本该有的自由与完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可以美满地实现其追求自由的精神本质,可以尽情地实现现实世界对这精神本质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苦闷。这片神奇的土地不只为创作主体作家所拥有,更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而开辟。这不仅就创作主体而言,其所以把自己的文字公之于众,成为作品,而不放入抽屉作为供自己欣赏的日记,这是因为他在感情得到自由发泄的同时,还需要有世界上别的更多的心灵去理解,去共鸣,且是因为作品一旦进入接受过程,也便成了接受者“浇心中块垒”之“他人杯酒”。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阅读活动就其结构来说,首先是  相似文献   

2.
当《南行记》的部分作品发表伊始,艾芜就受到文艺界的重视,被称作“一九三三年文坛上的新人。”《南行记》出版不久,郭沫若就说:“这是一本满有将来的书。”以后,《南行记》多次再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读者群。历史证明,《南行记》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束奇葩,具有待殊的艺术魅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讨《南行记》艺术魅力之所在,应该是一件不无益处之事。一文学是对生活的发现。喜欢新奇是读者的一种普遍心理。每一个读者翻开一本新书,总是希望这本新书能给他打开一个新奇  相似文献   

3.
崔钰炜 《海外英语》2011,(10):249-250
"发现"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众多戏剧家安排情节和布局结构的重要技巧和手段。莎士比亚在《李尔王》的情节中多处运用了"发现"这一手法,对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深化以及恐惧和怜悯的悲剧快感的引发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发现"的类型较为单一,使得情节缺乏紧促感,在技巧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百合花》之所以成为十七年文坛的绰约不群的仙女,跟它的重情感、轻理念分不开:从作为叙述者和抒情主人公的“我”的情感特征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中除赞美英雄和歌颂军民之情的理性内容外,更有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从新媳妇的形象塑造中可以看出,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对性格的展开遵循了情感逻辑;从小说的选材和具体描绘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性的东西惜墨如金,对情感的东西却泼墨如水。《百合花》是十七年时期不可多得的抒情心理小说,然而这不可多得一方面固然证明了它的独特成就,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当时文坛的某些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5.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由《伊利亚特》(又译作《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又译作《奥德修纪》)两部作品组成。《伊里亚特》虽为史诗,却在人物形象塑造、结构剪裁以及比喻等方面为后世战争题材的小说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长恨歌》艺术魅力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的角度看,《长恨歌》包融了爱情题材发展史上的“色”与“情”,融汇了中唐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白居易是从感性而非理性、从人性而非神性出发,赋予李、杨以人的特性和思考。出现在《长恨歌》中的李、杨跳出了传统爱情描写的窠白,体现出了极大的反传统性。从审美效果看,《长恨歌》作为悲剧范式,它指向多维的命运,并以泛悲剧的形式照见了所有不幸者的灵魂。所以,它具有更大的涵盖性、辐射性和令欣赏群体反省、共鸣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7.
《红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字》中,霍桑作品的朦胧、模糊、神秘、跳跃、游荡、象征的艺术风格得到充分体现。从朦胧中不断跳跃的小说主题、游荡于小说中的幽灵般的人物、模糊、神秘的场景设计和赋予丰富蕴涵的象征寓意几方面显示了《红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谈到朱自清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文章发表后,一直为青年读者所喜爱,历届中学也都把它选为教材;当作者逝世时,有些中学生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见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背影》作于一九二五年,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一九一七年冬,因为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毕,又和父亲乘车北上,  相似文献   

9.
《李尔王》原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莎士比亚在创作九部有关英国的历史剧后,形成一种沉重甚至焦虑的历史观,这十分自然地促使他写起悲剧来。然而从1600年起,他突然偏离可信的历史,进入一种遥远的传奇语境中,《李尔王》便是其中的一座云雾缭绕的奇峰。对这出悲剧整体意义的解释可谓言人人殊。本尝试用化人类学和原型批评对《李尔王》进行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朝花夕拾》在鲁迅留给我们的艺术宝库中,闪烁着特异的光采。作者任由思想自由驰骋,无所不谈,但形散神聚,收放自如;内蕴丰厚而表现手法变化多端;诗意盎然,抒情与讽刺和谐统一;塑造富有个性的鲜活人物,又用白描传神,情态逼真;笔调幽默轻松,语言朴素自然,所有这些,构成墨淡情浓、蕴藉深沉、平易通脱、隽永舒展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作品《背影》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如果说非要在现代散文中选出最优秀的一篇,相信朱自清的《背影》会是得票数最多的。个中魅力究竟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2.
《李尔王》作为“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戏剧”,是永恒与普遍的代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它的意蕴。在全面把握《李尔王》剧本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刻而入微地剖析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于更好地理解该剧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25年10月,诗人朱自清在清华园创作了《背影》,同年11月22日发表于《文学周报》第100期。该文一经问世,就载誉恒久,广为流传,品评之语迭出,褒扬之辞不绝。《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不过的生活小事。但是,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归朴返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4.
一部《庄子》,“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言日出”。(《寓言》)他所说的“寓言”包括一切神话故事;其“重言”是假借某些历史事件和传说的人物(多为假托);其“言”是随机应变而寓有深意的话语。通而观之,三者均为假借人物故事来表达理想的,实际都应看作寓言。 《庄子》寓言丰富而艳丽,主要是受时代和地域的影响。战国时代,社会上流行一种讲寓言的风气。当时人们在各种场合,想要说明问题时,常常借助寓言来表达,尤在外交场合,这样的情况更多。比如我们可从《战国策》中,看到各国大臣和游说之士,都能随口说出一则寓言,以表达各自见解,如“鹬蚌相争”和“狐假虎威”等故事,写得都很生动,意义也很深刻。庄周和屈原一样,同是在楚国文化肥壤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家。荆楚秀丽的山光水色陶冶了他酷爱自然的天性,为他的文章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古朴的民族习尚也深深地影响了庄周。据《楚文化史》记载,古代荆楚之地巫风盛行;这楚地巫风及其神奇迷离的浪漫主义手法也被庄周吸收而使之成为寓言材料,以表达其玄妙的理想。因此《庄子》在文学史上主要是以寓言故事见长。其浪漫主义特点和寓庄于谐的表现手法,以及它在语言和结构方面的形式美等,皆成为其独特之处。 《庄子》寓言不是对现实的直接描述,而是从否定现实出发  相似文献   

15.
1925年10月,诗人朱自清在清华园创作了《背影》,同年11月22日发表于《文学周报》第100期。该文一经问世,就载誉恒久,广为流传,品评之语迭出,褒扬之辞不绝。《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不过的生活小事。但是,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归朴返真的艺术功力。一、真挚含蓄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一文能达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作精品,近代学者闻一多更是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本文采用细读法,从音韵、构篇、意象三方面发掘出该诗具有平仄交错、音声相和的和谐音韵,多视角、双重时空镶嵌的精巧构篇及凝炼丰富的类型化意象。  相似文献   

17.
《李尔王》中的圣经原型主要包括未移位原型、表层移位原型和深层移位原型这三种。未移位原型指的是对希伯来神话中神祗的直接挪用。表层移位主要是指李尔对约伯的行为模式的摹仿,他们二人都经历了一个"苦难—反抗—新生"的过程。深层移位是指由考黛利亚这个人物来承载耶稣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它主要强调对希伯来神话的内在精神的沿用。  相似文献   

18.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之一。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剪纸已经融入了历史、美学和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墙上、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喜庆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  相似文献   

19.
《飘》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且经久不衰,这得益于小说描写历史及社会环境的深度和作者高超的人物刻画、精彩的人物对照描写手法以及充满想像的结局安排等。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变》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其魅力来自于“变”,即叙述人称之变、时空之变、心理意识之变。第二人称叙述视角恰切地表述了人物意识的觉醒;时空之变拓宽了作品的容量,使作品具有了沉厚的历史感和博大的宇宙感;内心意识之变揭示出主人公不断探索自我、精神不断更新的心理历程,隐含着作者的道德审美观念及对欧洲历史、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