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明天的节目是关于徐根宝的,你来吧!”“大师”师旭平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感受完那次漫长的《足球之夜》后,养精蓄锐了几天,我决心再跑一次《体育漫谈》,以前这个栏自叫《体育沙龙》,易名才不久,还有点不习惯。“这次保证有新东西。”放下电话,我自言自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徐根宝比作“足球界的马俊仁”,和马俊仁一样,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新闻,就有豪言壮语。上次见徐指导还是三年以前,他率领申花队在先农坛体育场被国安以2:0轻取,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我曾问了他一个挺“冲”的问题:“瓦西里(申花当时刚聘的俄罗斯外援)怎么看怎么像‘水货’,是不是?”“徐根宝强硬地说“不”后却在不久便炒掉了这位俄罗斯小个子。一别三年,远走羊城率广州松日“死里逃生”的徐根宝早忘了当年的那个毛头小伙,但  相似文献   

2.
你想进“申花”队训练营地的那座楼,简真是“难于上青天”。那两个把门的老头老太简直就是“最佳门将”,“点球”都射将不进。尽管我曾多次和他们套近乎,也不管用。 这一回真是天赐良机。“申花”队营地前的那条路在修,徐教练的车陷了进去,除了我和一位同去的女同胞,前后往来无人。我立马捋袖帮助推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徐根宝全然不问我是何方人,就此待我为宾,不仅请我同去看他如何调教手下将士,还让我与这些“城市英雄们”闲扯,他自己也接受了我的采访。但仍推说时间关系,约定只提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伊木 《新体育》2008,(4):63-63
偶然地.一位体育圈的资深记者跟我聊起他当年下队采访的一次经历.一位如今的“大牌”.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二线队员.在记者采访完自己赫赫有名的队友后对记者说:你也采访采访我吧.我也特想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1995年12月初,是几年来徐根宝最得意的一段日子,申花队在甲A联赛中加冕和在“超霸”杯中的胜利,都像上海的阳光一样毫无掩饰地闪耀在他的脸上。 这时,你看到这位“上海皇帝”身穿着西装却脚蹬一双跑鞋向你走来时,你真怀疑自己认错了人。 甲A联赛第19轮客场出战广东宏远队,申花队攻势如潮,占尽优势,但那球鬼差神使般地只在宏远队的大门前转来转去,就是不愿朝门里去,而宏远队一次不经意的几乎毫无威胁的反击,却由黎兵将球踢入了球网。结果申花队0比1告负,赛后,一位与徐根宝私交很深的记者问我:“你知道徐根宝现在最想做什么吗?”我说我不知道。他说了两个字:“算命。”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申花队与大连万达队紧紧咬住甲A联赛前两名排名时,我们来到上海申花队训练基地,采访申花队主教练徐根宝,他仍然穿着习惯的布鞋,在采访机前不见了赛场的那种火爆脾气,方言味很重的普通话说起来竟滔滔不绝。 抛开外面热闹的联赛。 抛开圆圆的足球。 抛开“上海星帝”的面目。 徐根宝,一个真正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一个教练员的就职演说,常常是人们判断他水平优劣的开端。有的面面俱到,却不得要领;有的言简意赅,却更近于豪言壮语。也有的论述缜密,丝丝入扣,大有俯仰古今,眼寓未来之感。新任国家二队主教练徐根宝,就在进行着征服听众(此时决策者也属听众)的演说。他那双虽不严厉却很冷峻的眼睛扫视了一下在座的行家,说:“我的工作设想分训练、比赛及队伍管理三大部分,而训练的核心就是质量,质量又体现在两个字上:一个是“动”,一个是‘准’。”“你的‘动’和‘准’将如何体现?”有人提问。徐根宝似乎早已深思熟虑,因此也对答如流:“动,体现在体力和意识两个方面,中国足球的无球跑动技术过去乃至今天都未得到很好解决,很多有经验的外国教练看中国人踢球,无不一针见血地说‘意识差、  相似文献   

7.
(一)第一天中午董玉刚,二十岁,长得满帅。头发自来卷,“大浪花”拖到脖梗子。他就坐在我对面,话最多,象是采访我。屋里还有他的伙伴们。“凡有记者采访,我是主讲。”他冲着伙伴挤了挤眼睛。“我们六位都是同年生。前后脚进了先农坛。整天在一块儿。现在,全是中青队上场队员。不是吹,谁一张嘴,我就知道喝什么。(众人笑。有人补充:高洪波六六年生,比大伙小一岁。)“还是谈谈你自个吧。”(有人插言:他叫虎子。又有人说:早先叫小虎子,现在是大虎,将来就是老虎。)  相似文献   

8.
朱茜  陈功 《网球》2011,(8):82-83
7月9日,北京,戴维斯杯。没有双打任务的托米奇在国际网球中心的球员通道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个90后大男孩跟记者聊起了音乐。他说他最喜欢痞子阿姆,而《NotAfraid》是他最近常听的歌。  相似文献   

9.
罗京生  丸子 《游泳》2010,(2):16-17
么正杰是个低调的人,担任中国游泳队总教练以前,媒体上很少能够看纠他的名字。他通常回避记者,如果你找到他,他会说:“你还是去采访某某教练吧,他的故事多。”笔者就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前不久,他总算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在国家训练局游泳馆办公室里,我俩长谈了一个多小时,使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录集锦     
《网球天地》2008,(3):22-23
"我很难喜欢上别人的小狗,因为我觉得它们不属于我。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像爱我的小狗一样爱上一个男人,那么他会有大麻烦,因为我不管什么时间,去哪里都要跟它在一起。"——莎拉波娃在接受前自行车选手、著名记者保罗·基马格的采访时表达对自己的爱犬"奶糖"的喜爱之情,后者对此的第一反应是,"我真想在接下来的5分钟内变成这条波马拉尼亚小狗"。  相似文献   

11.
一直很好奇,罗伯,一个德国人,来中国12年,把IFFC国际友好足球俱乐部做成了中国最早、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他会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惊讶的是,迎接我的竟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T恤、短裤的大男孩,而且一上来就反客为主,跟我说起他的采访计划,幸好,本记者足够沉稳,准备相当充分,不然真会措手不及。更幸运的是,在慢慢的交谈中他给了我更多的惊奇。从日本来的德国人很自然,我要问他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来中国。他笑着跟我说:“其实我是从日本来。”看见我惊讶的表情后,他才不紧不慢地解释说,他是去日本学习,来中国也是同样的目的,不同的是他…  相似文献   

12.
□你是大连队主力,如果现在有人出100万或200万买你跳槽,你会干吗? ■还是大连培养了我,感觉现在我应为大连队效力。 当我把道听途说的种种“好人徐弘”的故事说给他时,他腼腆地一笑,用大连口音柔和地说:“这么远从哈尔滨来,你们也够辛苦的。” 我说要采访他,他说行,我说不过现在和别人约好了,不知你今晚有没有时间,他说行。我想随球队采访,给他留了电话,  相似文献   

13.
看了’96-97全国排球联赛四川男排对北京和浙江队的两场比赛后,我就决定要好好采访一下张利明,因为他在场上波澜不惊的大将风度、更因为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低柱作用。“他可不太善谈”,得知我要采访张利明,一位先期采访过他的记者笑着给我打“预防针”。于是赶紧给四川男排领队、张利明刚进省队时的主教练魏则徐打电话,请他讲讲有关张利明成长中的故事。和善而热情的徐指导犯难了。“这孩子15岁到四川男排H队后,训练从没请过假、也从不偷懒,在队里从没干过违规的事;和队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对小队员关心、对老队员尊敬;他的…  相似文献   

14.
于根伟外表英俊潇洒,一派风流倜傥的津门小生相。目前的足球运动员中,他这种类型的球员为数不少,球技不差,外貌出众,场里场外都让人看着舒服。 根伟还有一点儿,就是很有内涵,颇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心情好时常跟人开开玩笑。这次采访他,记者准备了采访机,见面后把它递给根伟。根伟举起采访机,一脸严肃地问:“这个录音你是回去自己听完整理,还是拿到电台公开播放?”记者说是自己用。根伟这才松口气,说:“那我就说天津话吧。”记者方弄明  相似文献   

15.
申花队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主教练徐根宝在去年初制订的目标——甲A联赛冠军! 徐根宝在中国足坛是个很有特点也很有争议的人物:他目标远大而且总是信心十足;他常夸海口而且有时没有把大门的。因为这,他在中国足球界很有名气,他的名气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有着雄厚的理性思索为基础的;因为这,他的抱负时常伴随着莫名其妙的失败,其中最著名的失败就是1992年的奥运会预选赛。  相似文献   

16.
阎主任说此前他从没就足球的事接受过任何人的采访,所以这次也不接受采访。阎主任说等需要他说话的时候,他会接受采访的——阎世铎在上任前让工作人员转告媒体原本我今天下午要与记者们见个面,但因总局移交工作尚未办完,所以无法参加通气会。我感谢媒体和广大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支持,对我个人的关心目前我刚上任,对足球是个外行,特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0,(9):136-137
乒超联赛第13轮,上海对山东的比赛,黑马尚坤3比1战胜张继科,帮助上海3比0取胜。当记者和球迷们纷纷上网搜索尚坤的资料时,他又战胜许听、王皓,持续充当黑马。这时,找了尚坤很久的官网记者张矣韵跟我说,尚坤不接受采访,打电话不接。  相似文献   

18.
“我到马尼拉来迎接谢军挑战时,思想上就有好几个问题。”苏联选手玛雅·齐布尔达尼泽目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这是她和她的领队、教练在马尼拉的40多天中唯一的一次接受记者采访。齐布尔达尼泽说:“我这次确实下得很差。我必须向菲律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围棋天地》2006,(6):14-14
徐老师,我们再看看实战进程如何?——韩国棋院研究室,众高手摆棋中,徐奉洙来了,他是出了名的喜欢摆各种参考图。不论成功与否,一并摆出,喜欢有人跟他辩论,常常是他的图与实战结果相去甚远,旁边人总是套提醒说。  相似文献   

20.
二十五岁的马拉多纳功成名就.那么他在生活中还需要些什么呢?他不想建立美好的家庭、生儿育女吗?带着这种疑问,阿根廷《人》周刊记者采访了马拉多纳,进行了颇有意思的一次对话,对话全文如下:记者:你说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请问,你不觉得缺个儿子吗?我们阿根廷人总爱怀旧,尊重传统,把结婚生孩子视为正宗.你准备与克劳迪亚结婚吗?马拉多纳:(不语)记者:你知道吗?许许多多的阿根廷人包括我在内,我们都盼望你结婚.我们喜欢那种不为妖冶女人的引诱所动,任凭风吹浪打而对最初的恋人始终不渝的小伙子……马拉多纳:(不等记者的话说完,他大声笑了起来,身子靠在沙发背上,象是在说:"别跟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