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经》中有不少与渡水有关的诗,对这些诗,现、当代学者多从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入手分析。 实际上,这些诗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大多可考,乃实写当时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有现实基础。而就其意象内 涵来看,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渡水的死亡恐惧意识、由河流而产生的空间阻隔意识、把渡水和婚恋相比附的 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物象的水平,也是有更多现实性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是新闻报道与电视传播手段的结合,电视新闻在叙事的过程中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必须注重改变其文本多义性的特点,同时电视新闻在叙事过程中,往往因"现场"的出现,从而使得电视新闻仍然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画面是电视传播信息的最基本界面,身体界面又是电视画面最基本的界面。当我们面对打开着的电视的时候,我们的视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渴望着遭遇身体。人们的视线所以对身体界面情有独钟,与人们的群集心理有关,更在于人们的视线在与身体界面的接触中能够撞击出身体意象。电视对攻击性身体意象的传播同其对理想身体意象的传播历史一样长。传播者、身体界面、观众之间存在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新媒介环境下的戏剧传播与戏剧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介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快捷的交流方式,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新媒介环境下融合性、共享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传播特征在戏剧传播和戏剧批评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许多新型的戏剧传播样式和戏剧批评形态,带来了戏剧传播的重大转向,展示了戏剧批评的新图景。文章主要从"新媒介"及其"新媒介"传播方式下的文化语境、"新媒介"环境下戏剧传播方式的转向、"新媒介"环境下戏剧批评的新图景等方面阐述新媒介环境下的戏剧传播与戏剧批评。  相似文献   

5.
叶芝中后期的诗歌中广泛使用了石头意象,在具体诗篇中它们分别象征了艺术之源、智慧和真理、永恒、灵魂.世界上众多民族都有关于石头的神话,它们的象征意义很丰富,然而各种象征意义都源于石头对"自性"的象征.而"自性"正是叶芝的毕生追求,叶芝诗中的石头意象也正是通过对艺术之源等的象征最终实现了对"自性"的把握的.  相似文献   

6.
仲秋白 《大观周刊》2012,(48):16-16
余光中的乡愁诗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的丰富营养来滋润、培植乡愁情感。塑造了深刻独特的乡愁意象。它主要表现在显性的,即直接的具体形象和隐性的即含蓄的抽象形象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题材,通过研究送别诗中涉及的典故及文化意象,可以为唐代的历史文化变迁提供考证。[方法/过程]以《全唐诗》中的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运用数字人文工具,通过对送别诗中出现的典故及文化意象进行统计分类,结合语义对送别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梳理送别诗文本中包含的典故及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全唐诗》送别诗中典故、文化意象等要素,有利于后续对《全唐诗》中的其他知识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汉末动荡衰乱的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梁琳 《新闻知识》2015,(3):87-88,56
由美国Netflix公司利用大数据推出的网络剧《纸牌屋》,一时间风靡全球。主角弗兰西斯的独白贯穿始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该剧对独白的运用策略尤为成功,从内在心理与外部言行两方面塑造人物,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技巧,使剧情比真实更真实,强化了该剧现实反讽的艺术风格,并裸露心灵杀戮,凸显其政治惊悚的震撼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汉末动荡衰乱的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形象也如企业形象一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大、重要的工程,要引起重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图书馆形象的几个因素,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戏剧情境理论和情境要素出发,从节目的具体环境、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三个方面分析了《非诚勿扰》的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14.
In January 2008, Dr. Robert Hauptman, Edito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thics, and Professor Emeritus, St. Cloud University, sat down with Elizabeth Buchana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Center for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to talk about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ethics, its major issues, and the state of librarianship. As is widely known, Robert Hauptman, the author of hundreds of articles,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ethics. The formal application of ethical theory to information is termed “information ethics,” concurrently coined such by Robert Hauptma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Dr. Rafael Capurro in Germany in the mid 1980s.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the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ethics, was Hauptman's 1976 experiment. This was a seminal moment in reference, information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a moment to which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today, in the age of the Patriot Act, mass surveillance, and mass privacy violations, consider instrumental in understanding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professional duties. This interview provides some insights on information eth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rom this transcendent scholar.  相似文献   

15.
廖华 《出版科学》2012,20(2):105-110
受众心理对明代戏曲刊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明代戏曲刻本的产生、刊本形态的多样化、不同题材的戏曲刊刻、文本内容的修订、戏曲续集和改编本的刊刻,同时在《西厢记》等剧本的经典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图片管理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国内关于图片管理方面的学术文章并不多见,在分析图片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社会上一些专门图片代理机构中存在的图片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图片数据库的办法,并分步叙述了图片的分类、著录、检索等相关内容,并可为其它特种文献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