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小平 《教育导刊》2001,(11):47-47,28
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是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新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未来性,而且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可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1998年,我校作为番禺区实验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旧有招考制度,关键是要做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评价的基础是所涉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和记录、管理的科学性。《实施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要“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具体来说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导读: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既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实验小学以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和现实条件的可能出发,改革主要服务于“应试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4.
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1999—2021年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可以发现,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大致经历了前期酝酿、初步探索、深入论证3个阶段,主要聚焦“综合素质”“普通高中”“高考改革”“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等热频关键词,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人们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在高校招生录取如何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拓展研究视角,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同时,聚焦高校招生“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突破点,实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耦合,探索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主要路径,有效规避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风险等。  相似文献   

5.
创建“多元—交互”评价模式,开展积极的教师综合素质评估工作,探索通过评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方式,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多元—交互”评价模式的内涵1.“多元—交互”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多元”是指评价标准内容的多元化;“交互”是指评价方法的互动式、动态化,强调评价过程中主、客体间的相互沟通与协商。“多元—交互”评价模式强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中根据教师的个人背景、工作基础和个体差异等情况,既评价教师的思想品德,又关注其业务能力;既评价教师身体状况,又关注其心理素…  相似文献   

6.
韩绪丽 《江苏教育》2023,(45):80-81
为实现“培养创造未来世界的新人”的育人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启动“星星鸟成长树”可视化评价项目。学校利用“信息化+评价”的优势,响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信息化赋能下的智慧评价,系统全面地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育改革中,评价一直是最难撬动的环节。上海市格致中学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简称“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的探索实践中,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作为学生成长的“引擎”与“明镜”,秉持“全员、全面、全程”的绿色评价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以综合素质评价撬动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8.
张红梅 《江苏教育》2007,(11):37-37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中考和高考挂钩,使得一直难以得到重视的综合素质成为升学中的一个高利害因素,为了保证难以量化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公平,多主体评价自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保障措施。但是,多元的评价主体真的就能够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和公平吗?笔者在一项综合素质评价相关课题访谈过程中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华珍  姜谨 《江苏高教》2001,(6):106-107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人文素质、情感因素、教学、科研等几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内涵的阐述,提出应建立一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关注发展性、动态性、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思考与分析,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评价指标应涵盖的主要内容。最后,着重从当今教育评价倡导的价值观及其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英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评价目的的最终实现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英语语言评价的“真实性”入手。  相似文献   

12.
徐铁刚  崔应忠  杨小华 《教师》2023,(2):105-107
为顺应时代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是导向,培养是目的,以评价促培养,以培养助评价”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思想,构建了“课程支撑、过程激励、全程评价”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的体系,有序、有效地开展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文章结合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践,提出构建“五三”评价体系,并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稳步向前、学校发展特色不断彰显三方面分享了评价成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纵深推进策略,以构建有序、高效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除了部分试点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进行积极探索以外,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尚未有效应用,影响到新高考改革的整体成效。从高校主体视角看,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的应用困境主要表现为“不能用”“不愿用”“不会用”“不敢用”的“四大困境”。实现高校在大规模招生中对综合素质评价“能用”“愿用”“会用”“敢用”,需要提升综合素质评价质量,扩大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空间;树立正确的招生理念,控制招生录取工作成本;加强相关研究与探索,提升高校招生能力;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包容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中考招生将逐渐改变“一考定高低”的做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有望成为中招的重要依据之一。预计今年年底,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将拥有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手册。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在初中入学、中考所占比重将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全面考察和评价的办法,现行素质综合测评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采用“大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来记载和评价大学生素质,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素质发展的引导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高考传统理念、学校课程体系、教学任务繁重和学生无话可说及真实性存疑等问题的限制,综合素质评价易流于形式。为此,学校应以“全人教育”为理论依据,构建“全人课程”,丰富学生体验,将“育分”与“育人”有机融合,切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恰当运用质性评价的“助推器”策略、“催化剂”策略和“供需桥”策略,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可以全面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综合 素质评价期待于转变旧有的“分数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机制。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探索的进程 中,虽然略有成效,但由于存在对“综合素质”认识与界定不一、外部机制不够完善等,致使这项工作 有些貌合神离。若要真正名副其实,就需要认识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注重刚性与弹 性的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发展或者出现的问题,在甄别之外更凸显发展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1994年起,我校开展了“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试验,尝试从学生个体素质发展评价着手,建立学校新的评价制度。经过几年来的艰苦试验、反复研究,我校设计的《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报告册》渐趋完善,试验也已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实施素质对师范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高师大学生自身的迫切希望。通过从“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三个方面分解高师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标,编制“高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自评问卷”,并对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师范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高师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标要求及其评价方法,在综合素质的理论、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并以此为高师大学生提供一套知觉自我素质发展状况的工具。结果表明,本问卷能够比较客观地描述高师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并提示应关注二年级和四年级高师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