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档案活动中全面应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用信息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信息数字收集、存储、转递,以信息化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转变过程。完成以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邹韶华 《兰台世界》2005,(11):51-51
科技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就是满足广大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科技档案利用工作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向社会有关方面提供科技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网站远程服务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信息网站远程服务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电子邮件或实时交互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加工产品以及咨询线索或咨询结果的远距离暇务。由于各类档案网站的普遍建立,通过档案网站提供的远程服务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档案利用方式。根据目前档案网站已有的服务方式,并结合其他部门的远程服务方式,笔者对档案网站远程服务的广泛性服务、交互性服务和个性化推荐服务做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际档案理事会前主席王刚同志深刻论述了档案信息作用在世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求全世界档案工作者“深刻思考新千年档案工作与信息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励我们学习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呼声越来越大,如何为社会准确而快速地提供各类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部门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而数字档案馆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黄秀华 《中国档案》2004,(12):42-43
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部门按一定方式以档案信息为内容、以利用者为对象提供信息的过程。服务者的任务是促进和协调利用者的利用活动、促进和协调利用者与档案信息资源的交互作用。利用者一般是基于其所面临的某个问题的触发而产生了对某方面信息的需要,他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只是其利用活动的中间目标,利用档案信息解决问题才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贾翠 《档案天地》2004,(7):18-19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档案保管部门以所收藏的档案资料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信息及其二次加工产品,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提供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简而言之,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馆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以馆藏档案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指导利用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的服务工作。档案咨询服务是档案馆的一种重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为依据的专门服务工作,属于专业咨询的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电子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始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档案馆的馆藏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整理和组织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里,目的是为了快速检索、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提供远程信息服务。建设数字档案馆时,选择传统档案馆的原始馆藏进行数字化,在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一)将全部原始馆藏数字化采用这种方式将传统档案馆全部的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起来的数字档案馆完全继承了传统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原来的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后,档案馆通过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而且用户可以足不出产就…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仅对传统的档案录原则构成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为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编、整理,人们研究出很多方案。档案元数据就是其中的解决方案之一,它使传统的档案录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指从事档案目录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与传输,以数字化检索方式,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窗口。建设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信息时代的需要,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档案信息利用途径综述 传统档案的利用是对档案本的利用,主要途径有: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满足有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要;利用方式是档案的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展览与陈列服务、制发档案复本服务、制发档案证明服务、档案目录信息服务、档案咨询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组织与数字图书馆,从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树方式、超媒体方式讨论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在技术上的组织方式;从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加入搜索引擎、建立广泛链接,建立专业指引网站、建立分类目录,申请网络实名,以多种语言提供信息,建设站内搜索引擎,提供网站地址和索引等方面。讨论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外在形式上的组织方式。并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强调了网络信息资源方式需要有效地进行组织,使网络档案信息有序化并联结成网,形成规模,在网络环境下,对网络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展览成为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宣传、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形式。各种类型的档案展览为开放公布档案、开发档案信息、促进社会提高档案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真正系统地将举办展览作为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还不长,我们对档案展览特点、规律的把握尚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突出的问题是,反映、歌颂近十几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面临全新的挑战。档案工作者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变革档案信息的服务方式,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在房地产企业从事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十多年,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信息化、网络化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档案行业也不例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档案库房管理的可视化、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档案信息服务的远程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方式。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要适应和加速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在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的出现给现有的学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中引入电子商务的概念,对于发挥档案的效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档案利用工作,阐述了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手段、观念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建设档案事业的必然举措。在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数字技术手段,提高开发档案资源的能力与水平,积极促进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和全新的档案利用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使企业档案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馆藏内涵发生变化,电子档案体现出资源数字化和空间虚拟化,使得档案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内涵丰富,质量提高,档案图声像并茂。二是技术服务的变化。保管电子件必须考虑物理归档方式与逻辑归档同时兼顾,并考虑到电子件的支持软件、管理数据库、存储格式、特殊的专业应用的软件支持等。三是档案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是以保存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员,而是担负着支持企业高效运行职能的重要工作人员。电子档案的服务对象及用户需求扩大,档案工作可通过网络联结构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档案网,档案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检索、应用。由此,档案馆不仅是单纯的实体保管机构,还是一个监控各部门电子档案、面向广大用户提供开放的档案信息。四是企业档案部门还要出档案信息产品,围绕企业需求研究信息创效的途径、形式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