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图书出版跨界营销应以读者的互补性消费体验为基础,通过图书产品跨界合作和图书消费渠道跨界合作带给读者不同体验,从而实现双方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实现双方品牌效应的叠加.跨界营销开拓了图书出版营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寻求图书出版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继 《现代出版》2003,(1):23-24
图书的社会效益就是图书发行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活动获得的经济收益,两者之间具有特殊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有实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就是购买它的使用价值。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社会效益(即其使用价值)要在市场流通中来实现。社会效益虽然不能被精确地用数字计算,但它实际上不仅有大小之分,还有正负之分。最直观的衡量社会效益指标就是发行量(实际读者数)。我们做每本书都有确定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潜在读者),图书在流通中被实际消费的数量(包括购买和…  相似文献   

3.
图书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图书,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实现这一目的,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因素——读者购买的真正实现。读者作为图书市场中最灵活、最关键的构成要素,其巨大的作用不言而喻。图书出版发行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满足读者的需求展开。因此,在图书市场营销中,综合运用调查读者数量。  相似文献   

4.
图书自我营销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斌 《编辑之友》2003,(2):36-38
虽然真正决定读者购买与否的主要因素还是读者对图书内容本身的需求,但从引起读者注意到他们产生兴趣、联想,再到欲望、比较,图书的自我营销在读者购买活动的心理变化过程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儒 《出版经济》2004,(1):52-55
图书行业内部分工繁杂,运作程序各自不同,但有一个东西是贯穿图书行业始终的命脉,那就是图书.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从呈现形式上讲,有大小厚薄之分;从内容质量上讲,有优秀低劣之分等等,形式也好,内容也罢,对于图书来说,其真正的核心则是受读者欢迎的程度,这个受欢迎度之核心就是牵动书业命脉的"图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6.
黄侃 《出版参考》2006,(8S):16-16
我们经常从贵刊以及其他刊物上刊登的书讯、书评中获得图书出版信息,了解一些图书的内容和特色,书评,书讯为广大读者选购图书提供了方便,但美中不足的是,绝大多数书讯都不介绍图书价格。这样,读者如果想购买图书麻烦甚多。  相似文献   

7.
李明 《图书馆杂志》2012,(9):58-61,94
作为当代阅读文化的生动体现,网络书评已逐步成为广大读者选择图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图书差评对读者判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文章通过对网络书店中图书差评内容的具体分析,探讨其对优化图书出版、维护读者利益、促进图书销售的有益启示,旨在为网络书评积极效用更深层次的引导与推动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8.
图书出版运营的基本模式有三种:品种模式、畅销书模式和品牌模式.所谓的品种模式就是出版社采取全面出击的办法,把某一方面图书的品种出全,以品种多而全求胜;畅销书模式是出版者选择特定的选题和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设法使某本图书成为畅销书以获取巨额利润;品牌模式则是出版社根据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系列选题,出版质量上乘、契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以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出版社的形象,创建产品的品牌乃至出版社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黄志斌 《出版参考》2006,(2S):22-22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10.
商品营销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属于商业流通领域。图书营销也是一样,它是图书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在这里,本人想结合中央文献出版社(以下简称我社)的出书特色,谈谈营销和我社营销模式的构想。营销的概念由四个环节构成: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简称四个P。第一个P最重要,对后面三个P起决定性作用。一、我社的出书特色我们首先要研究自己,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明确自己生产的图书的内容、性质、规模、修订进度、读者对象等一系列情况,首先要做到有自知之明。1.高度权威的政治出版物这种类型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