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许多中共党人都论述过国民党左右派,谈得最早、最多的是陈独秀。其论断集中体现在对国民党左右派划分标准、代表的阶级利益、队伍构成以及分化等问题。这些认识既包涵着积极成果,也存在着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及其实行的政策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是推动大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中共对国民党左派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廖仲恺遇刺以前,中共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虽然肤浅,但其政策基本上是可行的,这使得国共合作不断巩固,工农运动蓬勃开展。1925年10月中共中央二次扩大会议之后,中共在国共合作中的妥协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实行的政策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文针对目前史学界有些同志认为,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不是国民党左派、中共的亲密朋友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邓演达无论在大革命失败之前或之后,始终是国民党左派、中共的亲密朋友。作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一是他始终坚持反蒋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并为此而英勇牺牲;二是他始终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三是他并沒有抛弃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对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批评在许多地方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必须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宏现指挥、领导及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领导者的决定——即对国民党的扶持和对共产党的限制这两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共产国际是大革命时期的宏观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南方政权的劳动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4年至1927年间,国民党南方政权把解决全社会关注的劳动问题作为推进国民革命的重要一环,加大了劳动立法的力度,《工会条例》等劳动法规相继颁布实施。这对于改善工人的劳动状况,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民党南方政权的劳动立法,从一开始就具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可行性研究明显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工人运动中的“左”倾情绪,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成长发展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得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壮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大革命的大舞台为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大革命时期党的成长为中国革命继续发展创造了重要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7.
1928年,国民党在形式上已经取得全国政权,但是自身却面临严重腐化的危机。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陈公博和《革命评论》作者群为中心的党内激进"左派"为恢复国民党"一大"的改组精神,从阶级成分、组织与训练、人才选拔机制等几方面重新阐释了国民党的"以党治国"论。"左派"的党治理论援引唯物论和阶级论的视角,讨论国民党的群众基础问题,重视党内民主,试图通过"民主化"和"青年化"来解决国民党的腐化问题。研究"左派"的党治理论,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国民党在建立"党治"国家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说明。而且对于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客观地讲。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其认识基本上还处在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本身还略有偏差。从认识论角度讲,农民运动的实践状况、党内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程度、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条件的优缺点等是影响和制约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反帝斗争的重要思想与策略。考察、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反帝斗争思想与策略,是对陈独秀研究的深化,也可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民问题的理论探索方面,又有长足的进步。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明确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并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掀起了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同时,在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中,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和一切反对农民运动的思想观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而,促进了农民问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初步结合过程中已经孕育了"四大"方法论,这标志着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河南形象受到舆论界特别是进步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情、民风等多方面着重揭露了当时河南的贫穷、蒙昧和落后的状况,勾勒出了河南形象的消极面.这种对河南形象的"丑化",并非是为了单纯反映河南当时的现实,重点是服务于政治斗争的要求,揭露军阀统治的黑暗,有其合理性.但它对外界正确认识河南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是造成人们主观上对河南形象评价发生偏差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时期徐谦对三大政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认同到背离、放弃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两面性。徐谦可谓当时国民党内激进渐趋保守、后退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前期,李维汉为首的湘区委在湖南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后期,李维汉等同唐生智为首的国民党实力派进行政治协商,使得工农运动得到迅猛的发展。由于共产党人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从而导致良好的革命形势最终失败。在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李维汉对统战所依靠的对象农民,有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并解决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特点等问题,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道路,瞿秋白同志作为党的领导人之一,对此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以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所发表的著作为依据,探讨了他对形成农民运动理论和政策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从而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土匪问题自古就已存在,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土匪问题更是愈演愈烈,截至申共成立时期,中国已俨然成为“土匪王国”“盗匪世界”。关于土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和大革命时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处理,对中国兵匪互通的特殊国情、匪情保持清醒认识,充分认识到土匪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国民革命的影响,号召并组织民众武装起来以抵御匪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18.
用政治手段来瓦解敌军,历来是我军对敌政治工作的一项原则.在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我党都十分重视争取、分化和瓦解敌军的工作,特别是争取地方实力派部队的工作.但大批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投诚,站到人民的一边,还是以解放战争时期最为典型.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实行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是决定性的因素;蒋介石集团日益反动是促使国民党将领起义的根本原因;国民党起义投诚将领的爱国之心,也是他们走向光明的重要原因.国民党将领起义投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减轻了战争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加速了人民战争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中共湖南党组织的领导和发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前后至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不但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而且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大革命前期和中期为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时期又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他的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知识分子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直接导致他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正确评价这一时期的陈独秀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