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2.5千克的大青鱼出水,已经够激动人心了,而钓出大青鱼又将其放生,更让人感动不已。很早就有钓友建议钓大鱼应放生,但也有钓友说放生了也活不了,还不如不放。河南钓友桑胜杰的钓大鱼放生成功,无疑为我们的环保垂钓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2.
夏进  徐笃信 《钓鱼》2007,(4X):36-36
饵料是钓鱼的必备之物,许多钓友会针对各个池塘鱼类的食性和习性研究出许多种饵料。钓友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明知水里有鱼,密度很高,但钓的时候却没有鱼咬钩。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术,拿出针对某对象鱼类习性研制的饵料,或是将随身携带的饵料用遍,可鱼就是不咬钩。这样的情况常使钓友无计可施。然而也有人会独辟蹊径钓得不错,究其原因:前者不了解该塘的个性,后者摸准了鱼的生活习性和觅食规律,简而言之,掌握了此塘与其他它塘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崔德民 《垂钓》2004,(5):41-44
有的钓友对钓饵的认识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我认为不论什么样的鱼饵,只要鱼爱吃就是好鱼饵,只要是能提高上钩率,就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4.
在平日垂钓中,因为线组制作不合理,有的钓友经常出现断线跑鱼,甚者连漂加线随鱼一去不回。对于初学者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笔者钓龄二十余年,研习台钓法也有十余年,算是个资深的钓鱼迷。平时出钓,许多钓友请教线组的制作,但当时往往忙于垂钓,又因一时半会难讲清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现在将我制作台钓线组较成熟的一种方法介绍给钓友们,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大友 《钓鱼》2011,(12):22-23
同样一个鱼池、同样一片水域、同样一种心情,有的钓友频频上鱼,有的钓友无所事事,有的钓友望水发呆,这样一幅场景,对我们每一位钓鱼人都不陌生,同行数十人,总有钓多的,也有钓少的,而装备却都是一样的精良,用饵也没太大差别,但高手却总是高手,空手也总是空手。  相似文献   

6.
任师国 《垂钓》2006,6(11):26-26
在各大钓鱼杂志和专业钓鱼网站上,很多钓友介绍说在降温之前钓鱼效果比较好。本人认为事实也大致如此,但这种说法却不尽然,它使广大钓友产生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在临近降温之前钓鱼的效果才好,却不知在气温突变的当天和第二天垂钓的效果同样非常理想,甚至要超过气温变化之前。我就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并且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浪中人 《钓鱼》2005,(12):21-21
今年4月8日至5月9日,我同几个钓友先后五次到白鹤水库钓鲢,同样的钓组,同样的钓法,用饵也几乎一样,但是钓效差距却很大,甚至有的钓友一天下来连一次象样的“动作”也没有出现过,打了“白板”。于是议论纷纷,找了许多“原因“。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钓鲢中也多次出现过。海竿浮钓鲢鳙同钓其它鱼一样,除了必需的基本功和“运气”之外,恐怕就是重视或者忽视垂钓中可能影响钓效的某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8.
初夏钓鳈鱼     
吕渭坡 《钓鱼》2004,(13):35-35
从字典中找到鳈鱼的名称,其实,我们这里的钓友俗称直斑、横斑鱼。鲸鱼,深棕色,有斑纹,口小,生活在淡水中,肉肥细嫩鲜美。但个头不大,我钓到最大是200克的,也有人说钓到过250克的。200克身长也只有20厘米,其实15厘米以上就不错了。这种鱼繁殖快,  相似文献   

9.
葛新仁 《垂钓》2005,5(2):67-67
在外垂钓数日,尽管钓获很多鱼.却因为无法保鲜,回到家鱼都变了味.很多钓友都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这里笔者向诸位钓友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泡沫保鲜箱,使用这种泡沫保鲜箱,保证您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路途颠簸,还能把新鲜的鱼带回家。  相似文献   

10.
史为林 《钓鱼》2008,(22):34-35
常见钓友在媒体上介绍自己的经验,用酒泡小米做窝诱鱼。用酒很有讲究,有的说用高度酒好,有的则主张用低度酒,有的还主张用纯粮酿造的酒,就差没用五粮液和茅台酒了。还有的钓友介绍用中药泡制药酒,如阿魏、丁香、灵草、茴香、大黄等。笔者过去也用酒泡小米,根据媒体上的介绍泡过药酒,但总体上感觉没什么效果,不用酒泡吧,又总担心钓不到鱼,所以一直用酒泡小米打窝,用了觉得心里踏实,因为这是很多钓友介绍的经验和自己多年使用的习惯,即使钓不到鱼也从不怀疑和使用酒泡小米有什么关系。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酒泡小米的聚鱼效果开始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1.
在2001年第十二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给小鱼一个长大的机会》,老爸看后说:“这几年的鱼是越来越难钓,也越钓越小了。看来,咱们不能光放生小鱼,大点的也得放。再不关心环境,不放生鱼类,将来是无鱼可钓了。”后来,老爸和我订了一个环保垂钓规则:草、鲤鱼0.5千克以下的,鲫鱼50克以下的,鲂鱼0.25千克以下的全部放生;收完竿后要捡拾周围的垃圾;在水位下降期间要捡拾铅坠;带动周围的钓友加入到放生队伍中来;实施无铅垂钓。此规则不用监督,靠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2.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03,(12):43-43
许多钓友认为,雾天特别是大雾天鱼不爱吃食,不好钓鱼。原先我也是这样认识,可实践打破了这种看法,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越是有雾,鱼越好钓。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钓鱼》2004年第三期第21页,刊登了江苏王慧令 钓友《别轻视抄鱼》一文,说得很 实际,也很有意义。很多钓友确实 都曾有过钓着大鱼但却只因抄鱼不 得法,转瞬之间眼睁睁看着到手之 鱼脱钩断线而逃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冬季鱼难钓,能钓到大鱼就更不容易了,如果碰巧钓到了.却因一点小失误而又让它跑掉了那真是追悔莫及.本人就遇到过一次。2000年1月份,一场大雪过后,我与两位钓友一同到上马台水库钓鱼。冰很厚,我在一片水鸟粪附近的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裂缝上打了3个冰洞。上午8点半开始下竿,水深3米。可是近1小时过去了,无论怎样提竿引逗就是无鱼咬钩。早想换地方,但看到周围这么多人都没上鱼,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天实在太冷,索性站起来转转赶赶寒气。十多分钟后我回到了钓位,见钓友张长来正把一条斤把重的大鲫鱼拎出冰洞。大家一看有人…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钓鱼》2010,(22):56-56
在连着又中了3尾巴掌鲷并放生后,白猫突然感觉有些不妥:"为什么今天的上鱼信号全是飞线扯竿?"这种信号虽然来得直接,但掌握不好杀竿时机的中鱼率却并不高,而且每次都出现这种信号也并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春天,当水温尚凉的时候,鲫鱼已经成了钓友们喜钓的对象鱼。这种鱼虽说在水温较低时仍能正常觅食,但垂钓时有一些现象却不容忽视:当某处水温较高时、当水下有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物体时,而这些钓点往往就是鲫鱼喜欢聚集的地方,钓情也显然好于其他地方。经过分析,我认为这砦钓点主要具备了以下几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张洪波 《中国钓鱼》2006,(11):67-68
甲鱼,价格昂贵营养丰富。尤其是近几年,野生甲鱼日渐稀少,物以稀为贵,其身价也与日俱增。三年五载偶尔有钓友侥幸钓上一只,该钓友则终生以此为傲(专业捕钓甲鱼者除外)。我吃过甲鱼,但钓了近二十年鱼从未钓到过甲鱼。然而今年“五一”黄金刷却有幸与甲鱼谋面,只可惜最终还是和几乎到手的甲鱼失之交臂。一腔遗憾。很想向钓友们谈谈,以求同激动共咂叹,释放我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7,(8)
饵料是钓鱼的必备之物,许多钓友会针对各个池塘鱼类的食性和习性研究出许多种饵料。钓友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明知水里有鱼,密度很高,但钓的时候却没有鱼咬钩。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术,拿出针对某对象鱼类习性研制的饵料,或是将随身携带的饵料用  相似文献   

19.
垂钓中经常听到不少钓友抱怨不是钓不上鱼,就是跑鱼,其因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有些因素却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一是饵。有的人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管什么饵,拿来就用;或凭个人想像随便调点就用,所以造成不上鱼。因为鱼的品种不同,喜爱吃  相似文献   

20.
一、细线、小钩能钓大鱼 台湾钓友用手竿在塘、湖、水库垂钓的钩具特点之一是线细、钩小,效果好。使用粗线、大钩钓不到鱼,改为细线、小钩,效果往往就好得多。这是我们学“台钓”的一项内容。但是有的钓友担心线细、钩小,碰到大鱼不好办,甚至认为“台钓”不适合于钓大鱼。这种看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必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