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不是无情物”,议论文也不例外。有人说: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不需要真情实感了?显然不是,议论文虽说是诉诸理性,逻辑严谨,但并不排斥感情色彩。相反,情动而后辞发,要想以理服人,必须重视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沟通。近几年来的高考作...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4.
常绍云 《考试周刊》2009,(24):27-28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  相似文献   

5.
演讲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既具有书面文体文章的各种特点,又适合口头朗诵。在语篇修辞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卓别林经典演讲辞中理性诉诸与情感诉诸的修辞作用赏析,揭示演讲词中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的劝说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劝说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关联理论出发,对隐喻现象进行了阐释;然后解析了隐喻的劝说功能,它具有三种诉诸形式: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人品诉诸;最后运用实例分析隐喻是如何在广告语篇中实现其劝说功能的。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导师,胡适的文章一直诉之于理性,而不诉之于激越的情感。朱自清说:胡先生在运动情感的笔锋,却不教情感朦胧了理智,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读他的书和文章,似乎受到某种牵引,跟着他的思路走,一切都是明明白白、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演讲中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诉诸手段,即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人品诉诸的作用。这三种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劝说的效果,达到演讲者劝说的意图。笔者曾参加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文章以大赛选手的演讲及名人演说的实例为佐证,以典型、生动的材料论证三诉诸手段的重要性。本文旨在对英语演讲技巧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总结和归纳成功的英语演讲的要素,为大学生英语演讲爱好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云红 《考试周刊》2011,(39):29-31
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成功因素之一是对修辞论辩的卓越运用。本文简要阐述修辞论辩的组成部分修辞——理性论辩、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对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中的修辞理性论辩(归纳论辩、比较论辩、因果论辩、例证论辩)、信誉论辩(诉诸本人信誉的论辩、诉诸第三者信誉的论辩)及情感论辩(诉诸流行论辩、诉诸怜悯的论辩)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阐释长期被忽视的修辞论辩在演说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彰显修辞论辩所具备的强大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的理解,解析奥巴马在伟科菲尔德高中给同学们在开学第一天做的题为"Hope and Responsibility"的演讲,并主要从修辞学的三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以及人格诉诸,来深入解析此次演讲是如何赢得同学以及社会各界的共鸣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三诉诸修辞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演讲中的三种诉诸手段: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人品诉诸的作用。三诉诸是研究表达和劝说的学问,本文以奥巴马宣布拉登死讯的演讲稿为研究材料,考察了三诉诸的语言运用策略,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奥巴马政府如何利用修辞学的表象特征来达到抚慰国民、阐述国策、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其对后世伦理学的贡献在于,既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又不是诉诸构建理性,而是主张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他认为,伦理德性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完满德性。两种德性相辅相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8,(3):64-65
叶圣陶曾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真挚的感情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不管是在平时作文,还是在高考时作文,都提倡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如果考生能对自己朴实的生活情感进行一番升华、提纯,让情感的热流闪耀出高尚的理性之光,那就会使文章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从而把文章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一篇文章倘若充斥着虚情假意,那  相似文献   

14.
药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在药品广告语篇中,广告者通常采用三种修辞劝说策略,即:通过诉诸广告者的良好人格来达到劝说的目的,即说服者的性格、品德、身份、地位、权威等等;通过诉诸消费者的情感,即"动之以情"的方法来达到劝说的目的,主要包括爱心诉诸和恐惧诉诸;通过诉诸消费者的理性来达到劝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其本质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不可避免地烙上西方修辞的印记。西方修辞学通过挖掘语言的象征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著名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大修辞策略即诉诸理性、诉诸人格、诉诸情感,这对于建构与优化商务英语信函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种诉诸手段在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信函撰写中缺一不可,三者相互交织,各有侧重,这就要求写信者在准确地分析特定修辞形势和修辞受众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修辞策略,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信函话语的表达效果,才能更好地扩大潜在商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西方修辞理论为指导,分析奥巴马2009年和2013年两次就职演讲中的劝说机制。该文认为,从词汇层面来看,奥巴马大量使用了集体代词we,强语气的情态动词will、must,以及积极态度词汇;从句子层面来看,奥巴马长短句结合,在增强文章气势的同时注重听众对文章的接收;从语篇层面来看,两次演讲的修辞框架均结合时局,并重申说服力强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价值;从劝说论证来看,奥巴马分别从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格诉诸的视角,以理、情、信服人。  相似文献   

17.
千古文章根肺腑,有至情才有至文。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篇为人称道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情感。有真挚感的文章才具有震撼读者的力量,高考考纲也要求作文"感情真挚"。学生也一直为这"感情真挚"不断努力和寻求好的方法。但能把情感很好地在文章展现,并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究竟应依凭情感还是应诉诸理性尚存在争辩。情感论的理据在于,如果将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发性机制,便可更好地触动和促发人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理性论的理据在于,倘若将道德教育奠基于理性,则能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和增强可能的道德主体对道德价值规范的反省能力。然而,情感论虽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却很容易使道德教育落入无根的态势与听凭私人情感、感性情感和自然情感的支配之中。道德教育的圆融自足还需由理性来加以奠基,只不过,其中的理性既不能是将道德教育独白化、同一化的先验理性,也不能是将道德教育知识化、工具化的工具理性,而应是能够统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交往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之所以写诗,意图各不相同:或为了赢得所爱女子的心,或为了表达他对一片风景或一个国家等周围现实的态度,或为了塑造他当时所处的精神状态,或为了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如他此刻所想的那样。他诉诸这种形式——诉诸一首诗——首先是出于无意识、拟态的意图:白色纸张上垂直的黑色单词淤块,仿佛能使一个人想到他在世界上的个人处境,想到空间与他身体的比例。但是,与促使他拿起笔的各种意图无关,与流出其笔端的一切所起的效果无关,对了他的读者,无论其读者是多还是少——这一事业迅即的结果,就是一种与语言产生了直接联系的感觉,更确切地说…  相似文献   

20.
儒家哲学论证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语言论证基础上的哲学论证,其理性不是纯粹理性而是实践理性,且其逻辑也并不是十分重视追求西方式的线性推理或形式推演的理论逻辑,而是追求一种从问题求解和实践论证需要出发的工作逻辑。儒家哲学论证实质上是一种模式型论证,它并不满足于从理智上接受符合形式推论或纯客观的认知,而更重要的是讲究"合乎情理",换句话说,既要诉诸理性论证,又要诉诸生命体验,以满足情感需要和价值期待,进而巧妙地融合理性的认知与生命的情感体验,确定人生的方向和价值选择。这种论证模式不是线性推理所构建的命题证明系统,而是融知、情、意于一体的"情理论道"的论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