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陈树兴 《考试周刊》2011,(7):161-162
【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合作探究”的探究模式教学。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处理自由落体加速度的问题.这是教学探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通过感性认知→定性分析→半定量实验→数字化定量实验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选择试剂、设计实验、分析误差、改进实验,建立基于物质性质研究物质含量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由“传统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并进行“数字化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3.
思维型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情境→问题→探究→交流→反思→迁移”教学逻辑,依据师生“双主”互动关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设计问题链,沿着“激疑→设疑→探疑→质疑→解疑”的问题主线,按照“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程序,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充分展开知识形成过程,在探究中凸显思维的互动、反思、迁移,力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胡惠秀 《现代教学》2006,(10):46-47
“引导—探究”模式的教学是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学习中去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环节是: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造岩矿物学课程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协调与融合”以及“三低与三不足”等问题,从课程教学目标重建、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创设、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对造岩矿物学课程教学全过程进行创新与实践,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观察描述与机理探究相融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相融合、有效教学设计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等多维融合创新举措,促进了学生从被迫学→主动学→勤于学→精于学的学习态度转变,提高造岩矿物学教学有效性,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基础与创新平衡发展,而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无力、创新缺乏”,所以夯实基础、实现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基于过程哲学、生成哲学、意会哲学,认为“过程”是双基之本,“生成”是创新之根,因此提出了面向基础与创新的“过程→生成”教学理念及模式,期望以此取代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注入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面对当前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积极借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黑龙江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研究成果: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结合自己申报的齐齐哈尔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探究发现式创新教学模式与程序的研究》,通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也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即:探索发现式创新教学模式为: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创造教学情境→学生课上探索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结论→课上反思与小结→课下探索与发现;探索发现式创新教学程序为:教学设计科学→课前准备充分→导引目标明确→教师创设情境→生探索发现→学生运用规律→应用规律创新一课上反思小结→课后探索发现。通过反复论证这种教学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它不仅改变了“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传统教学习惯,而且凸现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崭新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发现问题→探究创新→实验论证→分析归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成,引导学生从学习、经历、生活的实践,走进化学研究的殿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以《实验化学》原电池为例进行教学探究,展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特点是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使学生在尝试、探究、交流等活动中,找到了充分的“自由发展区”。笔者在新课标生物教学中运用这→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具体概括出“激趣诱思→实践探究→交流修正→反思提高”四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闫新 《甘肃教育》2010,(8):49-49
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探究课案,或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每当执教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就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素养、整体效果”五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或另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的过程就是磨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产品生产流程”原理可以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本文以Word教学为例,介绍“定产品目标→零部件加工→零部件组装→产品检验”即学习目标确定→知识点掌握→作业作品完成→作业作品评价等几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个环节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因而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个体认知活动的核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教学中重要且必要的任务。基于多年研修活动成果和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以“情境激趣→问题激思→探究激成→交流激动→总结激理→迁移激扩→评价激增”为基本流程的“七激”教学模式,并介绍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肖谋良 《教师》2010,(3):55-56
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那种“出示结论→寻求证法→记住结论→应用结论→模仿练习”的经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问题情境→初步探究→建立模型→深入探究→结论→应用与拓展”这样一种全新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把重点落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推行“学案式”教学课改尝试中,我们结合实践总结出学案操作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通过指导自学方法、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课堂情趣,激励创新.赞赏进步五嘎措施;优化“发放学案,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班内交流,确定难点→针对重点,教师精讲→随堂检测,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完善提高”六个教学步骤。促进了学案教学的本土化,教学实验获得较大成功,达到了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地展现了笔者对“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考,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特例→发现新知、深入探究→交流归纳、拼图验证→加深理解、史话勾股→提升情商、应用新知→巩固所学、总结反思→整体感知、布置作业→巩固创新这六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尝试教学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提出的以学生尝试为核心的先练后讲的现代教学模式.它主要让学生在尝试中主动探索知识.大胆让学生进行尝试。尝试教学从“吸收→储存→再现”教学模式转向“尝试→探讨→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发现.勇于创新的广阔天地。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1.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等几个环节组成,但这个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课程和内容有不同的侧重,有时还会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以问题的发现、解决、应用为主线,以实验、模型或电教为手段的。教师“导”,学生“动”,围绕一个“疑”字做文章,做到在探究疑难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教学程序:①提出问题:新课的导入应运用多种手段和富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人就教学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实验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有区别 ,它受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 ,探究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但“导”不是注入式和包办代替 ,“导”是为了使学生逐步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主体。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实验探究主题 观察探究 正确的事实和现象归纳推理 结论。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a .模式Ⅰ :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以“力的合成和分解”一课为例,创设真实的物理模型,将物理规律课的教学逻辑构建为“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目标问题→建立学习路径→得出科学结论”,通过层进设问让学生在严谨的逻辑推进过程中感知物理规律的探究历程,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