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4,24(11):45-50
“耐力”是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素质,是造成我国体能类运动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忽视有氧训练,过于强调以提高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为目标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是我国大部分耐力项目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能简单地将比赛的能量代谢特点作为指导长期运动训练、培养耐力能力的惟一依据,不同的代谢途径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从机体“适应理论”的角度,从负荷对机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考虑耐力的训练。当前有氧训练已有了很大变化,有氧训练与力量和技术训练的密切结合是耐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耐力运动员较少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担心肌肉肥大对毛细血管和线粒体功能产生潜在负性的影响。但是肌肉的无氧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和肌肉的爆发力可能影响耐力运动项目的成绩。力量训练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特征和无氧代谢能力。耐力训练中嵌入力量训练的训练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成绩。  相似文献   

3.
黄传婷 《中华武术》2023,(3):41+44-45
发展高中田径运动员的耐力和核心力量有利于他们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而高中田径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正处在绝佳上升阶段,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对高中田径运动员进行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极大提高他们的耐力,提升他们的综合体能素质。本文主要对高中运动员耐力和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中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有氧能力的高低是马拉松跑者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跑步经济性是衡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运动表现的关键指标,也是长跑训练效果的核心考量。由于力量和耐力训练对机体产生不同的训练刺激,教练员和运动员很少将力量训练作为提升耐力运动表现的手段,以防止有氧能力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发现,力量训练可以在不影响机体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转换肌纤维类型以及增强肌肉肌腱刚度和利用弹性势能的能力,提高跑步经济性和无氧能力,改善运动员耐力运动表现。本文基于对力量、耐力训练的生理学适应的探讨,总结不同形式力量训练对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为马拉松选手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提出建议,从而优化其耐力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5.
如 何改善优秀速滑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水平是训练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 ,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1 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大全能速滑就更应具备这种相应的耐力素质水平。耐力训练要根据它的目的性和训练中的不同角度来划分。耐力训练有很多种类 ,大致可归纳为 4种类型的耐力性练习。1 1 根据运动项目所需时间的耐力训练短时间的耐力训练 ,40s-2min之间所需要的耐力素质 ,这种练习中的能量供应主要是通过无氧过程提供氧债很高…  相似文献   

6.
在体操训练中大多数是以悬垂、挂臂、支撑、起跳完成,包括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在体操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实在体操训练中,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都可通过爆发力体现出来。所以进行力量训练时,应以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为主。体操运动是一项短时间的运动,故进行力量训练一般都是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种,也称“耐久力”、“支持力”,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作是有氧耐力、肌肉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  相似文献   

8.
耐力素质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也称"耐久 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 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做是有 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 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 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 项耐力。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又可分为速度耐力,力 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等,只是不同运动项目在耐力训 练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9.
刘佳慧 《拳击与格斗》2023,(10):109-111
在田径类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十分重要,是其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目前,业界对高年级小学生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为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肺功能、呼吸系统也与成年运动员之间存在差距。为了提高小学生中长跑成绩,本研究从循环训练法的概念出发,探讨该训练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中长跑力量耐力发展情况的关系,为体育教师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选择训练方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摔跤运动是一项需要力量较强的项目。而力量是肢体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克服阻力或肌肉缩短牵拉自身肢体发生运动的能力,不同的项目对力量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力量耐力。一个摔跤运动员如想在跤坛界叱咤风云,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因此,力量素质在摔跤运动项目中中起着决定性因素。本文就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粗略地谈一些训练经验和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发展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应着重提高无氧能力,并依据人体在负氧债情况下剧烈活动时能量代谢的规律,归纳和推出用不同负荷强度对篮球运动员进行“非乳酸性”与“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身体素质中耐力的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耐力是运动员运动训练中起着基础作用的身体素质,它的训练水平直接与专项运动成绩、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有关。因此,耐力素质的训练在整个训练内容的组成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相对专项特点而言,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由于耐力的表现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有与机体能量供应的能力关系尤为突出、密切,因此,在平常的训练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就根据不同耐力所从属的供能性质来进行称谓,即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实质上,一般耐力、专项耐力与有氧能力和无氧耐力均有关。尤其是对不同的专项来说,一般耐…  相似文献   

14.
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是当前高中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通过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与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成绩。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训练越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越好,因此运动耐力与运动力量直接关系到身体素质。教师需要运用持续跑步训练、重复跑步训练、间歇跑步训练、健身器械训练、肌肉训练等方法,来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运动耐力与力量训练,以实现耐力提升和力量提升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樊利杰 《中华武术》2010,(12):52-53
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耐力与力量和速度这两种素质的结合,在田径运动中分别表现为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影响田径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因素有:运动员对长时间工作的心理耐受程度、运动器官持续工作的能力、能源物质的储存情况和长时间工作中氧代谢的能力,以及掌握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功能节省化的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力量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和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观察力量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以及氧化酶与无氧酶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受6 w力量耐力训练的影响,Gn、LDH、SDH以及ATPase含量明显升高,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线粒体嵴致密,表明力量耐力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机体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体操训练中大多数动作是以悬垂、挂臂、支撑、起跳完成,包括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在体操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实在体操训练中,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都可通过爆发力体现出来。所以进行力量训练时,应以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为主。体操运动是一项短时间的运  相似文献   

18.
宋建强 《中华武术》2012,(11):20-21
大多数初级跑步爱好者认为,中长跑不需要专门的速度力量训练。但实际上,中长跑是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的综合较量。力量素质是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素质,在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中,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该发展速度力量、相对力量和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  相似文献   

19.
杨多多  苏美华  彭娟 《体育科技》2011,32(4):45-46,49
目的:比较排球运动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CS-100电子握力计测试最大肌力,采用一次性力竭俯卧撑测试测定肌肉耐力水平。结果:排球专选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排球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均明显高于田径专选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结论:长期系统的排球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有氧和无氧耐力是耐力项目训练的重点,也是当前运动训练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并极具争议的问题.专项耐力对有氧和无氧能力具有不同的需求,它们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专项耐力形成的重要依据.同时,有氧和无氧能力在横向和纵向还呈现出相互支撑和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该关系对耐力训练,尤其是专项耐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