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怎么教呢?教师们各有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我在教学中,运用以下两点作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自己发现规律、应用规律,从而达到了提高解题速度与能力的目的。1.异中求同,找出标准量。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难点是找标准量。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解答如下三组习题,作好铺垫。(?)4是5的几分(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2.
我曾听过这样别开生面的一堂课:根据经验,在利用圆周长知识解答一些特殊图形的周长时,学生经常忽视其周长是对“封闭的平面图形”而言。因此,教者以此为“陷阶”,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题: 东风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直径是8米,周长是多少米? 接着把上题改编成: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自学.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他们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能顺利解答,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现在我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向来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要针对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模式教学生一些妙招,如先教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后强化训练,先让学生找到单位"1"后探求解题技巧,先让学生习得列式技巧然后选择解法等。  相似文献   

5.
《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内容,我曾教过几次,但每次教后的感觉及收获都不一样。本文结合我的两次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第一次教学实践: 先创没情境,引出例1,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接着进行交流。结果第一个学生就把我准备下一步要探究的计算方法全说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景义林 《物理教师》2007,28(8):13-13,15
一天,一位高一学生给了我一道物理题及她的解答,让我看看.这道题及她的解答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执教的《江雪》深得好评。重读课堂实录,觉得这节课在古诗的教学上有所突破。一、尝试自学,探究规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是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出色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不说是先决条件。我是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一直认真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本文向大家介绍。在例题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中,我是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以下所举各例均选自通用教材《几何》第二册) 一、让学生参与探索解题思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对例题的解答.我们教者不能急于抛出解法,因为学生所期待的是知道这道例题为什么要这样解,怎样想出来的。因此我们教者要从自己解题的位置上退  相似文献   

9.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信赖感.愿意与班主任接近,愿意向班主任讲实话、心里话,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通过周记与学生沟通对话,是班主任掌握班情的一种好方式。我教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我教他们的时间长短,我都对他们有一个要求:写周记。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所碰到的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在每周一次的周记里提出来.然后把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分门别类.个别问题在周记里给予及时解答或者私下找其谈心;  相似文献   

10.
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其解法特别,数量关系看似简单,但在实际解答中又容易混淆,因此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而又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呢?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施国旺 《四川教育》2005,(10):41-41
[教例] “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有利于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数学思考的题目:从4月1日起,张兰的妈妈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爸爸每上6天班休息一天,等爸爸和妈妈都休息时一起去看姥姥,最早是4月几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学生的解答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求出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所以得出最早是4月12日.另一种则认为: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35,四月份只有30天,所以得出最早是5月5日.学生怎么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答呢?也许是学生对“张兰的妈妈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爸爸每上6天班休息一天”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所致.看来,我在预没题目时考虑不周.如何摆脱尴尬的局面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让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个辩论呢?于是,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汇报: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教三年级应用题时,对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摸清底子,打好基础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在教复合应用题之前,我先摸清学生掌握解简单应用题方法的底子,做好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掌握:从两个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提出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已知一个条件和确定的问题,如何补充另一个条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教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根据类型和解答方法,归纳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等解题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类型套解。结果,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遇到稍难一点的题,就辨不清类型,仍不能正确解答。为了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落实到教学中去,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分析能力,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改进: 一、变“解题、归纳类型”为讨论分析。例如:(1)六年级有女生50人,男生人数比  相似文献   

14.
教好学好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复习和巩固好简单应用题是提高解答复合应用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工作却忽视了。例如,教材中出现的许多简单应用题,只作为巩固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一练了之,很少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数量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对其数量关系和结构特点就会逐渐遗忘,影响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高。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虽然在高年级不是重点,但还  相似文献   

15.
在解应用题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时,应引导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画、四解答、五归纳,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喜学、乐学,让教师好教、乐教,体现建构主义在解应用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任教。当时,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整日用看报纸、练字、打球来打发时光,从不研究教材和备课,每次都是临上课时,匆匆地看一眼教科书,课堂上全是“即兴发挥”。有时一节课下来,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至于教的什么内容,天知道。让我不开心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与我搭档的是一位老头,五十多岁的年纪,叫马兴喜,戴着老花镜,整日写写算算,忙个不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动不动就炫耀他的学生:某某当了局长,某某上了哪所名牌大学……真是无聊透顶。让我反感的还有,他和我谈话就像给我上政治课似的“:小齐啊,咱当老师的是苦了些,可咱也不能误了学生,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嘿,仿佛我的觉悟比你低一大截似的!最让我瞧不起他的就是他教初一代数都教了十多年了,还有许多问题稀里糊涂的搞不明白,每天都向我最少问那么一两个问题。每次问完后,还都说上那么一句“:我看也是这样。”嘿,还挺要面子的。虽然心里瞧不起他,可我还是很乐意给他解答。每次解答时,我的声音都是高高的,好让全办公室的老师都听见。你也别说,每次他问的问题都是课本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给他这么一讲,我的心里明白了很多,自己从没在课堂上丢过丑。春节过后,我到济南...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00是哪两个质数的和?”解答这道题,可以让学生熟悉100以内的质数,懂得一个较大的合数可以用两个质数的和来表示。如果就题论题,只要学生说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行了。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思维得到训练,我觉得教  相似文献   

18.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教只是手段 ,不教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之达到“无师自通” ,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过去的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曾一头扎进题海战术 ,压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不给他们谈见解的机会。想的是素质教育 ,行的还是应试教育。于是我痛改前非 ,放心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思考、去欣赏 ,举一反三 ,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成绩都是名列全区第一二名。这都是我让学生自己嚼馍吃的结果。那么怎样让学生自己嚼馍吃呢 ?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一、熏陶、激趣兴趣是人积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生普遍感到解答应用题难、解答复合应用题就更难。如何教好简单应用题是最关键的一环。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需要一定的训练 ,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我常使用的解题训练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一、抓关键词、句的训练。应用题是数量关系和语言文字的综合体。因此解答应用题必须具备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如果学生连题都读不通 ,那就谈不上正确的解答。例如 :一年级一班有 13名“三好学生” ,二班和一班同样多 ,两班一共有多少名“三好学生” ?让学生读题后 ,问这道题说了什么事 ?是哪个年级的事 ?有几个班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 ,再读 ,并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在我的心目中却很伟大.在我入学前,他给我讲故事,教我读书,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我入学后,他又不断地为我推荐好书,给我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