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装置一,图1所示是课本中的喷泉装置,若圆底烧瓶中充满的是CO2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由于CO2气体可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挤压胶头滴管后,产生喷泉。可用SO2、H2S、Cl2等气体代替CO2。  相似文献   

2.
1 装置一 图1所示是课本中的喷泉装置,若圆底烧瓶中充满的是CO2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由于CO2气体可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挤压胶头滴管后,产生喷泉.可用SO2、H2S、Cl2等气体代替CO2.  相似文献   

3.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4.
再究喷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中,常用水来吸收HC1或NH3气体形成真空来做喷泉实验.现在,不妨让我们在研究RC1、NH3的基础上来拓开我们的理论与实践思维,对有些书本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与运用,力图形成喷泉的条件多样化.先从真空形成的原因着手.HC1气体极易港于水,1体积水溶解500体积的HC1,在国泉实验中RCI迅速溶于水,形成真空并将水吸入形成喷泉;NH3是以1:700的体积比港于水,也易形成真空做成喷泉实验.CO2以1:1的体积比溶于水,能否形成真空呢?CO2虽不易溶于水,但极易港于NaOH溶液,烧瓶中装的是CO2气体,如果用滴管注入的是浓NaOH…  相似文献   

5.
喷泉实验的有关说明: 1.形象地说明了某些气体极易溶于水(或特定溶液)的性质.如用水作溶剂时,可用于做此实验的气体为卤化氢或NH3;若用NaOH溶液代替水,则CO、NO2、SO2、Cl2等均可形成喷泉. 2.实验成功的条件:(1)圆底烧瓶必须干燥;(2)气体须充满;(3)装置气密性好;(4)盛水的烧杯中水和胶头滴管中水不能太少;(5)喷水用的导管不能太粗或过长.  相似文献   

6.
喷泉实验乐趣无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素珍  李旭珍 《化学教学》2000,(4):46-46,44
喷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做喷泉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否可以做喷泉 ?喷泉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圆底烧瓶不干燥行吗 ,圆底烧瓶不倒置行吗 ?我们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分析 ,且做了实验 .烧瓶通过玻璃管与烧杯组成一个连通器 ,烧瓶原先装满气体 ,压强较大 ,大气压无法将烧杯里的溶液压入烧瓶 .挤压滴管的胶头 ,一部分气体溶于水中 ,气体分子减少 ,烧瓶内气压降低 ,大气压将烧杯中的石蕊溶液由玻璃管喷入烧瓶 ,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 ,于是形成了美丽的红色喷泉 ,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由此我们知道 ,降低烧瓶内的气压 ,则是形成喷泉的关…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实验试题是高考理综试卷的必考题目,其兼有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多重功能,也特别成为体现学科间综合的热点。气体压强问题是物理学科知识,但却和许多化学实验有关,尤其体现在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及喷泉实验中,复习实验时要注意体会和总结。1是压强差导致了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其形成原因是当烧瓶内的气体被吸收或溶解时,烧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则将溶液迅速压入烧瓶形成喷泉。关于喷泉实验的考查大多与压强有关。如200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29题Ⅱ中有这样两问:(3)用图1装…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像NH3或HCl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产生喷泉。而一些难溶于水的酸性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也可以产生喷泉。彩色喷泉不仅仅由烧瓶中的气体与烧杯中的溶液反应生成的,还可以由烧瓶中生成气体后的溶液产生。在中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学生常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只有溶解度很大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其它溶液能不能代替水来起喷泉作用呢?”“改用其它装置是否能做喷泉实验?”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还是探讨一下“喷泉”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的基本装置,设烧瓶容积为250mL,玻璃导管长35cm,胶头滴管内挤出约0.5mL的水,那么0.5mL的水要溶解多少毫升的气体,水才能从尖嘴导管中喷出来呢?图1 喷泉实验装置要让水顺利喷出,烧瓶内必须有一个压强差(设为ΔP)。ΔP为多大才能产生喷泉?大家知道,1atm相当于10.34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则有:1atm∶10.34m=ΔP∶0.…  相似文献   

10.
一、在实验中的运用1.喷泉实验原理:利用某种气体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把液体压入烧瓶,在尖嘴处形成喷泉。例: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中,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f,a中形成喷泉,b液体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符合要求的是  相似文献   

11.
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产生的压强差,将液体快速压进容器中。许多师生认为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导致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氢氧化钠溶液从烧杯压入烧瓶,但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很难形成喷泉,即使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也很难产生成喷泉,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喷泉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在实验室中 ,利用气体和溶剂的某种性质 ,在一特定装置中 ,也能模拟自然界的现象 ,形成美丽的喷泉。1 探讨喷泉形成的原因1.1 总结回顾高中化学课堂上分别用氯化氢和氨气做过的两次喷泉实验 ,不难总结出用该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只要从滴管挤入的液体或溶液 ,能将烧瓶内的气体大量溶解或与之反应 ,使烧瓶内气体大量减少 ,造成烧瓶内处于低压状态 ,此时打开弹簧止水夹 ,烧杯内的液体或溶液将受大气压的影响迅速涌入烧瓶内 ,形成美丽的喷泉。例 1:(1994年上海高考题第 9小题 )都能用图 1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  相似文献   

13.
喷泉实验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富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人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哪些因素能够造成烧瓶内外气体有压强差呢?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有温度、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产生压强差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使温度改变。  相似文献   

14.
a.改进的装置如图1所示。b.实验步骤。①给图1中的A,B,C,D中分别装入水、浸没过四氯化碳的棉花、滴有几滴2%硝酸银溶液的蒸馏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在自制的弯嘴滴管中加入0.5g还原铁粉,关闭止水夹m。③向烧瓶里倒入3mL苯,用自制的长尖嘴滴管吸取液溴1mL,将滴管插入到苯的液面下缓慢图1改进的装置溴、苯混合液浸有CCl4棉花铁粉mnABCD地放出,用后的滴管放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④立即在烧瓶上塞紧橡皮塞并轻轻振荡,使苯和溴混匀。然后按图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m,n。⑤挤压弯嘴滴管胶头,将铁粉吹…  相似文献   

15.
[问题]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氨气的化学性质后,对氨气喷泉实验胶头滴管中水的作用发生了兴趣,如图1所示[1]: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没有挤压胶头滴管时打开止气夹也没有喷泉产生,挤压胶头滴管时水进入烧瓶后溶解了氨气而产生了负压,这时打开止气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烧杯中的水压人烧瓶,玻璃管中空气也被吸入了烧瓶,使水与烧瓶中没有溶解完的氨气冲破了空气的阻隔作用直接接触,才能形成连续的喷泉,为此他们打算进行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种多用途的实验装置安徽寿县教研室(232200)陶曙实验用具,锥形瓶域烧瓶)、胶头滴管、双孔橡皮塞、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①锥形瓶②双孔橡皮塞③胶头清管④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内各:一.气体溶解的实验的改进必修本中对NH...  相似文献   

17.
喷泉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压强差。在一个针筒里吸满了水,用力推动活塞,这时针筒内水受到的压强大于针尖外面的大气压,水柱就从针尖喷出,如果针筒垂直向上,就是一个喷泉的雏形。要形成压强差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小容器内部的压强,二是增大容器外部的压强。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容器内部气体的量,或者降低容器内气体的温度来降低容器内部气体的压强。可以在液体表面加压来增加容器外部液体的压强。化学上的喷泉实验是融合了物理、化学知识,利用化学方法使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例析(2004年兰州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现代化城市中有各类喷泉…  相似文献   

18.
一、简易喷泉实验我们在高一学生实验<<氨的制取和性质铵离子的检验>>一课中,将氨在水中的溶解一项操作稍作改进,做成了简易喷泉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具体作法是:(1)预先为收集氨气的试管配置一只单孔塞,塞上一只胶头滴管.(2)将胶头滴管内吸满水,待试管内收集满氨气后塞好上述胶塞.(3)挤压胶头滴管上的胶囊使水滴入试管内;等试管内呈显著负压使胶囊扁瘪后,将胶头滴管的胶囊一端浸没在水槽中(如图).(4)在水面下小心取下胶囊,可以看到水槽内的水通过尖嘴喷入试管内形成喷泉.(5)将试管倒转取下胶塞,向试管内滴…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1册(必修)中氯化氢喷泉实验的装置如甲图,在此实验装置中,利用胶管向内挤压水,使一部分氯化氢气体溶解于少量水中,烧瓶中形成负压,此时松开十字夹,使烧杯中的溶液即由玻璃管喷入烧瓶,形成喷泉。如果用此法做喷泉实验,失败的概率很大,因为压缩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很难成功,现提出两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喷泉演示器     
操作方法: 先在锥形瓶中装入1/2—1/3瓶滴有酚酞的水,<做氯化氢实验时则装入石蕊溶液>,再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将带尖嘴玻管的胶塞塞紧后,倒立于锥形瓶上,按上图装置好,用嘴向弯曲玻管中吹气,将少量的液体从锥形瓶压入圆底烧瓶,使烧瓶里的气体很快溶于水中,由于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于是锥形瓶里的液体很快顺着尖嘴玻管喷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