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针对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实施体验性、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效问题,从感受需要倾听、感受不是想象、感受需要细化思考的过程这三个视角,提出要重视感受在道德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真正关注学生感受的生成与提升的教学,有助于促进道德教育更接近人性,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2.
马现诚 《高教论坛》2006,(4):111-113,120
本文从分析当前民族高校扩招后文学教育和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民族高校文学课程的教改应当在于大力张扬文学性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想像力作为文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基点,通过实施课堂内外的相关教改措施,达到提升学生文学审美和创作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教育理念认为,青少年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由此就诞生了学校的"伙伴课程",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在活动的愉快感受中健康成长,在交往的良好体验中塑造自己,使之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校教育更具有活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徐丽 《生物学教学》2012,37(4):58-60
介绍了校本课程《我的昆虫记》,带领学生在昆虫王国中翱翔,学习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的生活,感受昆虫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吴卫芬 《时代教育》2010,(9):260-261
本文从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感受出发,结合课程特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探寻并加强快乐实践教学,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转变教学方式,营造感受体验、创新共融的美术课堂。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呼唤。就此,我结合《有趣的半圆形》一课,谈谈具体做法:一、在导入情境感受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上《有趣的半圆形》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情境。当看到形态各异、跳跃多彩的小半圆形们兴高采烈地出现在大屏幕时,学生们的注意一下子集中起来。这时听见一个亲切的声音:“老师,老师!”原来是一个小半圆形朋友在呼唤老师。“你是在和我说话吗?”“是的,我们半圆形王国要举办比美大赛,我想请您帮帮忙…  相似文献   

7.
郝静 《成才之路》2011,(23):57-57
古典音乐的欣赏是幼师学生音乐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兴趣"是古典音乐欣赏课上的关键词。如何使课程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了解古典音乐,感受古典音乐之美,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爱的使者。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涌动;在感情上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暖流;在行动中信任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在言语中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无私;在教育中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爱创造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究,寻求真理,共享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在课堂上,出现更多的是师生、学生之间智慧撞击的火花,新观点、新情况不断出现,教师需要应对开放、合作教学下出现的种种可能。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的协商者、合作者。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以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外,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独特的感受,并在课堂上和课后及时调整,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FEELS"是用五个英语词语的首字母编造的一个首字母缩写词,用来代表成功的教育五个方面的观念。这五个英语词语是:Flexible-goals(灵活的目标)、Engaged-learner(融入的学习者)、Embodied-knowledge(体现的知识)、Lively-interactive-learning(活泼互动的学习)和Supportive-teacher(支持性教师)。这一理念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建设性后现代理论:以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的过程思想(也称"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威廉.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中经验的认识论及其基于此的"四R"课程思想和王红宇的课程自传及其"第三空间"的舞蹈的课程理论。作为一个概念,"FEELS"同英语词"feels",指人的"感受",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角度关注教育事件中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基于怀特海的宇宙论思想,它甚至可以被理解为宇宙的本质:即宇宙中时时、事事、处处均存在感受。"FEELS"可以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来理解和欣赏成功的教育。其基本假设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如何强化德育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解决当代德育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我们应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髓以促进高校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信任缺失与华人家族企业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任缺失是华人家族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它既促成了华人家族企业存在和发展,但也成为华人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儒家尤其提倡忧患意识,它体现了儒家士人对国事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和深切的责任意识。这与其所标举的圣人人格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规划是50多年来许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常用方法,它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相联。它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理论基础之上,包括理想的社会形式、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人的素质特征以及个体和社会的变革方式等。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实现理想的学习结果;教育对象的确定;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使幼儿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教育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面向幼儿内在品质;面向幼儿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四大布衣”为代表的布衣处士士人群在清初大都有游幕乞食的经历。作为“谋食”之举,为人作幕被视为降志辱身之举,游幕在影响士人心态的同时,也促使其诗歌内容与诗风发生演变。另一方面,游幕为布衣处士士人群提供了相对安定的薯述环境和广泛的交游范围,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水平。通过游幕,布衣处士士人群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更清楚,对他们应诏博学鸿儒科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国民教育的一大特色,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新加坡的国情入手,分析在其独特的种族、历史等社会背景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它承认和保护发明创造人的权益,鼓励社会成员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通过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有效应用技术成果、规范科技人才与成果评价、促进新技术交流等途径来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武术社团虽然促进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推动了高校群众体育性活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负面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够消除其不利的因素,发挥其的积极作用,使其能够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应用马尔科夫过程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各个等级上的转移情况来评价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的成绩,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因此,建议高校教师应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吸取其精义,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应积极响应教师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积极参与,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