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越即西瓯"、"骆越非越族",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研究认为:骆越与西瓯是越系民族之下的两个分支,先秦与汉朝时期,两者都分布在岭南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在秦代,西瓯属于桂林郡治下,骆越属于象郡治下;在南越国时期,西瓯和骆越被南越国侵占,因此史料才出现"瓯骆"一词。从考古发现来看,西瓯和骆越的文化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骆越非越族"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2.
古代越族,其内部各支系因种姓和居住地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史称百越。秦汉时期,分布在今天广西东南部、左江流域和广东高州、茂名、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红水河流域一带的骆越人,就是百越族的一个支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自然条件的差异,骆越和居住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的闽越,浙江省温州一带的东瓯越、广东省和广西东南部的南越人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公元前214年,秦王朝通过战争征服了居住在广西和安南一带的西瓯、骆越人,统一了岭南地区。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岭南,秦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秦汉时期岭南诸越族的族源、人口以及地区分布、迁徙海南岛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诸越族之南越、西瓯、骆越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4.
《教师博览》2007,(12):F0004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和岭南地区居住着众多的越人,因种姓不同,支系繁多,故统称“百越”。居住在广西地区的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支系。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增多,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百越的青铜制造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秦汉时期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5.
河西一词出现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较为明确的范围所指。至秦汉时,河西所指范围扩大转移至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魏晋南朝所指的河西范围与汉代相同,北朝所指的河西扩展至以黄河中游之西为主,包含汉代河西所指的三层含义。隋至唐代安史之乱前,河西重回汉代所指范围。此后直至民国,河西所指最终固化为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河西范围的演变,过程复杂且阶段性明显,与黄河形态及流域地形、政治地理变迁、历史文化传承、空间用语更替等密切相关,折射出中国地域概念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秦汉时期岭南诸越族的族源、人口以及地区分布、迁徙海南岛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诸越族之南越、西瓯、骆越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7.
贾小军 《家教指南》2020,(1):115-122
据悬泉里程简Ⅱ90DXT0214①:130A,汉代酒泉郡自东而西设有表是、玉门、池头(沙头)、乾齐等十一处驿置,从酒泉郡表是到敦煌郡渊泉的道路里程为694汉里(约合289公里),每个站点平均相距28.9公里(69.4汉里)。表是为酒泉郡自东向西的第一处驿置。西汉乐涫县治当在肃南明花乡明海城遗址,绥弥县治当在下河清乡皇城故城。据里程判断,绥弥到禄福之间还应设有一处驿置。禄福与玉门之间有天等三处驿置,天居中,其余两处驿置一东一西,位于东西大道之上。天当治骟马西古城。汉玉门县当在今赤金绿洲之内低窝铺以东、赤金镇西北一带,沙头县在今玉门镇中渠村一带,或即中渠村古城。乾齐是酒泉郡最西一处驿置,位于沙头之西,现存"渊泉县故城"或即汉乾齐县城。渊泉为西汉敦煌郡属县,其故城不在三道沟镇,当从他处寻之。  相似文献   

8.
汉代经略岭南时所设的行政区名多以当时当地民族俗称的山川名命名,用壮语解读“临尘”二字的意思,可确定汉象郡府治临尘县就是建在“斤南水”、“硃涯水”和“侵离水”汇合处岸边的县城;文献考辨结果可确定“斤南水”、“硃涯水”、“马雚水”、“侵离水”分别对应当今的河流为“左江(包括左江上游平而河)”、“水口河”、“右江”、“明江”,因此,临尘县较为准确的方位地址应该是在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而不是在崇善县。另外,从古骆越的分布地域范围和西汉时期“交趾刺史部图”看,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及龙州城正好是连结古代郁江流域与红河流域两大骆越区域的中心地和两大流域的水上交通枢纽,拥有汉代设置临尘县较为理想的历史条件及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上丝路”究竟始发于何处 ?它始发于汉代合浦郡和合浦县治所旧州江口港 ,即今广西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江口。这是因为 ,浦北县旧州江口港是汉代合浦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旧州江口港是古代南流江内的重要港口 ;旧州江口所在地的浦北县古来就是盛产丝绸之乡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北山经》载有三条向西流入泑泽的河流杠水、匠韩之水及敦薨之水,杠水即贯穿汉代敦煌郡的疏勒河干流,匠韩之水即今瓜州县之榆林河,敦薨之水即今敦煌市的党河。敦薨本系月氏语,张骞称敦煌,乃因战国秦汉时期敦薨与敦煌同音,故知《山海经》之"敦薨"即敦煌。汉武帝在敦薨地区建县建郡,遂据张骞所说"敦煌",命名为敦煌县、敦煌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谓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说敦薨之水"出焉耆之北",与《山海经》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的流向相反。杜佑、都实、潘昂霄、朱思本等均据实指出郦道元之谬,而清代以来《水经注》研究家仍从郦氏谬说,亟应纠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上丝路”始发港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上丝路”究竟始发于何处?它始发于汉代合浦郡和合浦县治所旧州江口港,即今广西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江口。这是因为,浦北县旧州江口港是汉代合浦郡、县的政治、经济、化中心;旧州江口港是古代南流江内的重要港口;旧州江口所在地的浦北县古来就是盛产丝绸之乡。  相似文献   

12.
广西桂林郡音乐历史悠久,并有大量音乐史料存于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中,涉及各个朝代音乐文化与民俗活动之发展,对这些史料进行剖析,研究朝代更替间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更为全面的理解广西地区的音乐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燕辽东郡东界达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由郡名演化的地域名辽东,最初即包括大同江以北。魏晋至唐,辽东作为地域名内涵在逐渐扩大,包括整个大同江流域,甚至是高句丽政权的所有辖区。高句丽人也称自己的国家所在地为辽东。  相似文献   

14.
春秋至西汉初年六百多年间,在今川西南、滇东北的昭通、曲靖至贵州西部一带,方国、部落林立,互争雄长,西僰、牂柯、夜郎为其代表,曾经名噪一时,称雄一方,既参加中原盟会,又与巴、楚、邛都、滇国交通。汉武帝开西南夷,正是以部族为基础,在僰人区域设置犍为郡,夜郎境域则为牂牁郡、滇为益州郡、邛都为越嶲郡。夜郎西部包括有今天云南昭通,贵州赫章、威宁等境域,此时的昭通境内还有与夜郎并称的"僰侯国",犍为南部的朱提(今昭通)地区则也称为"西僰"。  相似文献   

15.
河西的地域观念在唐代发生了变迁。唐朝前期的河西是指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即今甘肃西部及青海北部地区。但安史之乱后,河西之地逐渐没入吐蕃。随着唐廷对收复失地的无望,河西在地域上的界定随之发生变化,转而指代旧关内道北部的内地,即今山西、陕西间黄河以西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句丽族居地自西周至两汉时限的历史作了考证。认为高句丽是发祥于我国今浑江流域的古代民族。其先世高夷故地在西周初期曾是周朝北土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高夷之故地也被燕国纳入辽东郡的辖区;西汉昭帝元凤年间该地设置为第二玄菟郡,含古高夷和貊国的旧地;西汉末东汉初,高句丽人已占领第二玄菟郡的全部领土,即学界所称的第三玄菟郡。  相似文献   

17.
汉代每郡每年派出戍卒屯戍边区,这是徭役制度的一部分。文献记载戍卒屯戍的资料并不详尽,出土的汉代居延及肩水地区的简牍,特别是戍卒名籍的简牍,给予研究汉代戍卒新的空间,当中戍卒的籍贯和征发情况,引起颇多学者留意。陈直先生统计居延戍卒人数,籍贯汝南和南阳的百姓最多,另外,宣帝神爵年间戍卒出守敦煌郡、酒泉郡的戍卒,除来自南阳、河东、颍川等大郡外,还有赵地的赵国和魏郡。汉代赵地,例如赵国、魏郡及邻近的巨鹿等郡国,他们的编户民一样履行戍守边区的义务,现在考察所得,这些郡国有相当数量的戍边戍卒在河西地区。近年出版的三卷《肩水金关汉简》共收录6741枚出土于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府下辖肩水金关的汉简,约占1973年金关出土简牍的58%,其中包括不少戍卒名籍、出入记录,提供讨论西汉边区戍卒来源、屯戍制度等的新材料。尝试透过分析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赵国戍卒简牍,考察该地戍卒派遣边区的情况,并兼论同乡同区遣派一地,是否有乡里情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兰州地区畜牧业历史悠久。史称在汉代及其之前,包括今兰州地区在内的陇右诸郡,畜牧业相当发达: 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当时兰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征稽,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在汉代,封建政府的牧苑故址就设在今兰州榆中地区。可见,至迟在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的河内郡是汉代较著名的郡国之一,而郡守又是地方行政的骨干,故考察汉代河内郡守对该郡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汉代官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今天该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越,亦称骆越,《后汉书·马援列传》注:“骆者,越别名。”它包括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即五岭以南直至今越南中部地区。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有户215448,口1372289。至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七郡有户375624,为前汉七郡户的1.7倍。口1931843,为前汉七郡人口的1、4倍(《后汉书·郡国志》对郁林、交趾两郡户口没有记载,著者暂按《前汉书·地理志》所载之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