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香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现有11所香港高校开设自资式研究修课课程。自资式研究院修课课程普遍具有学制短、实用性项目课程为主、课程设置灵活、兼读制模式及本地生为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香港逐步推进教育产业发展及区域教育枢纽建设,自资式修课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增长,项目发展呈多样化趋势,且内地生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香港高校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来自规模偏小带来的集聚效应不足,课程设置高度市场化带来的办学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年香港职业训练局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入手,透过丈献整理及对教师和雇主的访问,对香港职业训练局课程的最新发展情况、课程发展面对的困难、急速转变的工作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护理专业中解放式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解放式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护理教育,在解放式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讨论和批判性反思的机会,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广泛地和前后关联地理解。据Rita Schreiber和Elizabeth Banister报告,当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上的冲突、师资招聘、小组活动、大组教学、权力差别、达到最低标准、个人为评价而努力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跨境高等教育的发展,赴港大陆学生数量大幅增长,但对就读港校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大陆学生适应情况的研究仍为空白。基于学生发展、跨文化适应及国际学生经历理论,以40名香港大学的修课式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经历,识别出影响大陆学生适应香港高校学习生活的4个显著因子:年龄、语言能力、未来规划、教育背景,结合其他因素构建适应情况分析模型并探讨研究发现的"适应只是选项"与"假期式研究生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5.
大陆和香港高校课程与教学创新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10年间,由于经济与社会结构剧烈变化,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建构了质量评估体系。这一全球化趋势反映出一个事实: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中国大陆以及香港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大陆以及香港的两个创新型课程设计实例的分析,关注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做出的探索与创新,探讨其设计理念、实施流程,以及存在的困境与不足,以期对两地高校教学改善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导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导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的自导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援的学习环境.在其中,学习者自己管理学习的全过程、自己控制学习步调、自我动机和自我评价、努力向他们自己可能更好的成绩和能力冲刺,教师只是承担导学、促学和助学者的角色.本文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自导式网络课程设计的概念框架,从教育、社会、心理和技术四个视角精心设计,概括总结了自导式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并提供了相应案例.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香港高等教育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香港高教育的继续发展问题  香港高等教育9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总的来说,适应了对人才的需求,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大众中对高等教育的入学需求,对香港社会经济的转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巨额的高等教育经费负担的问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问题,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矛盾的问题,等等。由于90年代预期目标的实现加上这些因素制约,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已经逐渐减缓,本科生招生名额每年仅…  相似文献   

8.
吴岩 《考试周刊》2012,(46):168-169
针对当前高校思修课的以“教”为中心而带来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建构主义学习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分析了其三种应用途径,适应新的思修教学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香港"三三制"新高中数学课程上存在着不少挑战,包括学习差异随学制的变动而进一步扩大,加深教与学上的困难等.为了更全面兼顾学习者本身在修读高中数学上不同的需要,己发表的有关数学科新高中课程建议内容可作更深入的讨论和修订.  相似文献   

10.
香港高等教育走出了一务“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而且在国际化的方向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文章对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举措、主要表现进行了简要梳理,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末,香港高等教育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而且在国际化的方向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文章对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举措、主要表现进行了简要梳理,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是香港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期,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跨进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而这一年代,也是香港高等教育发生重要变革和大跨度前进的时期。  一、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香港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奉守某种精英主义,一直至1987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还只在5%左右。但进入90年代以来,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反过去的精英主义而迅速跨入大众化阶段,以致90年代成为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从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看,60年代,香港本科以上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3.
香港高等教育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香港高等教育快速走上国际化道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的缓冲器,对高校进行监督、拨款和扶持,提升高校课程与教学的质量,如设立质量保证机制,促进高校在教与学质量的提升、定期拨款资助高校在教学方面的创新性、整顿高等教育的学制,推动高校与国际化接轨等.其次,文章试图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引领下,香港高校的通识教育、成效为本、网络信息教学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如何更有效地推动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安全管理、时间管理、信息管理、过程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香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手段和服务理念.最后借鉴香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讨论了服务式管理如何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世界教育信息》2013,(1):65-73
<正>一、国际社会中的香港教育香港是亚洲国际大都会,在2010年位列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也是一个高效率的转口港,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人士前来经商和寻找发展机会。在世界银行2012年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香港名列第二;安永(Ernst&Young)2012年初发布的与经济学人智库(EIU)共同编制的《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  相似文献   

16.
香港高等教育在过去的发展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和改革,在学校建设、师资配备、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分析研究香港高校的成功经验,有助于重新思考我们的办学理念,从而推动我们内地高校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过去3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教育人数大大增加,高等教育已经明显呈现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时期,多数国家采用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刺激企业家们通过公共、私人的投资方式参与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来.起初,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应对挑战的改革中脱颖而出,居于世界公认的领导地位.这些改革包括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关系的改善,基金和财政拨款的增加,政府和私人的投资,新的和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开发等.当然这些挑战也带来了诸如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国际学生生源的竞争问题.总的来说.在过去的30年,美国在应对高等教育内外挑战的诸多方面采取了很多创新性的措施,有些是整体的和冒进的,有些是实验性的和应急性的.全球性的高等教育发展为其所在的所有区域提供了革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国际化与高等教育交流:香港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近年来都纷纷起草教育改革蓝图,并出台一系列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把教育作为一项优先发展的公共政策,以增强本地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在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特别行政区拥有的唯一资源后,香港特区政府亦斥巨资投资教育。尽管特别行政区目前面临严重的预算赤字,但教育仍占到2004-2005年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的最大份额22.5%。本文着重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特别行政区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善其高等教育体制,以及香港的大学如何与海外大学加强学术交流,以增强本港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