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厦门大学博士生:秦国柱导师:潘懋元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6年6月27日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跻身于中国高校之林,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在中外高等...  相似文献   

2.
论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特色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跻身于中国高校之林。至90年代初,广东各中心城市相继诞生了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11所高校,它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江苏起步早,广东发展快”①是高教界的共识。90年代初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提高较快的年份,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广东这11所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整体办学效益则更为突出。②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与办学者创造性的努力造就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广东特色”,一批新办院校迅速碑身于中国高校之林。本文透视了高等教育中的“广东现象”,剖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文教重心的转移这一客观规律,并指出了片面理解“教育先行”说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4.
“校长治校”与新办院校的发展□秦国柱一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8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新办了一批地方大学,其中广东就创办了10余所。所谓“新兴大学”,一曰“新”,即创办时间不长;二曰“兴”,即兴旺发达。可以说,广东的地方大学基本上都具备了这两个特征。在当前...  相似文献   

5.
刘献君 《辽宁教育研究》2012,(12):F0002-F0002,F0003
上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专科层次高校和独立学院“升格”、“转设”为本科院校,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目前,这类院校数量已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总量的1/3,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回答“办怎样的大学”、“要怎样办这样的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这既是摆在每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现实课题,也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时代命题。由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顾永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抓住热点问题,很好地坚持研究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政策导向,很好地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大学排行榜,在国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大学排行榜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各方面的评价,也是我国大学走向自立的一个契机,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学排行榜的相关情况,采用“院校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网大2004年大学排行榜中汕头大学的排名为分析基准,从中解析出一所新办大学的优势、弱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大学的超常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8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特别是沿海中心城市相继创办了一批地方大学。10余年来,这批新办院校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不仅培养了大量“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自身也日益成长壮大,其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本文拟就师资队伍与新办院校发展的关系,从以下两个不同角度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台湾大学院校评鉴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大学院校评鉴活动于2005年8月18日落下帷幕。随着评鉴结果的揭晓,为未来的大学院校评鉴拥有审视、调节和改进的机制,并不断完善大学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2005年12月26日岁未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由其担当起今后大学评鉴之工作,使高等教育评鉴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这标志着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新大学"是指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中国"新大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中心城市办大学"的试验,其发展需要经历两次变革过程,即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当前"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需要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县域办学”是浙江省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出现的办学现象,是改革开放后继中心城市办大学、高教园区建设之后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浙江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文章分析了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办学”的现状特征、背景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独立学院“县域办学”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论地方大学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教育强省”,是加快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它对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一方面由于广东原有的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省主要中心城市先后崛起了一批市属地方高校,其办学规模在我省的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在加快省属高校的建设、积极推进与中央“共建”部委高校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办好省内各市属地方高校,其中包括引导这批新办院校通过对外合作,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办学实力,这对加快广东‘撤育强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由中央和省(部)两级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在全国涌现出了一批由中心城市创办的大学。这些学校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于地方,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队伍中引人瞩目的一支新生力量和“两级办学” 的有益补充。 一、经济发达中心城市办大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 ,“2 1 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使一大批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突破。在新的政治、经济、科技形势下 ,高等教育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地方院校应抓住机遇 ,实现跨越性发展 ,逐渐建成有重大影响的高校。一、树立“相互作用”的指导思想地方院校不应去模仿重点大学 ,因为地方院校不具备重点大学的雄厚资源、不能与之攀比 ,况且重点大学自身也要变革。如果地方院校要模仿重点大学 ,在竞争中将会失败 ,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危害。地方院校实现跨越性发…  相似文献   

14.
不容否认,10多年来,广东地方新办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在理论上加以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师资“引进”与“培养”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是,任何新办院校在创立初期都需要大量弓险师资,但这个问题在广东则更为突出,也更富于争议性。对师资的“引进”与“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问题。有的同志曾认为,内地人才的大量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态度,制约了广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曾就此作过比较深入的讨论,①谈…  相似文献   

15.
近十余年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取得长足发展,政治、经济与化起到了直接促动的作用;这些新办院校过渡模式的追求与长远目标模式可以统一起来;在学校建设发展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优先。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到2003年底全国已有普通全日制高校1472所,其中本科院校630所左右,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的分类,全国重点大学121所,普通本科院校即一般大学487所,我们就按此标准定义一般大学这一概念。一、从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分析,通过“共建、调整、合并、升格”等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我国的高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在2002年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其中,发展最快,招生数量增加最快的就是一般大学。它们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地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剧增,需求的层次也提高,这就使有一定规模和经济能力的地方中心城市(主要指中等城市)创办高等院校有了现实可能.于是,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中,一批中等城市纷纷投资办起“属于自己城市的”高等院校.这一被学者们称为“新大学运动” 的办学热潮经久不息,并且大有向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发展的趋势.“新大学运动”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由国家投资、管理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分权多级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然而,这些原来经济文化落后、连初中教育也普及不了的中等城市,毕竟对高等院校的办学、管理缺乏经验,在办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心城市举办高等院校的意义及其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对这些院校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院校本身及高教理论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根据广东的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对上述问题发表一些刍议.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由中心城市举办的高等院校称为地方院校,把举办这类院校的中心城市政府称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以来,广东省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规模水平已从1978年的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8位,高教改革的步伐和成果令人瞩目。回顾这段历史,广东省在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办大学,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是卓有成效、功不可没的。也是自1983年起,珠江三角洲为主的不少中心城市纷纷创办地方性大学,深圳、汕头、江门、佛山、东范、中山、惠州、肇庆、梅州和韶关等市先后建立10所本科或专科院校,约占全省高校总数的卫/4,其招生数占全省27%以上。这些市属大学已初具规模,办出特色,在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又应当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应然的追求。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要求下,高师院校将会面临着比综合性大学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高师院校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战略眼光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走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综合发展的路子,使走向“社会的中心”这一理念得以践行。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办大学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产物,这一举措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办学力量不足,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情况下作为国家大学的一种补充,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心城市办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地方大学有效地利用地方现有的资源,培养了一大批能够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部分地解决了地方建设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对于国家办大学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