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的奇功     
树的奇功王栋祥一棵树,就是一个消音器。噪音破坏人的听力和刺激中枢神经。如营造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低10~15分贝,达到对人无害的程度。一棵树,就是一堵墙。森林可以防风固沙,根系可以固结笼络土壤。一棵树,就是一个过滤瓶。水流过30~40m的林带,...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培育,是运用科学方法来唤醒学生灵魂的艺术,绝非一般的技艺之学。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精彩的生成比做一棵粗壮的树.那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足这棵树的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树苗;教师深钻文本则是这棵树生长的水分.只有不断地深钻文本.不断地给精彩的生成这棵树浇水.树才会生根、发芽:教师的深层反思是这棵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给这棵树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壮:课堂的深度民主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民主这土壤.精彩的生成这棵树便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4.
半棵树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像一个人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的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树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半棵树@牛汉  相似文献   

5.
鹿树     
一只小鹿从原野上跑过.树根叫住了他. 树根说:“鹿小弟.我原来是一棵树。树身被伐走了.只剩下根留在这里。可是,我曾答应过一只小鸟.让她在树上做窝下蛋孵娃娃。可是.现在……”树根说着,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6.
1教学案例 1.1问题提出。诱发思考 师: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即是退耕还林.王师傅是当地一名热心群众,退休后,他决心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下面的事:第一天,他自己种一棵树;第二天,他发动两个人和他一起每人种一棵树;第三天,这三个人每人再发动两个人加入他们的行列,每人种一棵树.如此继续,持续了一个月(30天计).请问他们能让多少耕地还林?对此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树叶欲飞     
每一片叶子都像一棵树。这是一位名人说过的话,如伏尔泰那样的名人。据说这句话曾经启发一个人开创了一门学科。取一片树叶  相似文献   

8.
半棵树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像一个人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树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1972年,咸宁半棵树@牛汉  相似文献   

9.
崔美芳 《山东教育》2013,(11):21-22
同学们,唐代诗人、哲学家韩愈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就让我们种下一棵树.让生命之树努力向上,悄然生长,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海外英语》2012,(8):31-31,63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应种一棵树。”种一棵树,这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他们太忙,没有时间去种一棵树,也没有空地能让他们种一棵树,寸金寸土的城市。每一块空地都被钢筋水泥覆盖着。被所谓的美化城市的植被和花草占据着。如今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种一棵树。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2011,(11):64-64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心灵深处的变革.就不称其为教育。因此,最高境界的教育管理当是唤醒“自觉”,它是基于对人的高度尊重,21世纪的教育需要一种自觉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我要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棵树值多少钱?一棵50年的大树,砍了去做柴禾,或做建筑材料只值几百元。有一位印度的人类学家做过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15万美元。他是这样算的,这棵树产生的氧气价值3.12万美元,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河流是一棵树。在没有见到那本地方志之前,我始终以为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并且,仅凭着想像和感觉,我也多次在文章里这么说过。但这条河,真的像一棵树,或者说,是一棵树在大地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14.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过,"一棵树上很难找到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这说明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相似文献   

15.
本与末     
有一位木匠的弟子,总爱在人前炫耀自己。一日,师傅把他带到一棵树前,问:"这棵树的枝头美吗?""当然。枝头开满的花朵是多么鲜艳美丽啊!"弟子说。一阵风吹过,枝头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你听见什么了吗?"师傅又问。"当然听见了,枝头发出的声音多么清脆悦耳啊!"弟子答。  相似文献   

16.
品绿情缘     
杨慧 《地理教育》2005,(4):71-71
赏花赏月,品酒品茶.但你是否赏过绿林,品过绿色?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面对过绿色,或是茶几上的一盆花,或是马路边的一棵树,或是山坡上的一片林子……只不过还未认真品味而已.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位弟子,总爱在人前炫耀自己。一日,师傅把他带到一棵树前,问:"这棵树的枝头美吗?""当然,枝头开满的花朵是多么鲜艳美丽啊!"弟子说。一阵风吹过,枝头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你听见什么了吗?"师傅又问。"当然听见了,枝头发出的声音多么清脆悦耳啊!"弟子答。  相似文献   

18.
哲人曾把道德比喻成一棵树。说它是枝繁叶茂、果实鲜艳还是枝叶凋零、无花无果。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此,我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这样比喻过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作为唤醒灵魂的中坚力量,对学生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说不出缘由,我从小就敬畏树。某天偶尔读到明代松江派画家宋懋晋“树为山之侣、水之伴,道路之朋友。屋宇之衣裳。故从古至今无无树之画”。顿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清朗。原来,在我们的生命里,树,无处不在。父亲是一棵树,根深叶茂;母亲是一棵树,绿叶婆娑;爱人是一棵树,英姿飒爽;孩子也是一棵树,青翠欲滴……凡在这世界里活过的人都是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