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前一时期开展的"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的讨论中,王煦华曾提出了地主阶级道德和农民阶级道德"互相包含"的论点.他在《统治阶级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一文(1964年4月6日《光明日报》)里,认定对立阶级的道德具有同一性,即"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中包含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成分在内","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中包含统治阶级的道德成分在内","两种对立阶级的道德,都包含有维护对方阶级利益的道德成分在内".由此出发,王煦华说统治阶级的道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压迫人民的一面,又有对人民有利的一面".所谓"对人民有利的一面",就是"地主阶级的道德中包含有维护农民不被随意杀害的利益",就包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毛主席在他的光辉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论述道:“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 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过程中,"异"与"同"矛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异同之间,体现的是翻译的方方面面。对翻译中"异"与"同"矛盾之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分析文化视阈下对"异"的思考。当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间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译者应把握时机,正确对待"异"与"同"的矛盾关系,积极发挥创造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4.
在古汉语中,“吾”与“我”同属第一人称代词。现在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吾”与“我”时,都作“同训互举”,不去区分其间用法的细微差别。早期的文人如章太炎先生在《正名杂义》里,也举《庄子》的“今者,吾丧我”一句为“同训互举”解。凡此,都不免给人有以偏概全之嫌。单就孔子的《论语》,其中有“吾我”两字之句则多达百余条,旁及他书,真乃“吾我”句多于牛毛也!经过互相比较,才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且有规律。现略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一条主张自强求富,改变中华民族贫弱落后面貌的改革开放红线清晰可见。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家是这条改革开放路线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们要求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所引发的开放意识,为中国近代改革路线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探究近代地主阶级改革家的开放意识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开放意识渐次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深刻领悟现时代所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无疑是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与传统的解释“から”表示主观原因,而“ので”表示客观原因的观点不同,重新论证出“から”在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愿望的同时更是为了说服听话人;而““ので”则是表示郑重的语意,也可与愿望、推量等句式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哲学方法论作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既有继承的连续性又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或超越性,即既有“异中之同”,又有“同中之异”。作者先就在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等六个方面的“同中之异”作了扼要介绍,进而着重就都十分重视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哲学方法论及其研究的主题和使命,在理论品格上的连续性和共同点的“异中之同”逐一作了比较,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分析、论证,展现了两位伟人的哲学家和辩证法大师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横行时,梁效、罗思鼎之流垄断的史学论坛,毒草丛生,谬种百出。他们假“批儒评法”之名,肆意讴歌地主阶级的严刑峻法,美化封建法律,宣扬“刑无等级”、“一断于法”的超阶级谎言。他们不仅对“法家”人物顶礼膜拜,而且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治”涂上了“革命”的油彩。他们杜撰什么:“法治的本质是变革”,“充分体现了暴力革命的作用”等等。这伙自命“理论家”的骗子们对地主阶级“法治”是如何美化的?其崇尚“法治”的狂热源于何处呢?略加剖析,便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10.
浅说“通假”与“破读”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敢泽 《语文知识》2002,(10):19-20
2001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题中有如下一题: 下边加点的字与“亲戚畔之”的 “畔”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大楚兴,陈胜王。 揣摩题目,所举“畔”字为“通假”用法,故考生务必对题中的四个备选项采用求同辨异的方法,剔出其非“通假”用法的一项。然而备选支中四个带点字都改变了本来的读音,涉嫌“通假异读”。这就未免使部分考生感到扑朔迷离,如堕五里烟云而“胡乱判案”;有些考生虽然用排除法推得正确结果,但也不一定明了个中缘由。解答此题,关键在能辨明“通假”与“破读”。怎样区分呢?下面略作浅述。  相似文献   

11.
在带领高三学生进行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时候,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试题:与会的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__轻率。试题要求在“有失”与“失之之间选择正确的一项。虽然这两个词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但到底选择哪一项才准确无误,一时笔者还未敢轻易作出判断。于是,去查词典。这一查不打紧,除了限于条件,煌煌几十卷的《汉语大词典》法找到以外,其他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影响的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辞海》《辞源》等等都查了发现它们竟然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1989年《科学文摘》提出了本世纪20个科学之谜,其中5个都与人脑和电脑有关。美国国会命名90年代为“大脑的十年”,并由前布什总统批准为法律。新近由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而成的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就是试图建立关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理论。因此,研究人脑同电脑“思维”的区别,自然语言同电脑“语言”的区别,已成为当前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神经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国内语言学界这可能是第一篇)将从9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将首先探讨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因为这是自然语言区别于电脑“语言”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带领高三学生进行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时候.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试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一、存在的前提不同 道德的前提是存在着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法律的前提则是社会存在着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品格的标准,而且,一个人的行为品格只有在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如果不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不是道德问题。比如,一个人信步在马路上,他走得快与慢,并不能说明他道德或不道德,只有在他妨碍别人走路、又不让路时,才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6.
在叙述现在、将来的事件或状态的句子中,当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曾经”表示过去的曾然,而“已经”表示现在的已然或将来的已然。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或状态的句子中,“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曾经”主要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意在说明经历本身、且这一经历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在叙述现在、将来的事件或状态的句子中,当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曾经"表示过去的曾然,而"已经"表示现在的已然或将来的已然。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或状态的句子中,"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曾经"主要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意在说明经历本身、且这一经历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宋辽双方签定的“澶渊之盟”是北宋时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个盟约不仅在北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对契丹的经济文化发展更产生积极的作用。历来史家对“澶渊之盟”多持贬议,认为盟约是北宋的耻辱,且压抑了北宋国力的增强,致使北宋在我国古代史上留下软弱无能的形象。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本文认为应当从双方历史背景及盟约对双方的实际效果来评述,才可以得出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中国书法艺术之“气”的理论本源与概念,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的特征、地位及其书法审美要求与品格。  相似文献   

20.
否定与矛盾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因此,很有必要把它弄清楚。要弄清否定与矛盾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否定和矛盾各自的内含及其内在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通常把“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等概念,放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甚至与否定范畴相混同。事实上,作为辩证法、逻辑范畴的否定,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多层次统一的范畴,它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不是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所能代替得了的,而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这些概念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尽管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