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对全国高校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四川大学于1998年实施此计划以来,将崭新的思路逐步运用在高层次人才及教职工的人事管理上,先后开展了“引进人才计划”和“985平台工程”、“214重点人才工程计划”,尤其是2005年开展的新一轮的人事改革,重在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将灵活、创新的机制引入到全校教职工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当中,从教职工的筛选聘用、升等晋级、考核奖惩等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我国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即:分配制度不合理;人才“部门所有”,教师管理实行“身份管理”;缺乏岗位竞争、择优选聘的用人机制;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提出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改革用人制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方针政策、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人事考试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干部人事工作中选人用人的重要评价手段,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高校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改变观念、引进人才;营造环境、尊重人才;创新机制、激励人才;更新观念、鼓励人才;发展思维、培养人才,以人才工作为强校之本,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5.
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高校持续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根据目前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趋势及一些高校的现状,阐述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实施全员聘用制、引入准职员制、建立用人新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推出引进人才新举措等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旨在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围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等环节,搞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人才资源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人才争夺愈来愈激烈,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人才,稳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前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有:认识上有误区、生活待遇低、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等。要解决好高校人才流失问题,要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尊重知识、人才,提高待遇,加强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流高校首先体现在人才的一流,包括一流的教师和他们培养的一流的学生。“人才强校”就是要研究怎样来培养出一流人才,而不仅仅寄希望于引进人才。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校,而人才评价又是人才强校、人才引进的关键。通过制定长远规划按需引进人才并加大校内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成才,努力营造良好、宽松的用人环境,创造良好的用人平台,为创建一流高校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发展不相适应,重文凭轻能力,缺乏资源的后续跟综措施,盘活现有人才工作不够到位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资源第一的观念;制定合理的整体规划,强化人才引进工作的计划性与针对性;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品德、知识、业绩效能全方位的考察;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培养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吸引、留住人才;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资源配置关系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是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拥有完善的人才市场,是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追求人才的产出效益是高校引进人才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将人才的内引外联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含干层与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双向复合管理模式。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是积极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动力,因此,高校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公平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高校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人才引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性,对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有效机制、稳定人才方略等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注重人才引进经费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制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对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采取主动出击、海外招聘等非常规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搭建创业平台等措施,做好人才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用人机制;现代企业应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包括人才竞争机制、“三工”转换机制、激励机制和开发机制的用人机制;企业必须创造发挥这种用人机制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西部开发的关键,人才资源的运行机制在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性。我们要在不断完善人才机制运行的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努力实现除市场机制以外的其他运行机制的创新,包括: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人才开发与利用的网络机制、人才资源的再利用的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双向促进良性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现代大学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所大学综合实力的强弱。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应该切实树立起创新的理念.遵循一定的现实依据。并设计科学的创新机制。现代大学创新机制的设计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切入:注重现代大学“创新生态”建设;转变人才观念。创新用人模式:推行现代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创新现代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机制;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及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上海人事人才工作会议:金融高管可试行兼职制 TOM财经 来源:东方早报 2005年上海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 上传出消息,今年上海将完善竞争流 动的公务员管理制,探索公务员跨行 业、跨部门、跨地区交流的实施办法, 完善正常交流机制。此外,还将逐步统 一工资外发放项目,研究制定绩效考 核和特殊奖励办法,以充分发挥收入 分配的激励作用。并推进公务员分配 和福利制度改革。 上海市人事局局长丁薛祥介绍 说:"今年要以《公务员法》出台为契 机,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竞争性和流动  相似文献   

16.
何艳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3):41-43,97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十分重要、非常及时、意义重大。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关键是更新观念和创新机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严晋跃 《神州学人》2000,(12):30-31
今年夏天,我有机会先后访问了国内大连、宁波、杭州、无锡、宜兴、南京、上海、长沙和深圳等城市,着重考察了这些高新科技园区和高等院校科研开发的状况,并就国内各地有关引进人才、项目,以及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创业、参与国家未来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解和访谈。以下是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供参考。“项目”、“人才”与“机制” 中国正从单纯引进项目发展到引进人才,“科教兴国关键是人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认识上有待更进一步,我以为“科教兴国的关键是机制”。一个可持续的创新机制,将有效地保证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18.
人才工作的理念创新在于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能动资源的认识基础;实践中运用人才时,坚持量才用人、看绩用人的原则。人才工作的理念创新的实质内容还在于构建良好的用才环境和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聘任制的沿革、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人事聘任制的历史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其进程上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改革成果的一部分,高校人事聘任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一般意义上的人事聘任,意在建立以岗位聘任为基础的新型用人制度、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的人才评价体系、多元结构工资为主体的分配激励制度、立足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等等.从高校人事聘任制改革的方向看,聘任制的改革要坚持人本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完善高校的人事聘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在全党树立起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观念。他认为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观念;树立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新观念;运用创新的观点选拔、使用人才;坚持用"四化"标准和"又红又专"标准选拔干部和人才,最终建立起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