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增选83名院士,其中湖南科学家5名。至此,我省两院院士(湖南籍和长期在湖南工作并当选的院士)总人数增至146人。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99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结果最近揭晓,我省共有6位科学家新当选为两院院士。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是: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姚守拙(化学部)。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是:中南工业大学教授黄伯云(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湖南医...  相似文献   

3.
2009年岁末,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共有48名。其中来自高校的新院士有20名,所占比例为41.7%,高于研究院所、企业及管理部门。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6.2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52人,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首次低于60岁,也是中国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王德滋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7年6月出生,江苏泰兴人。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的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9位(占总额56位院士的51.8%),中国工程院院士32位(占总额81位院士的39.5%),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我们特辟专栏,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杜庆华中国工程院院土1919年生,浙江杭州人。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在航空研究院工作,1947~1951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斯坦福大学…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林学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37年3月,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57年9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80年10月~1982…  相似文献   

8.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9.
1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侯虞钧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22年8月,福建福州人。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  相似文献   

11.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 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4.
2 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向新当选的67名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都有超过两名院士当选。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共有18名外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8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均有校长、院长、董事长等职务,仅有一人例外——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杨永斌只有“教授”头衔。  相似文献   

19.
新增选两院院士名录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年前在京揭晓。增选结果表明,中科院新院士进一步年轻化。58名新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有27名,占466%;而51—55岁的就有11人,占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清华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几十年来,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荣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1500多人中,曾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过的有近400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在各工矿企业、设计院、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