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均衡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失衡的一个深层原因,在新时期的经济背景下,非均衡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种更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对如何以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导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实施了经济区位均衡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后近 3 0年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 ,开始实施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经济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 ,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 ,面对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同样应该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实施了经济区位均衡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开始实施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经济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面对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同样应该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均衡或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正确认识到均衡与非均衡这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均衡推进模式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富帮后富思想 ,先沿海后内地战略及“三步走”目标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经济发展布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等阶段.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启动了东北再开发,由此,我国已进入实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既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其中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区域经济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在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我们重温小平同志有关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若干论述备感亲切.  相似文献   

7.
根据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遵循地区经济直辖市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非均衡直辖市发展战略。目的在于通过优先发展区位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乌鲁木齐和库尔勒,在增强自治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带动和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灵活运用了均衡与非均衡辩证法,把非均衡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来,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先富、共富关系难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目标导向。“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核心。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振兴西部经济并最终实现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部署上 ,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开创了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之路 :毛泽东以内地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邓小平以东部沿海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江泽民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地区的选择以及处理好优先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几个方面。江西可以运用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长江开发战略是在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不断发展完善的深化过程中逐步提出与确立的。从理论上对这一战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体系,正确制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均衡推进经济发展模式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着重探讨了邓小平非均衡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两步走战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发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第一步战略的实施从经济特区试点开始。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等教育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利用“后发优势”超常规发展?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态势使云南作为资源大省唯独教育资源处于劣势。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培养目标综合化,高校管理自主化,教学资源信息化等等趋促使我们必须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多模式发展战略,合作引进战略,创新系统战略和名牌特色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云南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智慧结晶,它内涵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和战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时期,“两个大局”的思想及实践为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17.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是以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为理论依据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个阶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概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走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之路,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其中,特色化发展是其首要的战略选择,非均衡发展是其优化的战略选择,跨越式发展则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性而科学的发展之道,其着力点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旨要在于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概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走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之路,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其中,特色化发展是其首要的战略选择,非均衡发展是其优化的战略选择,跨越式发展则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性而科学的发展之道,其着力点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旨要在于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