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SNS社会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标不仅是提供书籍的典藏借阅、科技文献的传递,还需要面向读者提供可靠的网络交流服务平台。文章阐述了在Web2.0时代,从建设图书馆SNS社交平台起步,逐步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新型图书馆服务和用户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Web2.0时代和泛在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构建虚拟知识社区,建立SNS社交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一站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动态双向的信息导向,为读者提供资源共享、知识导航、资源定制与推送、社交网络、客户端等服务.论文指出: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的方式有嵌入式、独立式和联盟式,有利有弊,图书馆可根据自身馆情选择适合的方式开始虚拟知识社区的建立工作,不断拓展图书馆业务范畴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SNS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以Web操作系统作为基础,将所需的功能封装在模块内,作为SNS架构的基础;实现数字图书馆与读者的交互、内容聚合、数据协同、信息服务等诸多功能的集成;进而实现SNS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为读者提供多种功能一站式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情况,以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为例,论述如何利用多种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空间、日志、微博、动态、好友圈、群组、图片、视频等功能模块对图书馆信息知识资源进行推广展示、存储记录、广泛交流和共同分享,通过交互信息阅读、挖掘有价值的网络性知识,使读者利用学科社交网络平台得到即时、方便、高效、快捷的受助、自助及互助式信息服务和知识获取,从而实现基于社交媒体的学科信息交互阅读和知识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社交网络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社交网络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依据与要素,探究了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图书馆引入社会性网络服务存在的融合不足、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构建基于SNS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架构,以SNS作为Web操作系统的在线底层架构,把各项功能封装成基于内容管理的模块化应用建于SNS基础架构之上;以SNS的开放关系链作为应用的数据关联基础,实现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数据协同、内容聚合、信息服务等功能的集成;并对包括用户生成内容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协同整合和统一管理,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纸本期刊的管理为例,通过研究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资源的现状、读者使用情况、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对比等,探索数字图书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本中文期刊订购与管理方法,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在实现文献保存职能前提下,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中文期刊资源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促使图书馆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深化数字化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阐述高校数字图书馆内涵、特点及其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论坛》2006,(1):16-16
全省各图书馆:为加强全省图书馆同行的交流与联系,推动我省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决定于2006年10月中旬在省内(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2006年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年会暨湖北省图书馆学会现代化委员会研讨会”。主题:数字图书馆——理想与现实。分主题: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门户;理论、技术、实践;信息网络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平台构建与安全;技术、应用与经验;数字图书馆开发平台的选择;数字资源安全与可用性;自建数字资源;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资源组织与管理(含随书光盘管理);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的…  相似文献   

10.
学术社交网络是重要的科学信息资源平台,但少有研究关注高校图书馆对其揭示和利用问题。对我国137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ResearchGate、Acadmia.edu、Mendeley和科研之友4个典型学术社交网络的揭示和利用现状的调查显示,仅有8所图书馆对单一学术社交网络进行了揭示,显示出学术社交网络并未引起广泛重视。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学术社交网络的重要性、与科研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制定学术社交网络发展政策、将学术社交网络与现有资源予以整合、以及深入利用学术社交网络进行科研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