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两旁青砖高墙,中间青石铺路。这是安乐巷27号门牌,座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挂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朱自清故居”五字,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故居就和他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郭良夫先生编选的《完美的人格》里的一个细节:朱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时,总是喜欢穿平底布鞋,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只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听同事们阔论。朱先生在会场上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  相似文献   

2.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  相似文献   

3.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朱先生批改作文的这段逸事触发了笔者对工作中倍感困惑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作文到底如何改?作文批改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事情。两周一次的作文,多则一百多篇文章,既要找出错别字,又要批…  相似文献   

4.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拐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这是安乐巷27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发现这种锈砖老墙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  相似文献   

5.
①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弯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这是安乐巷72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悬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以为这种锈砖老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  相似文献   

6.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拐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这是安乐巷27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悬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以为这种锈砖老墙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  相似文献   

7.
读著名诗人冯至的散文《朱自清先生》,如同坐在一个尊长者面前听他回忆自己的老朋友:絮絮而谈,娓娓而论,色声平和。然而正是在这平静的回忆之中,透露出脉脉深情。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抒情特色:细微之处显风范,平朴之辞寓深情。平朴的抒情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的选材上:避开重大事件,尽选细微小事。作者所写是朱先生25年的人生厉程,作为一个文坛高手、民主斗士的朱先生,可写的显赫之事可谓多矣!且不说备受推崇的散文佳作;仅就其在抗战纪念会上的振臂一呼“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朱自清短文《这一天》)仅就其面对着国民党的刀枪,疾书《闻一多先生》,  相似文献   

8.
无论理查德·布兰森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他都会相当引人注目。你已经见过那个形象了。他咧着嘴笑,那狮子头的发型让年届56岁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在船头迎风破浪的汉子。他的个子不高,但人们都说你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他从不在一个地方久留到让你有机  相似文献   

9.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一次视察活动结束时路过一个小镇,从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高声喊着他的小名:"雅克,是你吗?"希拉克顿时停住了脚步,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坐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我买了由张圣华主编的"大师背影书系"系列丛书,这里有朱自清、夏丏尊、陶行知、蔡元培、叶圣陶等名家的作品。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人出现之后近一个世纪了,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一批人?翻了一遍之后,我最近重新读了《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一书,朱先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教学经验一次次引发了我的思考。朱先生认为,"五四"以前的学生,他们真正的底子是古文,这些学生在入学校之先,  相似文献   

11.
《新高考》2008,(10)
一次,朱自清的学生王福茂写了一篇作文叫《可笑的朱先生》。文章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之难,由来久之.1946年蒋伯潜在<习作与批改>一文中写道:"从前,我和朱自清、刘延陵二先生同在某校教国文.朱先生和我是努力批改作文的:刘先生却从不批改,而且常笑我们‘可怜无补费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大师、著名诗人和学者 ,然而 ,终其一生的职业则是教师。他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都倾注在教育上了。在朱自清先生的众多著作中 ,有他撰写的5首校歌和4首清华大学年级歌。1920年 ,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回到故乡扬州 ,到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 ,并担任教务主任。他义务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这首歌只有10句 :“浩浩乎长江之涛 ,蜀冈之云 ,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 ,学术健全 ,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 ,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 ,努力我八中。”这首校歌 ,词简意深 ,朱先生提出“人格健全…  相似文献   

14.
无情的时光随着季节的一岁一枯荣带走了许多许多……但总有些人物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他们的身影、笑声随着他们的文字永远地流传了下来,还有他们的故居。在这个热闹甚至喧嚣的时代,到处都是旅游热点、风景名胜,他们的故居却宁静地躲在十分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一如他们生前的人生追求。看哪,窗外繁花似锦,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到沈从文、朱自清、萧红的故乡去,推开他们的家门,深深地缅怀……——荆坡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在《朱佩弦先生》的回忆文章中写到,朱先生“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剖析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如果表现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紧张,眉头皱起,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朱自清先生上课十分认真紧张,郑振铎先生的印象也是如此。郑先生在《哭佩弦》一文中说道:“每一堂课,在他(朱自清)是一件大事。尽管教得很熟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一向以语言优美著称,而余光中先生曾撰文批评朱先生"的"字短语用得太多,显得累赘.究竟是朱自清先生在运用语言时犯了错误,还是余光中先生的批评有失公允,应该是一个值得细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在文章中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如果将现当代散文当成一座大花园,那么朱先生的文章可堪大花园中最耀眼夺目的一簇鲜花,而《荷塘月色》可谓是里中“花魁”。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可堪情感真挚.构思纤妙之精品。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是把散文当诗来写的,这是我们读到他的《绿》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感受。凭着诗人精确的观察和细腻的抒写,自然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绿》是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的四篇散文之一。《温州的踪迹》陆续写成于1924年2月至4月,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其时,朱先生在温州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温州,旧称永嘉,山川秀丽,是南北朝时代著名诗人谢灵运游览的胜地。《绿》中的仙岩,是位于浙江瑞安东北四十余里的一座名山。山顶有黄帝池,广二十余亩,水分八脉,倾流而注为深潭,风景极为幽峭美丽。朱先生在温州时,去过两次仙…  相似文献   

19.
凡是读过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读者,总会对朱先生的散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里有什么艺术上的奥秘呢?如果认真体味,反复咏读,我们会发现,这个奥秘就是:朱自清在他或朴素、或细腻、或绮丽、或纤浓的文字中,灌注了一段真挚而又深沉的感情。因为散文要感动读者,就必须表达出时代的、社会的也即是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者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鲁迅在谈到五四时期散文成就时早就说过:“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相似文献   

20.
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想见其为人,全然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许多回忆录也都谈到他温良恭让的性格;可是他也有刚正严厉的一面。据张清常先生《怀念佩弦老师》一文回忆,朱先生不再兼任清华大学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