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借了一条钻石项链炫耀自己的魅力,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料项链丢失,她只好隐瞒好友慢慢来赔偿。为偿还债务,她与丈夫节衣缩食,劳苦工作了十年,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作者以此达到讽刺的艺术效果,玛蒂尔德也一度成为“欲望与虚荣”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项链》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项链”为线索,组织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基本情节。它深刻而又辛辣地嘲讽了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读完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一文,眼前挥之不去的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晚会上,她是身着“新袍裙”,脖子上戴着“金刚钻镶成的项链”,“时髦”、“迷人”,娇美如花、光彩照人如贵妇人;大街上,她是“挽着头发”, “强健粗硬而且耐苦”但坦然的平民妇人。这两种影像叠印在脑海中,鲜活如生。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历来为人称道,这篇小说思想深刻,艺术上也颇有独到之处,称得上是莫泊桑的精心杰作。从美学上看,这篇小说除了形式美外,还极富耐人寻味的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小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所以我们在细读《项链》时也会体会到这篇小说中的种种  相似文献   

5.
读完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一文,眼前挥之不去的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晚会上,她是身着“新袍裙”,脖子上戴着“金刚钻镶成的项链”,“时髦”、“迷人”,娇美如花、光彩照人如贵妇人;大街上,她是“挽着头发”,“强健粗硬而且耐苦”但坦然的平民妇人。这两种影像叠印在脑海中,鲜活如生。  相似文献   

6.
论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莫泊桑差不多是唯一的可以和他同代——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相媲美的作家。他在暂短的创作生涯中,贡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短篇小说就达三百余篇,被推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脍炙人口的短篇杰作——《项链》,就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名叫玛蒂尔特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贫困、爱慕虚荣,为出席部长家的晚会借了项链,出了风头,丢失项链,为赔偿项链,历尽十年辛酸的悲剧。作品通过这个悲剧,辛辣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严厉谴责了那金钱万能,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7.
小说《项链》人选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已经许多年了,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总是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对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即次要人物则很少提及,事实上,《项链》这篇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作者莫泊桑精心安排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小说《项链》入选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已经许多年了,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总是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对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即次要人物则很少提及,事实上,《项链》这篇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作者莫泊桑精心安排的角色,是小说主要人物的非常重要的陪衬,他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命运的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议项链”,是《项链》这篇小说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从情节看,小说从“借项链”写起,经过“失项链”,写到“赔项链”,故事已经结束,主题已经体现,结构已属完整,为什么还要写“议项链”?按照小说创作的基本要求来看,的确,创作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它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写了“议项链”这个情节,点破了钻石项链是假的,使情节发展出现了新天地,使作品更具有激动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结构更加奇特、完美、自然。这…  相似文献   

10.
曾春晖 《课外阅读》2011,(2):195-195
重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塑造了美丽动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丢了项链,因赔偿项链而品尝十年艰辛生活。不记得谁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虚荣”,虚荣心,女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向往过高雅奢华的大资产阶级生活,希望在舞会上成为男人赞美的焦点,女人羡慕的妒点。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家庭都存放有虚荣的染缸,玛蒂尔德染上虚荣之色,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可玛蒂尔德因为偶然丢了项链,因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品尝了穷苦人家的辛酸,不禁令人为其命运唏嘘。  相似文献   

11.
李月玲 《考试周刊》2010,(18):36-37
《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路瓦栽的太太——玛蒂尔德(小说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直至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故事,尖锐地讽刺了贪图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和这种风气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凡是读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人,无一不为作者精巧的构思而拍案叫绝。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一再制造机会,让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在教育部长举办的夜会上出尽风头。小说的后半部写女主人公倾家荡产赔偿项链,为偿还债务过了十年艰辛的生活。最后,作者来了一个笔锋陡转。她为之倾家荡产,艰辛十年去赔偿的原来是一副假钻石项链,这一  相似文献   

13.
仔细研读《项链》,觉得爱慕虚荣,追求享受只是马蒂尔德性格的一个侧面,而诚实正直、勇敢坚强、辛勤耐劳才是她性格的主流,小说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以及假项链的故事情节,完成了主人公性格的发展转变,从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宣扬了劳动能改变人的生活困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常,我们读《项链》时,总是居高临下地批评嘲笑因追慕荣华而陷入困境的悲剧人物玛蒂尔德。其实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她,我们会发现玛蒂尔德身上的优点。对这个人物,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同情,而不单单是讥讽。首先,让我们关注小说中的另外两个配角人物:路瓦栽先生和佛来思节夫人。这两个人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们是“促使玛蒂尔德最终走向悲剧深渊的关键角色,对玛蒂尔德整个悲剧命运的进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刻画了生活环境,为主要人物玛蒂尔德提供了活动的背景。路瓦栽先生也同样爱慕虚荣。晚会的…  相似文献   

15.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写的脍炙人口的一个短篇。名为短篇,实则篇幅较长。原教学参考书定为三课时讲完。过去,我按常规教学,介绍作者、划分段落、处理生字词、分析人物、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等,也曾用过三四课时进行教学,结果课堂效果不好。现在我自觉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地处理教材,仅用一个课时,就能突出重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个课时中,我着重处理两个问题:1.这篇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有哪些情节?2.小说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启发、点拨,同学们明白:线索是“项链”,围绕线索形成了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等五部分,构成了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而这些内容的讲授,仅用十分钟。接着重要的是对路  相似文献   

16.
郝小奎 《阅读与鉴赏》2009,(11):34-35,19
笔者对于莫泊桑小说的理解,是从《项链》开始的。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借女友的项链参加舞会.却不慎将项链弄丢。为了赔偿这条昂贵的项链,玛蒂尔德一家苦熬十年,历尽艰辛。可在她还清所有的债务之后,却偶然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来是赝品。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的小说名作《项链》易给人技巧性太强的印象,表现之一:玛蒂尔德丢项链之后没及时向朋友说明真相。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处,此处似乎确有斧凿的痕迹——作者为了使情节按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而有意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紧接着便是十年苦难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项链》乃喜剧而非悲剧《项链》自问世以来,深得中外读者的广泛喜爱,但《项链》也仅仅是篇小说,说到底,它不过是讲了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一个女人想风光风光,想表现表现那美丽的形体身段,出出风头,结果风头倒是出了,却乐极生悲,把使她显尽风头的“宝贝”项链给弄丢了。她为赔偿那串向好友借来的项链,付出了十年的辛劳和青春。最后抖出“包袱”:所借项链是假的。———而我们常没来由地把它拔高神秘化,硬要说它是“批判了什么什么”,“揭露了什么什么”。其实顶多是讲了一则显得有点“巧”的故事而已。《项链》巧就巧在“那项链原来是…  相似文献   

19.
小说《项链》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闪耀在文学长河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从人物、情节或者主题等方面切入,很少涉及到叙事节奏。小说的时间安排包括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这其中的差异就形成了叙事节奏的差异。作者刻意的压缩、拖延叙事时间,就形成了特定的节奏,而这背后的原因,是需要读者思考的。本文以《项链》为教学内容,从叙事节奏角度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王燕玲 《中小学电教》2008,(10):109-109
<正>莫泊桑的小说以情节的出人意料而著称于世。小说《项链》的结尾尤其耐人寻味,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在文坛也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人物有无现实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大致体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