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最近在报上看到鲁彦周一篇散文,得知作家叶楠已于今年4月逝世,颇觉意外。叶楠去世怎么没看到媒体报道?可转念一想,媒体不报道作家逝世消息,不刊登悼念文章,并非叶楠一人,像儿童文学作家、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任大霖,《神笔马良》作者洪汛涛,诗人公木、陈晏,作家李准等去世后,有的媒体仅发一条不起眼的简讯,有的则连豆腐干般的消息也不发。可让人费解的是,歌手张国荣跳楼自杀,却被许多媒体热心炒作,不厌其烦地登消息、发照片、刊特写,花了不少版面。规格之高,火爆文字之多,和一些著名作家逝世对比,有天壤之别。我想张国荣的歌唱得好,戏演得…  相似文献   

3.
鲁杨 《出版参考》2011,(2):46-47
著名作家肖复兴文学成就斐然,而其儿子肖铁也称得上后生可畏。当年,肖铁以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大四那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录取。如今已获得博士学位。肖铁是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著有长篇小说《择校生》《飞行的杀手》等作品。  相似文献   

4.
男孩之死     
一个小男孩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阑尾炎手术死了,但关于医疗故事的纠纷远远没有完结  相似文献   

5.
兰成长之死     
发生在山西大同的《中国贸易报》地方记者站工作人员兰成长被打致死事件,使一直以来围绕着煤矿在地下运转的利益链条砰然断裂。人们看到,围绕着巨额利益,黑矿主、地方职能部门和鱼目混珠的新闻队伍,相互形成了怎样的共享潜规则  相似文献   

6.
钱云会之死     
2011年1月1日,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原村主任钱云会死后第七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摩肩接踵,拼命想把自己塞进钱云会家那座不堪重负的二层小楼。  相似文献   

7.
白崇禧之死     
杨帆 《全国新书目》2010,(11):47-49
本书精选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为微妙,因此也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25人,力求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  相似文献   

8.
卢作孚之死     
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谈到近代中国工业化四位不能忘记的人物:张之洞、张誊、范旭东和卢作孚。由于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上没有相关记载,这一谈话的背景一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的文章说源于毛1952年5月15日与黄炎培的谈话,《卢作孚文集》则称源自1955年5月毛在一次会议上对张澜、黄炎培等人的谈话。  相似文献   

9.
杨朔之死     
杨朔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各种传言,目前还是一个谜。1975年12月,杨朔去逝7年后,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骨灰盒里没有骨灰,仅放置了杨朔生前使用的老花镜和一支钢笔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之死     
翁元 《出版经济》2006,(5):25-26
1975年4月5日上午,蒋经国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到士林官邸来看望父亲.通常,他早上会和蒋介石就一些政务,做短时间的交谈,他们交谈时,从不避讳我们这些在一旁的随侍.那天,我依稀听见蒋经国告诉老先生,说他上午要去参加纪念张伯龄先生的100岁诞辰,下午还要到阳明山陈大庆和苟云生的坟上看看.一会儿,他就退出老先生的房间,从小楼离去.  相似文献   

11.
黄远庸之死     
黄远庸(1885—1915),名为基,远庸其字,江西九江人,是民国初年名震一时的新闻记者、评论家。以笔名远生在南北各报发表文章,并与张君劢、蓝公武合办《少年中国周刊》,时人称为梁启超门下三少年,或称新中国三少年。  相似文献   

12.
完美之死     
  相似文献   

13.
英茵之死     
2007年的一天,我在上海建国西路一家小咖啡馆,通过他人拿到朱兆和的回忆资料.那时,朱兆和已经去世了. 朱兆和是名副其实的小开.他的家在绍兴路,七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四个网球场,画出了一个大弧形,半条绍兴路都在里面了.地中海的门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巴黎贵族沙龙的客厅.朱兆和随父亲住在其中一栋最豪华的宅子里.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之死     
述弢 《北京档案》2002,(12):30-32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而已故的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煤老板之死     
煤老板手里有了一大笔钱,这让他们觉得挣钱很容易,其中有些人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刺激。据说2009年有煤老板到澳门去赌,一输就是几千万。在经历了事业上的大起大落后,昔日的煤老板、山西省孝义市西辛庄镇王才堡村村委会主任沈瑞祥于7月28日,在吉庆酒店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跃。将近一个月后,酒店清洁工老栗对这个小个子男人仍然记忆犹新:早上6点刚过,他穿着白睡衣,蓝短裤,反穿着两只袜子,一只白的,一只灰的,从酒店前门冲了出来,又从后门跑了进去,我们还以为这个人是神经病?或是意识到这样的字眼对死者有些不敬,老栗脸上掠过一丝不安。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27年6月2日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水自杀.死亡原因:义无再辱.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之死     
李国文 《出版经济》2006,(10):20-21
"宫",即是去势.司马迁可算是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中,一个很特别的例子,恐怕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惟一."宫"和去势,是一回事,但性质有所不同."宫"是刑法.去势,在有皇帝的年代里,是当太监的首要条件.若不想当,也就不必去势.当然也有或被父母鬻卖,或因生活无着而净身入宫,不无被迫的个例.但大多数被阉者,甘愿去势,是作为谋生手段,求得进宫.因此,这班人对于不男不女的第三性状态,较少屈辱感.而且一旦成为太监,生活在无数已将"那话儿"连根切掉的人中间,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可能笑话谁,裤裆里有没有那个玩意儿,便是无所谓的事了.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丹之死     
一 1934至1935年,是陕北苏区大发展时期.1935年2月,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实现了两个苏区(陕甘边与陕北)党组织和两个红军(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9.
诗人之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子是必死的。 他模拟的幸福是:做养马这么贵族的活动,做劈柴这么阳光环保的事业,环球旅行,闲极无事,不事生产而有恒产,还是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20.
克隆牛之死     
说来滑稽也。一位曾经采访前一时期热闹非凡的山东曹县克隆牛实验的记者,在被问及克隆牛为什么先后死亡的时候,他竞答曰:被记者吓死的。听者愕然。就像只闻狗咬人,未闻人咬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