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面临的各种困难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一场新的革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席卷而来,构建服务型政府成为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电子政府建设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德平 《中国软科学》2002,(4):66-70,85
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相继提出适应了信息化时代中国政府职能和权限的改革与变动,是以后者作出的适时合理定位。而“电子政府”的创建与推动,则为中国政府权能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设备与技术路径支持。这为政府职能、政府运行方式的变革与改进,为政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空间,是中国现阶段政府改革的又一新取向。是时,电子政府提供了真实、公开的政府信息环境,促进了公民大规模和高规模和高强度的政治参与,使公民的参与水平产生质和量的改变,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广  王银平 《科教文汇》2007,(11Z):137-137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及政府管理实践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职位设计提出了迫切需求,以平衡现代政府发展对有效性和有限性的追求。本文立足中国实际,顺应改革潮流,采用背景分析、同类比较、重点突破等方法,对政府职位设计进行全面剖析,并以引入职位设计后的政府管理模式体现中国政府实施职位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失败"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所涉及的一个主题,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论题.市场经济在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各国政府在改革进程中长期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市场不是完美的,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来调节;同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失败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的一种普遍现象.公共学派关于非市场缺陷以及政府失败问题的分析,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发挥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的机制及手段等,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创新成为了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应以构建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建设学习型政府,是创建知识型政府和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客观需要,是中国政府应对挑战、寻求制胜的法宝.本文从"3E"价值追求出发,了解到学习型政府的特征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学习型政府的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该从营造学习氛围、加强体制建设、完善政府职能等方面来创建学习型政府,以期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政府行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朝向的体制改革。与此同时,政府机构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制度性变革。然而.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被认为一直摆脱不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个“循环怪圈”。本文以政府规模为绩效指标,实证地评价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得失。首先,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阐明了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基于比较研究,提出了最适/有限政府的新理念。最后,基于中国的相关数据.讨论了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通过国家科技远景的设定和实现,对学习型政府的构造过程。这种功能正是规划与计划最为重要的“过程意义”。然而,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于规划意义的认识较多地停留在其对于国家或区域科技、经济带动等效果层面,往往忽视了“过程”这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野,围绕学习型政府构建的核心问题,探究规划对于学习型政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着手,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的政府角色,并探究政府角色的立法结构从典型的"目标导向"模式向新型"主体导向"模式重组的问题,最后就重塑政府角色提出修订相关法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岚 《现代情报》2015,35(3):37-41
针对政务微博发展的特点,将公众参与政务微博划分为2个层次,即关注层和互动层,结合TAM模型、动机理论、信任理论提出地方政务微博公众接受模型,对概念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构建其观察变量,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从企业、院校、政府及其相互协同的角度出发,对日本超智能社会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日本超智能社会通过以政府为主的阶段性政策制定、以院校为主的知识创造与人才培养、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充分促进产学官三者的协同合作,从而推动了超智能社会的逐步发展与实现。并对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顶层设计提出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及热点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天鹏  莫太林  周长霞 《现代情报》2017,37(11):147-155
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视角,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9-2017年所收录的政府数据开放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5.1软件绘制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知识图谱,从研究现状、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后发借鉴优势突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理论的引入和界定时期(2009-2012);本土化理论建构和初步地方实践探索时期(2013-2016);理论成熟和国家层面实施推进时期(2017年及往后)。最后,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整体可以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一是国外政府数据开放制度比较、实践经验总结及启示和借鉴研究;二是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概念起源及辨析、影响因素及价值创造等基础性研究;三是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顶层设计及推进策略研究;四是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评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五是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与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协同推进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创新”首先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Henry W.Chesbrough提出,并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反响.最近,关于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的讨论方兴未艾,政府及企业家都不同程度的关注了开放式创新体系.文章简要梳理了开放式创新理论体系,对深圳构建开放式创新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该体系的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中国本土31个省级政府网站的服务项目设计以及网站服务内容,对其发展阶段、基本类型和网站设计中增加公众参与的民主导向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包括我国政府网站目前整体上处于从目录服务阶段向在线办事阶段过渡时期,政府网站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综合服务型、商务促进型和消费服务型:我国省级政府网站中分别可以找到促进代议民主、多主体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电子政务项目或服务,但涉及多主体民主和直接民主的项目尚存在不足.最后,本文倡议网站设计者根据民主理论的指导促进公众参与和电子民主.  相似文献   

18.
梳理美国政府关于无人机系统的系列通报和其他研究报告,基于三螺旋理论,从政府、大学和产业的角度剖析美国无人机发展的基本策略,分析3方面主体各自的角色和相互交叉、彼此协同的职能,构建三螺旋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对我国无人机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认为,政府推行专利税收激励政策的原因是希望减轻专利活动本身存在市场失灵,但上述解释未考虑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差异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Tiebout理论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将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实行"用脚投票"。依据专利征税模型结果分析,缺乏税收激励的国家将丧失专利等流动税基的税收利益,而提供税收激励的国家将获得税收利益。由此展开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政府推行专利税收激励政策的重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汤志伟  李洁  韩啸  邹叶荟 《现代情报》2016,36(11):76-81
本文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经验数据测量用户使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务微信后需求获得满足的情况,基于此,比较分析3类政务服务平台的优、劣势和相互关系,并提出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在这3类政务服务平台中,政务微信最符合当下用户的使用需求;但用户对政务微博的使用更有深度,而政府网站在前两者的冲击下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一方面应采用生态位泛化策略,重塑政府网站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从“重建设”走向“重运营”,协调三者的发展,提高电子政务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