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人教版必修教材上P19有这样一句话:“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达。”我觉得这句话太概括,请您为我们具体讲解一下,好吗?  相似文献   

4.
胡瑾 《地理教育》2004,(6):48-49
太阳高度角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关太阳高度角计算的题目,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棘手,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高考综合复习中,有针对性地把它们整理归类,和学生一起寻找技巧,攻克难点.现将有关太阳高度角与房屋建筑关系的几例题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秦友华 《考试》2010,(5):72-74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有关太阳高度角问题的分析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如何分析、如何计算常常困扰着大家,有何捷径是大家多年探索的方向。现向大家介绍用几何原理分析太阳高度角的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7.
8.
秦友华 《考试》2010,(Z1):72-74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有关太阳高度角问题的分析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如何分析、如何计算常常困扰着大家,有何捷径是大家多年探索的方向。现向大家介绍用几何原理分析太阳高度角的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一直是地球运动中的重点和难点,考生遇到此类问题时常难以应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掌握以下公式,有利于快速解题。1.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同侧取"-"号,在赤道的异侧取"+"号)  相似文献   

11.
纬度 赤道上 南北回归线之间(以南北纬10°为例) 南北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H)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樊天才 《甘肃教育》2014,(10):86-86
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人教版最近两个版本的教材都仅通过图片来显示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省去了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过程。但这两年全国各地高考题中却屡有涉及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及相关内容,在高考备考中轻松地应战,笔者摸索出一个比较简便易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下面,笔者对这种计算方法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将太阳高度角“做出来”的实验,使学生体验知识“创作”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为地理教师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陈书来 《地理教育》2014,(10):39-40
正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节"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地理学习阶段难度最大的知识点之一。能否化难为易或另僻佳径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整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较有探讨性、实用性的课程,并能有效激活知识,应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努力的方向。一、太阳高度角在时间上的变化首先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1)探讨,明确地球公转到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这四个地点(或说四个日期)时,因地球本存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每天太阳也是东升西落。  相似文献   

16.
陈治全 《生活教育》2014,(23):91-93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基础理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按新课标的要求,不仅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蕴藏的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一道不容易迈过的门槛。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传统板图、典型例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力求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一、激励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自主总结规律性知识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自太阳直射点(90°)向南、北递减。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日出时0°,正午时增至最大值(不一定为90°),日落时降至0°。3.日出日落方向的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极昼、极夜区以外的各地皆日  相似文献   

19.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的变化,可以判断一地的昼夜状况、季节变化,也可以判断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斜角度、计算楼间距等,但是太阳高度角(包括正午太阳高度角)还有几种用途,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