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三部曲之一,不仅反映了儒道两家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释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可以从林语堂对中国三大哲学思想的理锯、释家思想在《京华烟云》中人物安身上的体现两个方面来印证这一观点,也借此消除认为《京华烟云》仅反映儒道思想的误锯。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传统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家在哲学、政治、道德、人生观、美学、宗教等各方面都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在历史上除了少数时期作为显性文化存在,而多数时期则以隐性文化在思想文化史上起深层作用和影响,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柢具有深层意蕴的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是先秦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时期两大基本美学派别。在先秦,儒家美学主要指以孔子为代表,包括孟子、荀子以及《乐记》等在内的美学;道家美学则是指由老子开创,以庄子为代表的美学。下面将儒道两家美学思想做一粗略的比较。 美学思想的出发点——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 儒家和道家都是以解决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和人生幸福为出发点和前提的,或者说,他们的美学都是在思考、关注和体验人的存在状况和生命意义的哲学反思中所形成和阐发的。他们的美学与他们的哲学、伦理学融为一体,是一种注重情感体验和精神修养,以把握人生境界的美学。他们对美和艺术的运思和言说,是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分不开的。所以,如果说儒道哲学是人生哲学,那么,他们的美学就是人生美学。与时代上大致相当的古希腊美学不同,中国先秦儒道  相似文献   

5.
以"五行"文化特性建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部分小说人物形象叙事的一种特殊方式。"五行"之特性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特性生成,使其成为人物形象叙事的重要原型密码。其中猪八戒与林黛玉属"木",其思想、性格具有"木"的文化特性,揭示出"五行"作为文化密码对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影响;但两个形象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有所不同:猪八戒是感性的厚重,林黛玉是灵性的升华;猪八戒是喜剧,林黛玉是悲剧。这不仅反映出两部作品思想意蕴的差异,也体现了两部作品美学旨趣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无疑是被传统思想文化浸染得很深的文人,在其诗作中透射出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儒道思想在其诗作中有其隐性与显性的呈现。通过对戴诗创作心理的分析,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一位现代作家与传统文人在创作心理上的深层契合。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关于儒学、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探讨较多,但关于道家思想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则很少关注,或忽略不计。然而在日本历史上虽然道家未像儒学、佛教那样成为日本的官方意识形态,但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则是深入而广泛,可以说道家思想亦潜入日本文化的深层,对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文化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茶道乃变装了的道家哲学",道家的美学、伦理、智慧被实用主义地贯彻于茶道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白璧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方面。而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白璧德也讨论了道家思想的问题,主要是在与西方浪漫主义传统的比较中展开进行的,一方面在自然主义、艺术创造上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在情感倾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存在差异。白璧德对道家思想的阐释是缺乏深度的,反映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往往是执一种工具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它们在治国思想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内圣外王”是它们治国思想的共同核心,正因为如此,最终形成了中国主流文化的儒道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10.
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开篇,经过庄子的阐释和升华,终成中华民族自成一派独特之哲学.道学以其独特的思辨智慧,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浪漫诗性的人文情怀,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国哲学的思想沃土.历三千年时光,走下哲学境界的神坛步入伦理世界的规范立场,成为潜在的意识形态,构筑起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渗透进国民性格及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本文将分别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审美旨趣三个角度对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文化表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不断发展,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相互交融.然而许多人简单地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中国道家文化的"相反相成",这种理解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误解,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失去了本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与道家辩证思维的对比研究,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东方主义视角下歌剧《图兰朵》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9,(1):73-77
阐述歌剧《图兰朵》中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中国民间音乐、儒道思想、婚丧嫁娶习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东方学的角度来看,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是西方话语语境中的东方元素,是西方主义者在西方价值维度下建构的产物,歌剧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其实代表的是西方的利益,观众由此产生的崇拜西方文明而鄙视东方、否定东方文明的"全盘西化"心理与文化自卑感,也是所有现代中国人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3.
徐玉琼 《文教资料》2010,(21):88-89
外来的佛教及佛教艺术初传中国,与其本土思想及审美风尚产生冲突,为顺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一方面依附于道教,一方面修改与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相违背的教义。在漫长的斗争、融合的过程里,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亦开始对佛教及佛教艺术不断地渗透,同时反映在北朝莫高窟佛教艺术中。  相似文献   

14.
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奠基之一,随着道家在中国文化历史语境中显学地位的确立,使得道家学派精英的主导思想及经典论述成为"智慧的标尺",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乃至深层思维方式都有道家思想因子。  相似文献   

15.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精华,实际上主要荟萃于儒道两家。儒显而道隐,显性的正统的儒家德育思想通过雅俗文化传播系统而泽润百世,丰博显赫而且有众仰的“师表”的名。道家所主张的道、德、德育都与儒家的意蕴不尽相同而且多有相逆,所以虽以潜隐的方式补充、协调着儒家显学,滋养万物也绵延百世,却因其谦退、守柔、不争、无为而无名。 先秦文献,唯有《老子》一书为道德专论,但是说道德论“儒”不论“道”,讲德育重视儒家疏误道家,却仿佛是约定俗成,这就不能不说是类似“文化霸权”的一种文化失衡现象了。道家的道、德及其德育,依然隐忍着自家的一脉传统延续下来,在与儒墨诸家显学的冲突、批判、超越的过程中互补融汇,以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德育阴阳互补、刚柔相济、自然无为与社会有为相结合的深在特色。  相似文献   

16.
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既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心理健康领域有极大的影响和启迪。道家思想不仅提出了许多宇宙的合理内核及人生的大智慧,也告诉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达到健康心理的境界,也可以说道家思想本身便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故而,本文就从心理健康的标准来探讨道家思想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疑古派”对老子其人其书加以否定的倾向,坚持回到“释古”的科学立场上来,恢复了老子的文化身份和著有5000余言的《道德经》的著作权。进而认为,人们过多夸大了儒道思想范式的对立和思想体系的差异,其实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补相生。老子的思想智甚,不仅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学、教育、政治、法律、经济、逻辑学、心理学和宗教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思想意义。同时,对日本和欧美思想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李丹 《文教资料》2010,(13):91-92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的滥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既对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文从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社会功能、审美准则三方面对儒道两家音乐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主要表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和人世的人生态度,它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而道家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以博大精深的思辨内涵,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开放胸怀以及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指导人生、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道家思想对心理调适来说,由于其特异的超脱思想与哲学态度,对某种求医者有特别的辅导作用,特别是极私多欲,得寸进尺;好斗居高,刚愎自用;倒行逆施,违反自然的人,运用老子的思想协助他们去体会人生的性质,获得比较不同层次的领悟,自然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曾经经历许多困苦或精神挫折的人,或者已经进入中老阶段的人,运用以老子思想为依据的认知性辅导,可有特别的心理调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